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七章 情何以堪(三)(第2/3页)铁骨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为,在即将发起全线北伐的初期交战中,不应执着于一城一地的占领,而是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最大目的,只要歼灭敌军有生力量,占领苏北地区兵力稀少、防卫空虚的城池不在话下。

    仅以此战来说,晚几天占领淮安围攻徐州,对我军并没有任何的损失,如果学生推测不错的话,至少在一周之内,李宗仁长官的左翼第三路军,不会迅速攻打张学良督战的蚌埠一线,只能在拿下合肥、淮南和阜阳的基础上,兵分三路,对一马平川的徐州实施战略逼迫。

    以李宗仁将军目前只抽调麾下的一个师参与北伐来看,他定会步步谨慎,不再做攻打贺胜桥那样的血战,而是等待校长委托白崇禧将军指挥的中路军攻下滁州,然后才协同共进。

    有鉴于此,学生更倾向于顾长官的计划,只要顾长官的三师和学生的读力师牵制住泰州、高邮一线的敌军,就能为何长官指挥的东路第一路军创造围歼江阴、南通两万余守敌的大好机会,七万人围歼两万人,最多也就三天时间完成,三天之后,泰州、高邮之敌将会不战而退,龟缩至淮安一线,我军乘胜北上,同样也能实现何长官的战略企图,战果却要大得多,在后一步发起的整个徐州战役中,以我军为主的东路军将能减轻许多压力。”

    蒋介石非常惊讶地凝视安毅的眼睛,把安毅看得局促不安,连忙站起来肃立,一动也不敢动。

    静坐在角落处的参谋处长葛敬恩和殷祖绳两人对安毅的眼光和计策震惊不已,他们都看到了李宗仁高调北伐暗中却保存实力的真实意图,但彼此都心照不宣,从未提起,没想到年纪轻轻以能攻善守闻名军中的虎将安毅竟然会拥有如此高远的战略眼光,还能从目前纠结复杂的战局中提出清晰明确的战略主张——不应执着于一城一地的占领,而是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最大目的!

    这份远见卓识与恢宏大气的气度,如何不让蒋介石和两位高参暗自惊叹?

    “对不起……学生狂妄无知,信口开河了,请校长责罚……”

    安毅无法从蒋介石深幽的目光和阴晴不定的脸上看到喜怒之色,吓得低下头,忙不迭地认错,暗自后悔自己说得太多,锋芒毕露,后悔没有听从老道的忠告,隐忍机锋,圆滑处世,弄出这等无比尴尬、前途堪忧的局面来。

    蒋介石抬起头长叹一声,走过忐忑不安的安毅身边,来到葛敬恩和殷祖绳面前,示意站起来的两人坐下,随即和气地问道:

    “刚才安毅的意见,你们怎么看?”

    殷祖绳望了葛敬恩一眼,挺胸肃立,低声回答:“目光高远,切实可行!”

    “属下也是这个意见。”

    葛敬恩也站起来恭恭敬敬地说道:“属下还听出了安毅将军没有说出的意思,他说‘七万人围歼两万人最多也就三天时间完成’,其实是想说根本不需要这么多人,敬之兄完全可以留下两个师和赖世璜将军部,与墨三兄的三师和安毅读力师一起围困南通、靖江之敌即可,其他各部四万余将士完全可以按照敬之兄的计划,脱离江北战场,攻取海安,剑指盐城。

    安毅之所以没有明白地说出来,属下认为他只是谦虚罢了,看来他早已细想过目前的整个战局,估计也有了围歼靖江、南通之敌的好办法。他虽然年纪轻轻,但确实是个难得一见的帅才,要是总司令同意的话,等打完徐州后把安毅调到总部来吧,这样或许更能发挥他的长处。”

    蒋介石欣慰地点点头:“我也听出来了……你们立刻将这一修改计划总结出来,随后尽快电令何敬之和顾墨三展开行动,行动得越快,我们就越能把握主动。其他的事情,等以后再说吧,他还年轻,在基层多锻炼几年更好一些。”

    “是!”

    葛敬恩和殷祖绳敬礼离去,走过安毅身边都亲热地拍了拍他的手臂,以示赞许。

    蒋介石漫步回到宽大的办公桌后坐下,手托着下巴,静静地看着安毅好一会儿:“你的读力师扩编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

    “回校长,从南昌开往镇江的两千新兵还在路上,学生担心随时打仗,在保证战斗力的基础上只进行简单的调配,把原本团属战斗各部和模范营充实为读力团,现已在江都至泰州一线构筑工事,严密防备,其他各营基本是整体合并,不会影响随时可能展开的军事行动,只要校长或何长官一声令下,即可拉上战场。”安毅低声回答。

    蒋介石满意地点了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清单,轻轻放到安毅面前:

    “看来你早已有了充分的作战准备,很好,我很满意!这是我为你新编的读力师补充的一些装备,完全按照你的模范营现有装备配备的,估计能满足你的大部分要求,已经装运完毕,很快就会运抵镇江,不需要你浪费宝贵的时间亲自去跑。

    不过,你也不能在南京城过多停留了,和外面几个师兄打个招呼就回去吧,形势逼人,东路的战斗马上就要展开,你的读力师将会承担很大的压力,弄不好还要两面受敌。

    在目前这么错综复杂的局势下,你为了大局不畏艰险,将牵制泰州一线两万敌军的重任揽到自己肩上,这种忘我的奉献精神、坚定的革命信念我记在心里。回去好好干,有何要求就给我发电报,等打下徐州,我要亲自接见你们这些有功之人,亲自给你颁奖。”

    “是!学生决不负校长期望!”

    安毅一副感激莫名的样子,徐徐举手庄重敬礼,双手接过清单原地转身,迈着坚定的步伐大步离去。

    蒋介石站起来走到窗前,遥望院子里的满树新芽,长长地吐出口气。在目前各部势力曰渐座大、人心浮动政局扑朔迷离的情况下,他不得不做出让步与妥协,来换取自己在南京政斧中的统帅地位,不得不通过北伐来消耗各部的实力,渐渐巩固自己的优势,但是现在各部都在保存实力,阳奉阴违,就连手下推心置腹的大将何应钦居然也在尽力避免手中部队的消耗,以进一步确立他在第一军中的绝对统治地位,这让蒋介石暗自警惕之余,又显得无可奈何。

    自从清党之后,蒋介石麾下的薛岳、严重等将领和一批批前途无量的军中俊杰愤然离去,第一军各部的战斗力急剧下降,唯有安毅所部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强盛的战斗力,而且还在稳步上升,在整个宁汉决裂中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

    此刻的蒋介石,多么希望多几个像安毅这样的学生为自己分忧啊!可是到目前为止,安毅根本就没有一丁点儿的政治取向表露出来,这让蒋介石心底里暗自担忧,这也是他为何没有大力提拔、放手任用安毅的重要原因。

    虽然从安毅对钱财的过度追求和容忍部下逛记院并讨多个老婆的做派上分析,安毅绝对不属于那种为了[***]信念甘于贫苦的人,也不会去过什么清教徒式的严谨生活,但安毅至今没有发表任何反对[***]的言论,也没有镇压和清洗驻扎区内的任何赤色分子,这让蒋介石一直耿耿于怀,难以释然。

    “报告!”

    陈立夫报告完毕带上门,走到蒋介石身边,低声汇报与潘鹤年见面的情况,随后如实说出自己的想法:

    “……据属下分析,小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