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新君甫立(第1/2页)大争之世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chūn末夏初正是农新忙季节,因此这登基大典为不扰民,已宣布仅曲阜城一地进行筹办相关礼仪。这条命令,是即将登基的新君姬宋颁下的,这令关注农事的公卿大夫以及庶民百姓们对这位新君很是感激,国君知民间疾苦、能体恤百姓万民,自然是国家之福。

    今rì是举办新君临朝登基大典的rì子,满朝公卿又得到新君姬宋的第二道旨意,因天气炎热,特令满朝公卿可着轻纱袍服,不必穿着内外至少五层的厚厚的素绸朝服,这令更多官吏对新君大生好感。

    本来新君尚未登基,是无权行使国君权力的,然而这两条命令所牵涉的问题,又不是作臣子的能够决定的,而且事涉登基典仪的简陋与隆重,也只有新君才有发言权。而且这两道命令姬宋事先都曾派人先往三桓世家府上征询了意见,谋求了司徒、司空、司马三卿的意见,并无僭越失礼之处,反显出新君仁厚爱民、关心众卿的情意,做得非常漂亮。

    因此来自曲阜各阶层的赞誉声不绝于耳,本来对此还有些忐忑的姬宋得到门下亲信家将传回来的公卿庶民的反响,心中既乐且安。这两道命令的发布,全部来自于他刚刚结识的孔丘的建议,因此他对孔丘更加器重。

    旭rì东升,鲁国群臣登上飞云台,曲阜城中主道、姬宋公子府至宫城的主要大道。全部封锁,数千士卒林立于街道两侧屏隔行人,宫城飞云台下一百乘战车、五百名士卒,排开了仪仗,飞熊、飞蛇等各种战旗高高扬起,飞云台上高举一杆鲁字大旗。

    接迎姬宋公子登基地国君卫队回来了,宫门大开,众大夫一阵sāo动,纷纷翘首望去。只见卫队前方是投殳的勇士开道,即所谓旅贲以先驱,今rì执殳的武士所拿的殳都是青铜圆筒套头、无锋刃的仪仗xìng礼节兵器。

    随后是执斧钺戈戟的武士,再其后便是旗阵,后面是四匹马牵引的辇车。马是白马,宫中有专司马匹管理的牧御,根据马的毛sè、体型及能力将马分为六种,即种马、戎马、齐马、道马、田马、驽马,此时四匹纯sè马即为齐马。

    当时。天下诸候已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出行或重大礼仪时行天子仪仗地比比皆是,排场一个比一个大,唯有鲁国仍严格执行周礼,国君以四马为前驱。同时,按照天子、同姓诸侯、异姓诸侯、边地诸侯、藩国诸侯五种不同身份者辇车应分别以玉、金、革、象、木五种不同装饰物的规矩,装饰了金饰。

    车停。姬宋被请下辇车。前方十六名卿士引路,后边是身着朝服的九卿陪同。缓缓迈步登台。九卿皆穿朝服,外束甲胄,头戴轻盔,肩挎弓、手执矛,全副披挂为国君护卫。众公卿平时面见国君是不行跪拜大礼的,唯有此刻例外,姬宋一登飞云台,满朝公卿便忽啦啦跪了一地。

    姬宋还是头一次受到如此隆重的礼遇。脸庞上顿时涌起一阵cháo红。有些局促、有些紧张,他的步子稍缓了缓。想要停下来向群臣还礼。但他不知这样做合不合乎礼节,目光便不由自主地向前方执礼的卿士们望去。

    十六名卿士双双前行,最后两位中左侧那人身材异常高大,正是孔丘。他此时也正悄悄回头,姬宋向他望来,他立刻明白了姬宋的意思,于是微一摇头,举步前行。姬宋方才明白,于是微微顿住的步子继续向前迈去,就在匍匐地群臣恭迎下进了宫城的大门。

    群臣起身,仍在飞云台上等候,待姬宋进了宫中,在大殿正前方的高坛上坐定,寺人到宫门口传旨,于是左右宫门打开,在宫中司礼官的导引下,公卿大夫们分列左右,有爵无职者自左门入,有爵有职者自右门入,直趋正殿高坛,朝拜新君。

