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章 玉燕不嫁我(第2/2页)唐雄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和杨玉燕二女前去长安县衙说明情况,他们从县衙里出来时,杨玄珪正好见过郭元忠。

    周承业被老杨头这么一提醒,也是想了起来,于是说道:“正是此人!说起来,玉燕与他也是投缘之人呢。”

    杨玄珪满意地点点头,颇为心动地说道:“既然二郎能出面为其求亲,足见你与他交情甚好,想必此子的人品心xìng定然不差,我倒是没什么意见。不过,为了对我女儿负责,我还得与玉燕她娘亲商量一番。”

    杨玄珪把话说道这份上,其实就等于首肯了这门亲事。

    周承业于是起身作揖,向杨玄珪行了一礼,说道:“我代郭元忠感谢您老的首肯,来rì便托人上门送上各式聘礼!”

    躲在屏风之后偷听结果的杨玉燕,一颗芳心也是大定,赶紧离开屏风向后院而去。

    离开了杨家之后,周承业心里又开始琢磨如何让郭家人认可杨家这门亲事,毕竟以杨玄珪如今的身份地位,将女儿嫁于郭家,那属于高攀了不少。

    郭元忠本人虽然眼巴巴地盼着早rì能将杨玉燕娶进门,可他那位相当牛逼的叔叔郭英义的这一关不见得就这么好过。如今郭英义已经官拜秦州都督,圣眷正隆,他要是不同意这门亲事,郭元忠也是胳膊拧不过大腿。

    在周承业看来,若想让郭英义点头,一方面要提高杨玄珪本人的身份,一方面要提高杨家的地位。如果杨玄珪本人能够出任下县县令或者中县县丞,那就勉强可以说的过去,而一旦杨玉环嫁于寿王为妃,无形中更是抬高了杨家的地位。

    杨玉环和杨玉燕同为杨家女,一个嫁了皇子为妃,另外一个嫁给郭元忠为妻,怎么看都算门当户对。

    周承业之所以一力促成郭元忠与杨家的这门亲事,除了郭元忠与杨玉燕确实看对了眼,他想帮着好友成就这段姻缘,更深一层的原因便在于周承业想将自己的触角伸向大唐的军方。

    如果周承业记得不差的话,这位郭英义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可是发挥过重大的作用,后来出任了陇右节度使、御林军大将军等重要职务的牛人。如果能跟郭英义搭上关系,那么周承业的许多计划就可以顺利地实施。

    如今周二混迹在市井之中,不过是权宜之计,他真正的理想和目标始终都是大唐的军队。手中无兵,什么时候说话都没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