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玉爷和洪衍武这对师徒,最终一儿也没闹,也没吵,反倒是安安静静和平分手的。
这不单是因为玉爷恢复了洪衍武的自由之身,也因为玉爷还把洪衍武一直梦寐以求的“劈砖”和“脱铐”之法,都传授给了他。
先那“劈砖”之法。
让洪衍武想不到的是,玉爷竟拿来他当初练功用的那张铁胎弓作为临别相赠的礼物,并且告诉他拳劲的秘密就在这张弓里。
照玉爷所述,拉弓射箭所用之力便是拳术发力的关键,讲究的是进腰出胸,发力用肘,不用手,而这恰恰就是拳劲。
结果洪衍武依言一试之下,成果惊人,落成一摞的十块砖,竟然被他劈碎了六块半,还远超于当初董教练所劈的五块。
玉爷见状又,这就叫“功到自然成”,其实洪衍武早就具备了如此能力,之所以一直苦练“劈砖”不成,无非不通发力的窍门而已,今后拿这张弓没事多悟,如真正懂得了打法,掌握了形意门“脚蹬”之法,哪怕一气儿劈碎二十块砖也易如反掌。
洪衍武惊喜莫名之下,死死地攥住了那张铁胎弓,眼睛里冒出兴奋之光,完全沉浸在对远景的想象中。
至于那“燕子李三”教给玉爷的“缩骨术”,(参见本文第二卷《第一百二十八章囹圄》)倒并非真的能使骨骼缩,从原理上,实际上是使骨头有顺序地叠排紧密,以达到最大程度压缩肢体体积的能力。
所以拿“脱铐”之法来,本质上就是一门相对简单的笨功夫,只要洪衍武能每日坚持用玉爷所授的特殊手法做揉搓、折叠、扭曲的练习,不断地去锻炼两手、两臂之筋络,时间一长,便可达到五指拢成一团,和两臂扭曲幅度超于常人的功效,那么任何镣铐和捆绑,自然便可迎刃而解、随意脱卸了。
当然,这也与习者的年龄有相当大的关系,像洪衍武这时的年岁,正属于骨骼韧性最好的时候,不论是进益速度或是成效,都要远过于当年在狱中习得此术的玉爷,如若能一直坚持不懈勤练精研,甚至到最后都有可能超过当年的李景华。
其实实话,洪衍武今天本来做好了挨骂挨训准备才来见玉爷的,他可全没想过会是以如此幸福的结果收尾,于是,在学到两门新功夫后,喜不自胜的他,便带着心满意足离开了玉爷家的院,从此之后,他就再没有回来过。
而同样非常可惜的是,洪衍武虽然带走了那张玉爷相赠的铁胎弓,而且也把它放回家中精心保存了很久,但他却恰恰把临别时,玉爷着意叮嘱他的那句——“拉弓没有回头箭,人也一样”的劝诫,给当成了耳旁风,完全地甩在了脑后,这不能不,是让老爷子对他最后的一苦心和希冀,也付之东流了。
不过话回来,在这一天,与其洪衍武是顺利出师,其实还不如他是被玉爷变相逐出了师门。
因为首先,咱们都知道,玉爷能这么轻易放过洪衍武,还授艺赠弓让他出师,纯属就是无奈之举。
若依着老爷子的本意,无疑是要亲手废除洪衍武的跤术,才算彻底根除了后患,只可惜,现实让玉爷于突然之间丧失了清理门户的能力,老爷子才不得不做出如此的妥协。
而其次,玉爷答应传洪衍武这两门功夫也不是完全凭空相赠,而是以一门功夫来换一个条件。
一是玉爷要洪衍武答应自己,今后他不能再去找古金亭、古茂生一家人的麻烦,以全自己的名声。二是玉爷还要洪衍武答应,在自己死前,他绝不能再回来找陈力泉与之见面。
至于为什么要做如此的交换?那可就牵扯到最后一了。
白了,就是玉爷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他要用剩下不多时间,好把自己最重要的东西交给陈力泉,传承衣钵,那么当然,在这个过程里,他首先需要的,就是尽力排除洪衍武偷窥与觊觎的可能。
所以,洪衍武要是知道玉爷真正的用意,要是知道他自己究竟错过了什么,一定会懊悔不及,更要气得拿脑袋去撞墙了,而之后,就算是他处心积虑、无所不用其极,恐怕也得想个法儿,好把玉爷传下来的东西,从陈力泉那儿给抢回来的。
那么玉爷留给陈力泉的又都是些什么呢?
首先,自然和待洪衍武一样,玉爷也有一样出师礼物相赠陈力泉,那就是他家传的那把锋锐的御赐琉球宝刀。(参加第二卷《第九十九章玉爷》)
老爷子对这把刀只有一句嘱托,那就是此刀专为斩杀外敌而生,也代表着玉家人荣耀的风骨,今后虽然再无多少杀洋鬼子的机会了,可也要陈力泉好好保存,不得流于洋人之手。
接着咱们再第二,那就是药。
在行里有句老话叫做“传徒先传药”,这是因为武家都是有药方的,有练功的、有救命的,在想当年的江湖,如若某人敢自称是某某的徒弟,那必得拿出几张药方来才作数。
而玉爷的药方虽然算比较少的,但也的确贵在难得。
像“天心丹”,乃是不可多得的救治内伤的特效药,而传自大内的秘制药油,不但活血化瘀,还有巩固筋骨之效,只要有这两种药在,不但练功者安全保障大大增加,就是对练功本身也有事半功倍的促进之效。
所以,像这种武家的药方既是医学界的一宝,实际上也是武学门派师承的见证。
至于第三,那就要属玉家的独门跤术和受传于外派高人的武术了。
玉家的跤术至玉爷止,已传袭了十三代人,且每一代人都把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总结汇总,最终再摘选出精要,记录在家族的《跤谱》之上。
所以实际上玉爷交给陈力泉的,并非是一个薄薄的册子,而是厚厚的四大本自制的线装书,共分为“扎功”、“器械”、“绊子”、“摔法”四篇。
特别要明的一是,这可并非古本,因为二百年下来,玉家传人不断为之增加内容,且因时间较远,翻阅之人又多,所以最早原物已然腐朽,是以玉爷在津门张园任职时,继其远祖,又进行了第三次重新抄录订制。
至此,玉家的跤谱几乎已包含了我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跤术绊子和练功方法,且还经过玉家人亲身尝试后的改进与补充,可谓是集满、蒙、藏、回、汉五族跤术之大成,若不失公平的,即便称其是《跤典》也并不为过。
至于外派武术,那便是“转七星”、“沾衣十八跌”、“分筋搓骨手”和“虎豹雷音”这四门功夫了。
其中,“转七星”的法子是玉家授艺于康熙年间镶白旗的“四明内家拳”(在内家拳的流传过程中,明朝盛行于zj宁波四明山一带,其时大家辈出,如张松溪、叶继美、王征南等人,传至宁波还有夏龙本、夏必贤一脉,因而特以地域之名冠之)传人王昭,但此技仅为身受,并无图谱传下,且洪衍武和陈力泉在玉爷的指下均已习之。
而“沾衣十八跌”和“分筋搓骨手”,一个是嘉庆朝正黄旗的“燕青门”高手常广泗所授,共分“总诀”和“图谱”两册。(参加第二卷《第一百一十一章国术》)
一个乃是岳飞后人,康、雍、乾三朝名将,hq岳钟琪所传,其练功窍要本为其亲手所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