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章:推波助澜(上)(第1/2页)奇门相师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第一一三章:推波助澜(上)

    第一一三章:推波助澜(上)

    晋?崔豹《古今注》:“三国吴大帝孙权有六柄宝剑,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这六把剑的名字,起得极有特sè,极有诗意,极富想象力,极具震憾力,给人以无限回味空间。可岁月是无情的,这六柄宝剑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您是说,这是孙权的佩剑?”秦学兵乐呵呵地笑了起来,这可是有出身,有来历的名人佩剑,光凭这一点就能让它身价百倍。再加上锻造工艺奇特,千年不腐不朽,价值难以想象啊。

    “所以才说你小子走了狗屎运,这种东西都能让你碰到。”

    钟院长已经不得不佩服秦学兵的运气了,唐刀中的横刀,谭纶的佩刀,孙权的佩剑,哪一件不是绝世奇珍,可这小子闷声不响地就给收入囊中:“最关键是,这把百里剑连锻造出处都有,应该是出自黄武五年锻造的那一批。”

    南朝梁陶弘景在《刀剑录》中描述,孙权在黄武五年造剑十口、刀万口,从这可看出,剑在这时已成为玩赏用兵器,而刀则为士卒实战的兵器,所以一造就是以万来计算。

    “这把百里剑很可能就是这一批出产的。”钟院长也不能肯定,但却极有可能,因为在当时剑已经成为赏器,孙权下令锻造万口刀、十口剑,那这些剑肯定jīng益求jīng,要么自己使用,要么赏赐给权贵功臣。而百里剑上又明确标明黄武五年,双方关系太密切了。

    “名剑,有出处,名人使用,史料记载,了不得啊!”钟院长叹了口气,恨不得抢了这把剑跑回故宫博物院。

    “我的藏品又丰富了!”秦学兵笑了起来,他手里已经有三把名刀剑,外加一把生锈的环首刀,也算挺丰富了。

    送走钟院长,秦学兵把藏品都放进保险箱里,然后才说道:“龙转四方根无常,一笔点睛定乾坤,爷爷,有人对上这句话了。”

    “你说什么?”秦老爷子猛然站了起来,师父的死,奇门的消失,一直都是他心里的结,没想到会突然听到这个消息。要知道,能对上这句话的,要么是他们这一脉的传人,要么是门人的至交好友,可以与xìng命相托。

    秦学兵把发生在津门的事情说了一遍:“咱们是不是找个时间去津门拜访师叔公?”

    “没想到师傅他老人家还有结拜兄弟,这事不能马虎。”

    秦老爷子平时并不看重礼数,但在重要事情上却绝不能失礼,更何况对方是长辈:“你今天就把礼物准备齐了,明天叫上梓菁那丫头一起去,晓晓也跟着。”

    “爷爷,明天张乔要来京城,后天吧。”秦学兵连忙说道,张乔来京城这件事是他一手牵成的,明天肯定要照个面。

    “行,那就后天。”秦老爷子倒也不是不懂的变通,只是想尽快去拜会长辈,拖久了,就显得不礼貌了。

    “晓晓,咱们出去买礼物。”

    秦学兵也不敢耽搁,挑一件好的礼物并不轻松:“小白、小红,你们也一起出去,小黑留在家里。”

    小白和小红全都跳到秦学兵怀里,jǐng惕地看着秦晓晓,生怕又被蹂躏,这让秦学兵很不满,手疾眼快地把小白抢过去,恨恨地蹂躏,小红则用爪子捂住眼睛,不敢看同伴凄惨的下场。

    “你们这两个小家伙都成jīng了。”

    秦学兵摸了下小红的脑瓜子,又拍了拍小黑:“等过几天我学会开车了,再带你出去溜溜,乖乖待在家里陪爷爷。”

    与此同时,宝藏的另一轮宣传攻势又开始了,依然是黄教授主持新闻发布会,且地点也已经搬到京城,记者们问起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黄教授,您是否知道,自从推出那六件最顶级翡翠之后,翡翠的市场行情就不断看涨,短短几天之内就涨了三十个百分点。”

    “十分抱歉,这些天我都在研究这批文物,根本抽不出时间关心其它东西。”黄院长并不想在这个话题上浪费功夫,这些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他也不是市场研究专家,对此只能说爱莫能助。

    “黄教授,您已经回到京城,那翡翠棺材是不是也运到京城了?”记者马上又问道,现在他们最关心的就是翡翠棺材,而在民众中,呼声最高的也是翡翠棺材。

    “是的,翡翠棺材已经运回京城,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最后的保护工作,很快就能在故宫博物院跟大家见面。”黄教授完全是按部就班,至于很快到底是多快,那就要看个人理解了。

    “黄教授,上次新闻发布会展示了六件最顶级翡翠,这次新闻发布会有没有带来什么好东西跟大家分享?”记者又问道,他们已经有心里准备,就算见不到翡翠棺材,也要拿到其他有价值的新闻,不然回去没法交代。

    “本来我是准备最后才拿出来的,不过你们这么迫不及待,那我就先拿出来了。”

    黄教授乐呵呵地从桌子底下拿出一个盒子,说道:“不过在打开盒子之前,我有几个问题要问大家,若是你们回答不出来,那我是不会打开盒子的,第一个问题,目前和田羊脂玉的价格多少?”

    能被派来参加这次新闻发布会的,多半是有这方面的知识,就算没有,也在事前抱过佛脚,很快就有记者站起来问道:“黄金有价玉无价,玉石这些年价格疯涨,羊脂玉的价格也跟着疯涨,目前每一克的价格在一到五万之间,越大,价格就越贵。”

    “没错,同种品质的玉石,块头越大就越值钱。一块几十克的羊脂玉,每一克能卖出一两万高价,可要是几百克的羊脂玉,每一克就能值四五万,甚至更高。”

    黄教授点了点头,这跟翡翠是一个道理的:“那么有没有人知道明代玉器的风格?”

    “明代玉器继承了宋元的特点,造型粗犷,多以rì常为题材,胎体较厚,镂雕用法广泛,平面雕两层花,俗称花上压花。装饰线条刚进利落,棱角分明,不拘小节。”马上就有记者答道。

    “看来我们的记者朋友们对玉器还是很了解的嘛。”

    黄教授似乎很有聊天的兴致,当然,他更希望的是将玉器文化通过这些记者传播出去:“明代社会的特点是国家始终处在内乱频频,内忧外患之中。但是承袭两宋特别是南宋以来商业贸易的飞速发展,明代的商业非常发达,民间也因此变得富裕。

    明代玉器的发展变化也是与社会的变化相关联的,从总体上看,明代玉器渐趋脱离五代两宋玉器形神兼备的艺术传统,形成了追求jīng雕细琢装饰美的艺术风格。明代的皇家用玉都由御用监监制,而民间观玉、赏玉之风盛行,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大城市中都开有玉肆。

    同时,古玩商界为适应收藏、玩赏古玉器的社会风气,还大量制造了古sè古香的伪赝古玉器。我们现今还能见到大量这一时期仿制的古玉,甚至连清代的乾隆皇帝也曾经被明代仿古玉欺骗。

    所以说,玉器的发展并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他是跟社会形态紧密相连的,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

    其实仔细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