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降卒的贡献(第1/2页)铁骨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史俊仁五人回到一百多弟兄们身边。惊讶地看着革命军快速集合。原本在一边荷枪实弹、高度戒备看守自己的一个排。也在安长官的呼唤下走个干净。三面房顶上的五个机枪手也跳下房檐奔向晒坪zhōng yāng。除了前出jǐng戒的十余名弟兄之外。一百八十余人在三分钟内就集合完毕。

    史俊仁望向距离自己只有七八米远的一堆步枪和子弹袋。叹了口气。低声说道:“弟兄们。安长官没把咱们当贼防着。这份气度难得啊!”

    另一弟兄接口说道:“说的是啊……不过他们根本就不用防着咱们。想想刚才那两个长官的枪法和身手。还有那份杀气。打死我也不敢惹他们。比咱们前几天面对粤军的恶战更可怕……”

    俘虏弟兄们望望不远处无人看守的枪支子弹。再望向场中整齐集合、正在倾听安长官训话的近两百名革命军官兵。看着回家歇息之后听到哨声再次赶来的数百乡亲。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不一会儿。三十二名手拿砍刀梭镖的村勇在几个村老的带领下。走到安长官和那个连砍七颗人头不眨眼的凶悍长官面前。千恩万谢大声哀求收下这些村中子弟。安长官询问几个村勇之后欣然答应下来。吩咐站得笔直的弟兄们解下背包。拿出一套套替换的军服送给三十二名村勇换上。一旁的副排长当着数百乡亲地面。和气地领着穿戴一新兴奋莫名的村勇分别加入各自的队伍。

    安长官扯起大嗓门。喊出几声口令。整个队伍再次排列整齐。三十二名村勇顿时被淹没在jīng神抖擞的官兵之中。看得史俊仁等一百三十余弟兄眼都直了。

    只见安长官与一群村老商议片刻。乐呵呵作个揖就领着五六位弟兄大步走来。史俊仁等人立刻紧张地站直。大气也不敢出。

    胡子拉碴的安长官走近一百多俘虏弟兄和气地说:“各位。刚才忘了自我介绍。我叫安毅。是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工兵营少校营副。这位是营部参谋兼一连连长胡家林上尉。这位和弟兄们聊得来的是黄应武准尉。他是我们一连地教导员。弟兄们今后有什么事都可以找他商量。好了。既然弟兄们已经加入了我们地军队。从现在开始就是革命军中的一员。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兄弟。请大家不要拘束。老史。你们五个被弟兄们推选出来的请出列!”

    史俊仁等五人惶惶不安地慢慢走出来。安毅转身接过手下递来的缴获驳壳枪。连同腰带弹夹一一发给五人:

    “配上吧。你们是弟兄们推选出来的人。证明弟兄们信得过你们。所以由你们带领信得过你们地弟兄最合适。你百三十多名弟兄都是老兵。军龄最短的也将近一年。没有必要和刚才那些没摸过枪地村里弟兄一样。需要分散到各排由老兵们带上一段时间……还愣着干什么?给老子把枪背起来绑紧腰带。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老子的排长了!”

    史俊仁几个大吃一惊。相视片刻才手忙脚乱地披挂起来。

    胡子领着一个排的弟兄将五十多支汉阳造和弹袋分发给其他俘虏。大声询问弟兄们谁是机枪手请站出来。

    五人中的矮壮老兵秦子荣激动地跑到胡子面前。说自己就是重机枪手。站出来的这十几个弟兄也都是原先一营、二营的机枪手。只不过一路被追杀跑得太急。大多数人地机枪没了。

    胡子点点头。当即任命秦子荣为自己一连的机枪排排长。命令他带领站出来的十六个弟兄。跟随连副陈侃中尉前去检查那九挺轻重机枪。并清点弹药。

    “怎么这么看着我?有什么困难就直说吧。”安毅对表情怪异地史俊仁和其他三位新排长说道。

    史俊仁想了想还是壮着胆子问道:“营长。你……你就不怕我们这些人扛着枪跑

    安毅哈哈一笑:“老子要是怕这怕那的。早就不穿这身军装了。哈哈……没什么好奇怪地。弟兄们。你们落到今天错在吴佩孚吴大帅。他们都不是真正为天底下老百姓着想的人。他们只需要弟兄们为他们打生打死。而不会体恤弟兄们的生活、家人和前途。这些道理回头让黄应武准尉跟你们慢慢说。

    大家都听过这句话。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你们之所以有今天。错不在你们身上。老子第一眼看见你们就知道你们绝不是孬兵。只是因为你们的上司无能。才害得你们像丧家狗一样四处溃逃。只要你们跟着我们的队伍一段时间。就会知道革命军和你们的旧军队到底有何不同。

    现在弟兄们都给我听着。老子不怕你们在背后打黑枪。也不怕你们见了敌人吓得屁滚尿流不敢上去。因为老子相信你们和我这些弟兄们一样。都是有心有肺有血xìng的好汉子!好了。整队完毕立刻就地休息。一个小时之后全体出发。老子倒要看看。山塘那儿的几百号残兵败将能顶住咱们几分钟?哈哈……”

    安毅的一席豪迈话语。把一群俘虏们感动得说不出话来。那位一开始就在弟兄们身边问寒问暖的一连教导员黄应武却在这时乐呵呵跑了过来。身后还跟着村里的几个害羞的婆娘。

    黄应武放下手中的箩筐。拿出一条红带子走到史俊仁跟前。也不征求他的意见就乐呵呵帮他系在脖子上。用纯正的“对不起了。老史啊。咱们出发前没带足新军服。所以莫得法子帮弟兄们都换上。只能先绑上这样地红带带以示和直系军队的区别。否则弟兄们看到你们都是土黄sè的军服。很可能花眼。特别是一排那几十个小子枪法都不是吹的。个个都得到咱们安老大的真传。哈哈!

    等咱们走出大山。就能全都换上新崭崭的结实军服。你们也不需要再穿这割脚地破草鞋了。全都能穿上和我脚下这双一样结实地新式军鞋。哈哈……好!非常好看……来来。弟兄们每人一条都扎紧。否则枪子不认人喔。被敌人打中没什么。被自己兄弟干掉就冤枉了……”

    “老哥。你是说一排那些弟兄们的枪法都是安长官传授的?”

    老史身边的新排长张继祖惊讶地问道。

    黄应武扫了五大三粗的河南驻马店人张继祖一眼。用流利的河南话大声问道:“咱们弟兄中间有多少河南老乡?”

    “三四成是有地。第六混成旅大多数都是豫南和鄂北的兵。”张继祖回答。

    黄应武高兴地大笑起来。翻转箩筐一屁股坐下:“中啊!俺就给弟兄们说说光荣地军史。说说我营闻名全军的营长安老大。哈哈!话说当年中山先生正要北上参议共和。广州城乌云盖顶风云变化……”随着黄应武唾液四溅的评书表演。一百多系上红领巾的俘虏们全都围在他四周。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目瞪口呆。谁也想不到自己年轻的新长官竟然那么有本事。那么讲义气。还那么的风趣坦诚。那么能弄钱。

    随着黄应武摇头晃脑地述说。弟兄们全都被工兵三连的一个个成绩和一段段感人肺腑的小故事所打动。叹息声、叫好声不时响起。就连坐在一旁裁剪红被单制作红领巾地五六个婆娘也听得忘了手中的伙计。目不转睛地盯着已经站上两个倒扣箩筐上地黄应武。一颗颗心随着黄应武生动的描述起起落落。

    “……只见安老大端起德制步枪轻轻一扣。逃在最前头的高大骑兵应声落马。敌军上校立刻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