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农业大丰收(第1/2页)重生武大郎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和辽东的荒凉不同刚刚进入高丽眼前就是一派丰收景象。

    这个时代高丽主要种植的是小麦一直到了后世清朝中期朝鲜人才引进水稻。现在小麦已经收割地里面到处都是麦茬。在各个村庄zhōng yāng的平地无数的农民都在碾麦有的已经碾好的麦子被农民抬到了车子里准备运回家中。

    所有的农民都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有人手里抓着小麦嘴里则是在傻傻的笑着。

    “看样子今年的收成很好啊?”李纲路过一个村庄不由得笑着道。

    “何止是好简直是太好了!今年的粮食产量几乎是往年的两倍!”旁边陪同李纲一起到来的高丽盐川县的县长道。

    “两倍?这么多?怎么可能?”李纲吃了一惊眼中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来。

    他也知道现在高丽农民的地位很高许多种粮好的人已经成了劳动模范在全国开始推广这些人的事迹。但是即使这样也不可能让粮食的产量达到以前的两倍啊?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于是李纲转过头有些怀疑的看向了盐川县的县长。

    “李大人我真不是骗你你可以去问问这里的农民!”盐川县县长道。

    “好!”李纲点了点头当下就朝着几个农民走去询问今年的收成。按照那些农民的说法今年的收成确实远远超过以前大部分家庭的收成都接近或者超过以前的两倍有的家庭甚至达到了以前的三倍。

    李纲眉头紧皱他心里面仍旧很怀疑他觉得这里的村民可能是受到了盐川县令的威胁或者是被盐川县令收买故意在他这个军机处大臣面前说这样的话!当下他沉默不语离开了这个村庄朝着下一个村庄而去到了这里之后他也不表明自己的身份而是立刻开始询问这里的收成如何结果这里和一个村庄一样收成也极好远远超过了往年。

    李纲不信邪又接连走了十几个村庄调查各个村庄的庄稼收成最后许多农民都把他带到家里看自己今年的收获看到那些黄灿灿的粮食李纲终于还是相信了。

    “难道是因为今年的气候比往年好的缘故?”晚他们在一个小镇中休息李纲已经吃过饭坐在院子里有些困惑的问道。

    “李大人今年的气候和往年也没有什么差别基本还是这个样子。”盐川县令摇头道。

    “是不是只有你们盐川县的收成好呢?其他的地方呢?”李纲又道。

    “据我所知整个高丽今年的收成都远远好过往年。几乎所有的农民都获得了大丰收。”延川县领导。

    李纲心里面十分的惊诧其实去年高丽就有了粮食大丰收的迹象但是还没有像今年这么明显。今年的粮食产量竟然是往年的两倍实在是匪夷所思了要知道土地还是那些土地农民还是那些农民为何粮食产量会突然增长了这么多。虽然今年确立了许多农业劳模很多劳模的种植经验也开始传播开来但是毕竟时间太短那些优秀种植经验传播的范围很有限不可能让整个高丽农业突飞猛进。

    “想不通啊!实在是想不通啊!”李纲摇头道。

    就在这个时候招待他们一伙人的那家主人走进了房间他也听到了李纲和盐川县令的谈话当下咧嘴笑道:“两位大人其实主要还是土地是俺们自己的了所以干起活来特别来劲!浑身下都有用不完的力气起早贪黑的干农活今年的收成自然远远超过往年了!”

    李纲摇了摇头觉得还是不可信土地、人员、种植方法都没有改变所以收成不可能会有这么大的提高!

    众人都已经睡下李纲仍旧在思索这个问题久久难以入眠。

    其实如果仔细的研究后世的许多现象肯定能够轻易的想通现在的这个问题——一切都是制度的缘故就好比后世的中国农村突然从农村公社变成包产到户土地还是那样的土地农民还是那群农民种植技术仍旧是以前的种植技术但是突然间收成就大大的提高了!在包产到户之前中国绝大多数人吃不饱饭那个艰苦的年代里饿死的人比比皆是有人说饿死了几百万人甚至有人说饿死了千万人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而实行包产到户之后仅仅一年的时间就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到了第二年、第三年农民手里就有了余粮又过了几年农民开始有余力去做一些副业许多农民都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现在高丽的变革和后世的中国农村一样因为制度的改变农业生产力突然有了一个突飞猛跃式的发展农业收成变成以前的两倍可以预计这样的制度一直实行下去农业问题将会彻底的解决并且会有很多人口从农业中解脱出来投身到工业或者商业之中去。

    说起来现在高丽的农业亩产量是远远不如后世的在后世小麦的亩产量可以达到六七百斤高的甚至可以达到**百斤而现在只有一二百斤。但是和后世不同的是这个时代人均土地面积要远远大于后世了。在后世南北朝鲜的总人口加起来超过7000万而现在的高丽只有500万人口。至于东北地区人口就更加的少了现在只有百余万在后世这里可是有一亿人口的!所以现在的人均土地面积是后世的十几倍如果东北开发出来那东北的人均土地面积将是后世的几十倍甚至更多。

    第二天清晨李纲带着侍从离开了盐川县他心中仍旧有些蒙蒙隆隆的隐约觉得是制度的缘故但是也不敢肯定他仍旧是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

    一路从盐川往南而去所过之处所有的乡镇、村庄都是丰收景象农民们都异常的兴奋。除了将小麦运回粮仓之外许多农民已经开始准备种植秋粮了。只是这个时候还没有后世的玉米、番茄等作物现在只能种植一些高粱、秋荞麦或者种植一些白菜、萝卜等等用于冬天食用。

    “老百姓的收成虽然远远超过往年但是官府得到的粮食未必会超过以前!以前的高丽农税超过三成现在大都督只收一成!我看今年的粮税顶多和往年相同罢了!”在李纲一行人中有一个不到二十岁的青年这青年长的和李纲有些相似此刻撇嘴道。

    此人乃是李纲的侄子名叫做王杉原本在中原老家后来也被李纲接到高丽现在也跟着李纲干一些公事。

    听到侄子的这话后李纲摇了摇头道:“你错了绝不是这样的!今年高丽的农税收入也会远远超过以前的!你忘了无论是大宋或者是以前的高丽有很多人是不交农税的!”

    “这……”王杉一愣然后很快反应过来。

    在大宋还有以前的高丽普通的贫苦农民当然要交税但是一个人如果有了功名则不用交税!一般的地主家庭因为家里有钱所以子女都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因此子女中常常有人能够考中秀才甚至有人中举。一旦考中秀才农税便是普通百姓的一半而如果中举则免除所有的农税。

    大宋、高丽一大半的土地都掌握在地主、士大夫的手里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不用交税官府自然得到的农税很有限。也因此无论是大宋还是以前的高丽都很难支持很多的兵力。大宋还好一些商业比较发达因此有商税作为补充至于以前的高丽商业也很落后因此500万人口10万兵力就让他们很难支撑。最后要不是面临灭国之战根本不可能有20万以的兵力的。

    “这么多的粮食能够支持数十万大军常年作战!加我们梁山的士兵各个勇猛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