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ì里还好些,最多有什么祭祀时,会用汉人代替牛羊做活祭,但是一旦战乱,死的汉人就多了。
再加上几天前耶律章奴攻使馆,他们没有卖力攻下,单单是这事,他们便知道他们活不了了。
这两天,他们一直是在商议。回国,回宋国,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所以他们一直等着宋使回国的一天,宁采臣他们一动,他们便来了。
看看这一张张脸,看看这一张张同胞的脸。宁采臣能说拒绝吗?
现在他是明白了三国刘备的心情了。
甩下他们,自己独自逃亡,绝对是快,有仈jiǔ成的把握,追兵追不上。但是带上百姓一起跑,却是仈jiǔ成的把握会让追上。
“走!一起走!”
宁采臣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是错,他是后世人,是知道后人对刘备的评价的,是有人说带百姓逃是刘备为了用来拖延追兵的。
但是那又怎么样?带上了,才是无愧于心。
多少年来,人们自己建立的道德制度要毁掉重建,周而复始。专家们说是制度不符合历史进程了。其实变的是人心吧?
一个制度,几十年一过,便会为人找到漏洞,从而不再适合。就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开始是如此,但是后来呢?
宁采臣知道他是在做什么,至于后世评说,早已忘记。
怪不得人们常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这瞻前顾后,真是什么事也做不得了。反倒是忘了,不记了,没有了,也才做得事情。
世事真是如此奇妙。
上京汉人早已做好出奔的准备,无论宁采臣答不答应他们出逃,他们都是要逃的,没人会愿意等死。只是有人接收,他们可以有个去处,没人接收,也就只得天南地北,各寻生路罢了。
逃,还有一线生机。不逃,必死无疑。
看着他们行支都准备好了,更是二话不说,直奔宋国而去。
造反,叛乱,总是需要个时间的。借着这个时间,能跑多远是多远,这也是他们现在唯一能做的。
可是平民毕竟是平民,逃了一天,便已人困马乏,再无力挪动一步。
宁采臣:“青姑娘,你是否有法可以使众人不觉疲倦。”
是逃了一天,但是三十里,还是二十里?这么多人,显然是走不远的,更不用说军队的追踪了。
这种时候,显然真正的法术更有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