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天下无人向前看(第2/2页)文娱救世主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主义,这就是拉丁美洲的生活”。欧洲人和北美人哈哈一笑,当笑话给听了。

    其实连贾璋柯楼烨那些人招安之前,也是被总局的官媒那般说的。

    后来渐渐主流了,才有良心的影评人士开始在主流媒体上发掘:

    哦,原来贾璋柯只是喜欢反映乡土,觉得这个国家发展那么快,有些悲惨的不被注意到的角落被割裂了,拉下了,他希望社会关注这些角落,并不是故意把国内的脏乱差秀给外国人看。所以有《小武》、《站台》、《公共场所》。

    原来楼烨只是喜欢怀古,喜欢看被逐渐逼到墙角的“文化积垢”被扫掉时候的阵痛,以及有没有误伤。所以有《颐和园》、《苏州河》。

    这些人艺术是艺术了,可惜还是暮气,说白了就是只喷没给解决方案。真正的大师一句“you-can-you-up,no-can-no-BB”就秒了。

    当然并不是只有第六代导演才艺术,第五代也有艺术。

    曾经在国内电影圈连姓名都不用提的老谋子,一年多之后也会拍个“商业片拍累了钱赚够了谈点年轻时理想”的《千里走单骑》。也人性,也怀古,也反思文化进步时大浪淘沙中流失掉的精华,还把儿时偶像高仓健老爷子请来演。老谋子这部片子的艺术境界是不错,但思想境界也就跟贾璋柯楼烨在那票货里表现出来的差不多。

    全华夏有名导演的艺术片,都在怀旧伤逝。

    好像一说艺术片就必须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的。

    冯导跟顾诚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竟然觉得戏路越聊越窄了。

    顾诚要向前看,没人能陪他向前看。

    “你这部片子要涵盖的思想高度,前无古人,我也拿不出好的例子来举,但是国内那些反思传统艺术和文化流失的路数肯定不够格,他们都没那个文化素养,不够深刻。至少,也要做到《天堂电影院》的级别,才勉强能玩得转。要在大陆找到这样一个人,根本不可能。”

    最后冯导丧气地如是说。

    他口中提到的《天堂电影院》,顾诚也知道,那是意大利大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的代表作,90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