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的效果要好上百倍。”。
萧懿听道这里,插嘴问道:“卫将军,训练校尉,让其有独立指挥能力,那可是下放实权呀,届时若有居心不良者趁机握拳,岂不是引狼入室?再者,招专人训教,那不岂会是将出一门呀?将为全军,自古拥兵自重祸患朝纲者,不为少数,难道卫将军就没想到这些吗?”。
卫宁闻言对萧懿拱拱手,道:“萧大人所言,卫宁早已想到。校尉虽然掌权,然却只有指挥之权,调兵之权仍归将帅之后,再者,校尉什长伍长也可设正副,正带兵,副管律,两者可无隶属关系,已到达相互牵制之目的。另外,对于将出一门,那也好办,只消皇上指派一人为教习,便叫他不得带兵,而且所练校尉,也均有皇上分配军中。
这样,何人分配何处,除陛下无人可提前知道,另外,这样分派校尉,可分消军中大将之权,届时皇上在下令众将帅不必时时亲躬,不必亲与战事,只军居中调节,临时指挥即可,此举由可限制将帅之权,防止将帅拥兵自重,可谓一举两得。”。
卫宁一直想用古文来讲,无奈他的古文有限,这能用半百半古的话来解,有些地方有些方法讲的讲的词不达意,以至于明帝和萧懿听得似懂非懂,好像卫宁出的注意是加强校尉指挥能力,下放军权,从而限制将帅的全力,而后好像又有什么法子利用将帅统兵权,来限制校尉手中的指挥权。可是他们一时又想不透彻。
不管想的透不透彻,既然卫宁出来到了,该赞扬的还是应该赞扬,于是明帝开口道:“嗯,爱卿所述方法,好似可行,可惜朕还是有些不明白,爱卿有时机便写成奏折吧,届时朕在仔细琢磨,现在你的‘重兵’一事。”。
卫宁闻言躬身答是,直起腰又为他们讲解起重兵来,“陛下,重兵之事要比重校尉容易的多,因为军伍作战的主体,便是士兵,若是军中每士兵都能能战善战,那便可成军中精兵,倘若整个军伍都重兵重将,焉能不成强悍之师!”。
对也重兵这一其实很好懂,对也卫宁要每个士兵都能能征善战,明帝和萧懿并没有反对,毕竟作战的主体是普通士兵。当下,卫宁又出自己的练兵计划,同时又趁机出了自己旧疾复方的消息,来试探试探明帝的反应。明帝反应很大,不但慰问卫宁,还指派御医为卫宁诊治,但是绝口不提让卫宁休病,卫宁听完微微有些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