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不正常吗?
传旨太监还年轻,没有这么多的心思,身子一扭:“哎哟-我当是什么事呢?这有什么难断的呀?圣上不是在圣旨上说了吗?是真名士呀自风流。几个小娘,又有什么?”
这就是传旨太监的理解,皇上都说风流了,还为此下了旨。怎么?难不成还想抗旨不遵不成?
钱县令是没想到这圣旨还可以这样理解,可这样理解也不能说错了。除非谁拿着圣旨去找皇上,问问这风流到底是个什么意思?然后再下一道旨。
先不说这样的旨意讨不讨得下来,单为这样的事,也不至于。
南山村的村民听了这样的旨意,全都傻了。那群女子却欢天喜地,山呼官家万岁。
南山村还指着这群女子生娃呢?哪儿能愿意,纷纷反对。
传旨太监从怀中抽出丝巾,小指一翘:“都吵什么吵?这可是圣旨。圣旨是什么,知道吗?那就是金口御言。吵吵吵,你们以为这是你们自家商量事儿呢?全都听仔细喽!谁敢再吵,便是抗旨不遵。抗旨不遵,是要砍头的。吵吵吵,再吵,全把你们充军喽!”
太监怪不讨人嫌,居然当着一群军卒的面,说要把别人充军。实在是寒人心的狠。
大宋不顾军伍久矣,就是太监也不觉得军伍有什么用。
轻轻沾擦一下嘴角的水迹,传旨太监对宁采臣说:“宁相公,大名士,快来接旨吧!”
圣旨已下,还是这样的圣旨。甚至以圣旨的华丽修辞,有极大的可能是宋徵宗亲手书就的圣旨。
这可是其本人亲自书写的瘦金体,不是书法爱好者是绝对体会不出其中的心情来。
如果普通人想理解,就需要举例了。后世宋徵宗《瘦金千字文》以1.4亿元拍卖。
圣旨要比千字文高贵的多,这已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了。
在接过圣旨的瞬间,只见宁采臣浑身一震。因为从圣旨上传来了一道龙脉皇气。
赵家官人的皇气与八百里水泊梁山一对撞,宁采臣便知道他又面临选择了。
龙气在身,永远都只有一道,谁见过哪个人身上有几道龙气的?更何况赵宋龙气与粱山龙气还分属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