    此时姬宋已经在宫中侍女们的服侍下,在团扇屏风的遮掩下换上了国君的袍服,华夏衣裳有十二章,十二章即十二章花纹图案,分别为rì、月、星、山、龙、凤、藻、火、粉、米、黼、黻。天子之服十二种图案都全,诸侯之服用龙以下八种图案。

    穿着这隆重地袍服,姬宋紧张得满头大汗,掌心里都沁出水来,他口干舌燥地坐在高坛上,默默背诵着孔丘为他拟好地说辞。眼看着满朝公卿自左右鱼贯而入,心中一吓,本来背得流利的说辞顿时忘去一半,姬宋越发紧张,趁人不备,便自大袖中悄悄抽出一条密密麻麻写满小字地帛书,仔仔细细又看一遍,嘴里念念有词,默默背诵。

    满朝公卿在台下站定,并不知他在坛上正在背功课,眼见新君端坐台上,虽因天热满头大汗,脸sè也憋的通红,但神sè肃然,双目微垂,直视满朝公卿如无物,如此镇静淡然,确有君主风采,不由为之折服。

    沐、斋、坛、祭诸种礼仪,受了群臣朝拜后,新君要还礼,随后便要执行君主登基后的首要职责,率领群臣祭拜宗庙、祭拜社稷,要赐胙肉……,虽然姬宋的登基大典已经减去了许多繁文褥节,仍要忙碌大半天。

    诸般礼仪终于一一执行完毕,向群臣分赐了胙肉,一身大汗的姬宋回到了宫城,站在宽敞华丽的宫殿上,看着四下虾子般弯着腰侍立的寺人,再看看身边容颜俏丽的几个宫女,姬宋犹如还在一场美梦中:从今天起,我就是鲁国地君主了?

    “国君,今rì登基礼仪已毕。孔丘也当告辞退下了。”姬宋还在发怔,孔丘闪身出来,向他施了一礼。

    一见孔丘,姬宋心中喜悦,连忙说道:“夫子来地正好,今rì若非夫子,寡人定然手足无措。多亏了夫子提点,才不致令寡人出丑。古人说,国家有贤人不用。乃国君的过失。夫子才学出众,品德高尚,正是我鲁国贤人,寡人正想,安排个什么职务,能使夫子常在寡人身边,辅佐寡人治理国家呢。”

    孔丘谢道:“孔丘乃一介寒微士子,蒙国君青睐,不胜惶恐。然国君近旁。皆为重臣。孔丘寸功不曾立,不敢受赐要职。”

    姬宋笑道:“这个事,夫子不必辞谢,待寡人想到了合适地职位再说。说到国事,明rì寡人就要临朝听政,可是现在心中却一片茫然,夫子可以教我吗?”

    孔丘微笑道:“政者、正也。君行端正。臣下便会竭力服从。国君只要善待群臣,爱惜百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国家何愁不能兴旺?”

    姬宋茫然道:“夫子说的有理,但……具体下来,寡人应该怎样做孔丘道:“治理国家,非一时一rì之功,急躁不得。国君甫登大位,难免有些失措茫然,然国君甫登大位。要紧的是稳定民心。至于大政方略,不急于此刻。国君天xìng淳良。少年聪颖,待熟悉了国事,何愁不能治理得好?今rì忙碌一天,国君也劳乏了,还请早些歇息。孔后不便在宫中久耽,这就告辞了。”

    “呃……好。”姬宋下意识地回了一礼,眼见孔丘拱手而退,心中忽地灵光一闪,脱口道:“夫子且慢,不知夫子现居何处?”

    孔丘一揖道:“孔丘现在城中租居了一处小院,倒也清静雅致,不知国君何以问起?”

    姬宋欣然道:“是租居的房舍吗?那怎么成。寡人现在进了宫,我那处院子已闲置了下来,就送与夫子。”

    孔丘吃了一惊,连连摆手道:“那如何使得?”

    姬宋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