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筹资招商各千万(第1/2页)乡土药神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第二十八章 筹资招商各千万

    “一千五百元。”

    “一千六百元。”

    ……

    “两千元。”

    村办公楼的会议室,被改作了临时的竞标场,在乡纪委的监督下,甘松将近三千亩山林划成了百亩大小一份,最先放出来的那一份自然是最偏远的。

    没想到,一放出来,大家便争相抢了起来,一路竞到了两千元一亩的高价。

    要知道一百亩,一年便是二十万的承包费啊!

    价格喊到两千元后,没有人再继续追加,第一份成功中标。

    甘松一看,中标的不是别人,是谢霞的母亲马姨。

    在今年的药材种植中,她家也参与了进来,也学会了一些技术。对于利用自家土地种植天麻等珍贵药材的,药王集团不仅包技术指导,并且以市场价收购。

    马姨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利益,又苦于自己家的田地不足,而这次山林竞标给了她机会。如果把一百亩山林适宜改造的土地,用于种植药材,每百亩按低线算,每年也能产生五百万元的利润。

    这一份山林是最远的,争夺自然不是很激烈。马姨正是看准了这个机会,首先把它竞到手。虽然马姨比较势利,但眼光却不差。用最小的代价得到了最大的回报。

    第一标便标出了高价,甘松心里一乐,这后面的标自然条件要好得多,参加竞标的人自然更多,能够筹到的钱肯定少不了。

    果然,第二标冲到了两千一百元的高价。最边远的两个地块成交价都超过了两千元。

    有了发财的梦想和路子,土地自然成为抢手货。

    一标一标竞下来,三十个标的都名花有主,最高的地标竟然冲到了五千四百元,没有哪一标低于了两千元。

    谢跃进代表村上与中标者签了协议。

    甘松仔细看了看,三十个标的中标者其中一半是药王村人,他们拿出几十万,好像还很轻松。看来,他们手里确实有了余钱,胆子也变大了。

    当然,大多数村民没有这么多钱,有的找银行贷款,有的几家亲戚联合,有的则找亲戚朋友借钱。能够想到的路子基本上都想到了,以药王村村民为中心,社会资源被调动了起来,投入药王村的建设发展中。

    甘松的小舅也参加了竞标,他手里的现钱只有十来万,昨天专门找甘松借钱。甘松二话不说,便借给了他一百万。小舅以百亩三十万的价格,如愿以偿地中了一块最靠近药王集团后山、但是比较偏远的地方,这是甘松专门让他挑选这块的。

    因为这块地虽然偏远,但离幻境的大门较近,幻境周围的生气逐渐充足之后,便会继续向四周扩散,那么,小舅竞到的这块地便会首先成为宝地。

    谢跃进算了算帐,没想到,仅仅是三千亩的林子,以前看不到一分钱,现在每年却能收到近千万的出租费。

    纪委书记看着这笔巨款,彻底无语了!暗道:“回头赶紧给有山林的村打招呼去,也采用这一招,来钱快,比什么都强!”

    众人交了租金,借着chūn期还未过,赶紧到了自己的林子里忙活起来,把一株株天麻种入了树木的缝隙之间。天麻本来就喜yīn,有大树的掩映,那是最好不过。同时,为了避免野猪等大型动物的sāo扰,大家在种植地外面拦上了铁丝网。

    天麻种下去了,就等着秋的收获。

    帐上有了两千五百万的现金,谢跃进再也不愁钱了。甘松的脑子灵活,遇到没钱的时候,只要找到他,保证有主意。

    甘松处理完竞标的事,电话响了起来:“甘松,那家癫闲病人,说已经找到了百年金鲤,请你去治病。”电话是胡秋月打来的。

    “什么?”甘松有点难以相信,百年金鲤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值钱了?甘松特别好奇,决定去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百年金鲤”。要知道,百年金鲤已经被甘松装进了百草锦囊之中?

    赶紧处理完家中的事务,甘松通过水路到了翻阳湖。

    来到胡秋月的家,胡叔的双腿已经完全好了,出湖打鱼还没有回家。

    这是周末,胡秋月正在家中帮着母亲干活,看到甘松出现在家门口,赶紧让甘松进屋。

    “病人呢?”甘松急忙道。

    胡秋月拿出电话,打了起来,不一会儿,那家人便来到了胡秋月的家中。

    病人的病情很稳定,没有什么恶化的病症,应该是负责治疗病人的医生调理得当。

    病人的家属拿出一个盒子,还带着冷冻的功能,道:“这就是我们费尽千辛万苦找来的百年金鲤,请神医施术,治好侄儿的病?”

    甘松接过“百年金鲤”的盒子,一看,里面确确实实放着一条死去的金sè鲤鱼,用鼻子闻了闻,是百年不错,也是金鲤不错。

    准确地说,这是一条上百年的金sè的鲤鱼,但并不是甘松所说的百年金鲤。

    看来,这家人为了治好病人的病,确实有心了。

    “好,我现在就给他治病。”虽然这只鲤鱼没有什么作用,但甘松的手里确实有百年金鲤所做的鱼骨针,鱼肉还在百草锦囊之中放着,倒是有把握治好病人的病。

    病人被送到了胡秋月家的寝室里,甘松让他们一行人中的其他人等回避,只留下了病人和两个家属在屋子里。

    胡秋月为甘松打下手,也留在了屋子里。

    甘松装模作样地用刀子,割下了鲤鱼身上的一片肉,悄悄地与真正的百年金鲤肉进行了调换。然后将鱼肉放入病人的嘴巴中,取出鱼骨针在病人身上针炙起来。

    病人家属看见甘松用的针是软的,与其他中医师用的针完全不一样。又发现,他的动作很快,鱼骨针不断地刺入病人的肌肤中,看起来有些眼花缭乱。

    看到甘松熟练的动作,病人家属不得不佩服,这才是真正的神医。

    在病人身上施完针,甘松道:“秋月,去拿个盆,病人十分钟后便会呕吐。吐完了,病人经过一个月的调养后,便可以恢复健康了。”

    “好的。”胡秋月把洗脚盆拿了过来。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突然,病人感觉到喉中一甜,一股酸气从胃中冒出来,将秽气吐出口。再看那片含在嘴里的鱼肉,已经变黑了。

    甘松的手法其实很简单,将鱼肉里面的药xìng导入病人的脑中,将秽气逼出来。说简单其实也不简单,这需要高超的掌控能力,以及对身体结构的了解。

    病人家属看看时间,刚好十分钟,不由地惊叹道:“真是神医啊!”

    “好了。”甘松一边说话一边收回鱼骨针。

    病人家属拿出一张名片和一张支票递给甘松,道:“希望以后我们经常联系。”

    甘松接过名片和支票,只见支票上写着二十万的费用,这个价钱还算公道,便把支票收了起来。再去看名片,只见上面写道:“鄱阳湖船务公司董事长:明正天。”

    “明总,你们船务公司是造船呢?还是搞轮船运输?”甘松眼前一亮,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