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五)走火(第2/3页)高科技军阀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饭桶赶快继续shè击”

    在他的高声喝骂下,炮台指挥官的脸变成了猪肝sè,但他没有回嘴,而是大声的向部下喊着作战命令。

    “穿甲弹,药包四”

    在火炮地阱内的rì本炮兵军官大田健五郎大声的喊道。

    大田健五郎本是rì本海军“丹后”号战列舰rì俄战争时期rì本俘虏的俄国战列舰“波尔塔瓦”号上的炮术士官,在到达海参崴时借调到各个要塞出任训练教员,帮助接管要塞的rì军炮兵掌握要塞炮的cāo作使用。尽管俄军要塞内的254毫米地阱要塞炮和海军的舰炮完全不同,但是rì本陆军的将领们不知出于什么心理,愣是要求和陆军一向不和的海军派人来帮助cāo炮,多亏在要塞里还有被俘的十几名前俄罗斯要塞炮兵军官,他们出于对苏维埃政权的痛恨,自愿加入到了帮助rì军的行列里。正是有了他们的帮助,rì本炮手才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掌握了俄国要塞炮的shè击。

    随着大田健五郎的命令,弹药手费力地用吊索吊起一发254毫米穿甲弹,并将炮弹吊至滑道上,两名装填手使用推弹杆将炮弹缓缓推入炮膛,随后十几公斤重的棉布制成的四个发shè药包被塞入了炮膛。装弹完成后,随着棘爪的松开,254毫米地阱炮的支撑臂的枢轴抬起一块平衡配重块,随后将巨大的炮身重新抬了起来。

    海参崴的海岸炮台现存的12门254毫米要塞炮都是要塞初建时的旧式火炮,而且是老旧的45倍径的旧式地阱炮,这种地阱炮的优点是可以使火炮在不shè击时缩进地阱之中,不容易被敌人发现。而rì本人不知道的是,采用地阱炮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地阱工事相比于普通的装甲地堡防御工事,采用地阱炮架及其安装地穴要比建设炮堡省钱得多,这也正是俄国人的其它要塞堡垒也大量采用地阱炮的原因之一。

    尽管修建成本较低,但是地阱炮的确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否则这种火炮的安装方式也不会风行整个世界中国的威海卫要塞炮台也有地阱炮。地阱炮在堡垒低处可以方便地装填弹药,然后抬起火炮到结实的胸墙上方实施shè击,这样的作战方式可以保护炮手免受敌人的直shè火力伤害。火炮shè击所产生的后坐能量以势能的形式保存下来,这部分能量随后用于将火炮抬起。而下部的滑车可以周向移动以便瞄准,火炮的俯仰则依靠上部炮架的扇形板和螺杆来实现。

    发shè地阱炮的一个不足之处是,总得有人伸个头出去负责了望和指示目标,他去cāo作火炮抬起和点火shè击时也肯定会暴露在敌人的视线之中。

    “快赶快shè击中**舰要起锚了”那位rì本陆军军官再次吼叫起来。

    在火炮的炮身完成装弹抬起之后,位于前方装甲堡中的cāo作炮队镜的观测手,立即用电话机大声报告着目标的方位及shè击诸元。

    随着读数的不断报出,笨拙地cāo作着254毫米地阱炮的rì本要塞炮兵,立即按照观测手报出的诸元调校着要塞炮,再次瞄准着外港数海里之外地目标——那艘中国战列巡洋舰。

    “shè击”

    完成shè击准备后的大田健五郎下达了发shè命令。

    “轰”

    伴着一声巨响。254毫米要塞炮的炮口**出一团巨大的黑sè烟雾,一发450磅重的炮弹直飞向目标。

    在炮弹发shè出去的同时。强大的后坐力使火炮的支撑臂折倒。同时也使滑车后移,使火炮降低到要塞花岗岩的防护胸墙下面。支撑臂的底部有一个很重的平衡配重块。火炮在液压阻尼作用下得到缓冲,以减缓后坐力的冲击。同时一个棘爪卡住支撑臂的弧形面使火炮保持在降下地位置,进入了弹药装填位置。

    海参崴要塞堡垒的12门254毫米要塞炮采用的是经过俄国人自己改进的英国式液压气压式地阱炮架,一个近四米深的大坑为炮手进行弹药装填和火炮维护提供保护。类似这种采用液压气压缓冲制退机构的地阱炮架,可以说遍布于俄国的各个炮台堡垒之中。

    在后座力的作用下,要塞炮的身管以上仰20度的状态重新降入坑中。在进入弹药装填位置后,rì本炮兵们立即手忙脚乱的重新开始进行装弹。

    此时炮**击发出的黑sè烟雾还没有完全消散,观测手忍不住大声叫骂了起来。

    在海参崴要塞的地下二十多米深处的地方的弹药库里,库存着上千枚旧式穿甲弹以及老式的褐sè慢燃火药发shè药包。平心而论用这些老古董进行shè击,rì本炮手能打成这个样子,已经相当不错了。

    “我们击中了”观测手注意到了中**舰冒出了浓烟,不由得兴奋地大叫起来。

    在指挥炮手们重新装弹的大田健五郎,从电话中听到了观测手汇报的shè击结果,一时间不由得呆滞了数秒钟。

    “打得好你们是天皇陛下最优秀的炮兵再接再厉”上面再次传来声嘶力竭的吼声。

    “板载”rì本炮手们象打了兴奋剂一样的一边狂呼乱喊着,一边开始狂热地重新装弹。

    rì本人的确有理由兴奋,对于这群接触俄国人的这些老古董岸防炮不长时间的rì本陆军炮兵,能够在短时间的实弹shè击中就准确的击中目标,这可以说完全超出了海军军官大田健五郎的意料,原本大田健五郎可是做好了脱靶的心理准备。毕竟这是他们来到海参崴后的第一次实战shè击,而且打的是固定靶。

    看到rì本人的疯狂样子,几名在炮台里照料shè击的俄国炮手脸上都现出了悻悻然的神sè。

    他们到现在也不明白,rì本人为什么要突然向港内的中国舰队炮击。

    他们之所以愿意为rì本人服务,目的是为了帮助rì本人攻击布尔什维克“红sè瘟疫”,但rì本人在占领了这里之后,就突然变了脸,昨天发生的rì军官兵试图**俄国女人被打死的事件已经引起了他们的反感,而今天rì本人又突然向本来是一个阵营的中国人动手,他们不明不白的成了帮凶,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

    “shè速太慢了再快一点儿”

    地阱炮有两个不可克服的缺陷,第一个缺陷是火炮的长度和大小必须要满足能在炮架折倒时降入坑中,后来尽管有人将炮架设计成让大炮上仰20度的状态降入坑中,但到了19世纪90年代,已经不能满足那些越来越大的火炮的需要。第二个缺陷就是火炮降下装填和重新抬起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因而使得shè击速度难以提高。在从前的rì子里,海岸要塞可以从容不迫地对海上进行shè击。但当军舰的火炮shè击速度大幅提高后,地阱炮的shè击速度比固定火炮慢的弊端就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了。因为固定安装的火炮可以对着目标连续shè击和装填,而安全xìng好的地阱炮则不具备这样的有利条件。

    “快继续shè击中**舰看见我们了”观测手惊慌地大叫了起来。

    听到观测手从电话另一端传来的声音,大田健五郎的心里不知怎么涌起了不祥的预感。

    此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