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零、阉戚清流实一家(三)(第2/2页)明末风暴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得有些道理,但此事我是外行,还得多征询众人意见。天如兄知道此事就成了,自然,若有不得志的饱学鸿儒,天如兄也可向我推荐。”

    张溥笑着应下,却看了万时华一眼。若是真再向俞国振推荐饱学鸿儒,在新襄呆久了,几顿红烧肉一吃下来,只怕也和万时华一般成为俞国振的死忠吧。相当初,自己委托万时华来觑视俞国振在新襄虚实时,还自以为得计,布局宏扩所谋深远,却不想是平白为俞国振送来一个人才!

    协议既成,这一顿饭便宾主尽欢。新襄的餐饮发展得也很迅速,为了让虎卫所吃的罐头食品能够兼顾营养与口味,也为了满足俞国振口腹之yù,来到新襄的各流派厨子们聚在一起专研,象是味jīng之类的,俞国振早就弄出来了,每趟从青岛口回来的船上都装着大量干海带,便是味jīng的原料。至于胡椒、辣椒、huā椒等调味料,在新襄也是绝对不缺的。俞国振宴客,厨师们当然要拿出全部的本领来,吃得张溥赞不绝口,只恨肚皮不够广阔。

    他吃完之后,万时华引他回住处,两人行在大街上,张溥脸上的笑意就淡了。

    “茂生兄,你当真要跟着济民走下去?”到了小区入口处,张溥问道。

    “天如,《礼记》你比我熟,你说,是大明别的地方还是新襄更接近于《礼记》中所载的大同?”万时华转过脸看着张溥。

    “此为俞济民蛊惑人心之地,他自然……”

    “我不想听你在背后诋诟南海伯。”万时华打断了他,辩论他不会是张溥的对手,因此自顾自说下去:“我们都是读圣贤书的,圣贤说要大同,我们便都赞成要大同,但天下如何才能大同?《礼记》里未曾说过,圣人说克己复礼是为仁也,也只是仁而不是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同如此好,可就是圣人都说不清如何能至大同!”

    “直到来了新襄,我才知道,原来大同真有可能。大同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南海伯常讲,不要只听一个人说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看他做什么,阉党、外戚、清流,皆是如此……天如,请吧。”

    说到这里,万时华觉得没有必要再与张溥说下去了。

    或许明天,张溥就会主动要求搬出他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