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独立团 (一)(第1/1页)呼啸的枪刺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发布  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就要结束了,新兵们即将分到各个连队。

    发布  老兵班长们还在臭骂这帮新兵,不过没有以前那么凶了。新兵蛋子就是要多敲打,多锻炼,这样才能快速的成熟起来。这是部队的传统。

    发布  新兵蛋子的称号要整整保持一年,直到再有新兵入伍。那时候,当年入伍的新兵才能升格成为老兵,才能与什么都不懂的新兵蛋子没有关联。这也是部队的传统。

    发布  叶扶苏他们这个新训队隶属于军区dú lì团。与军区很多红军时期就赫赫有名的部队相比,dú lì团属于小字辈,或者说dú lì团自己就是个新兵蛋子。抗战中期建立这支部队,是从游击队发展起来的。但这不是说dú lì团的战斗力不行。恰恰相反,从成军那天起,dú lì团就是一直嗷嗷叫的部队。恶仗、硬仗,打的连自己人都直咧嘴。

    发布  百团大战,dú lì团奉命参与一次围点打援的战斗。扼守在津浦路一个交叉路口上的dú lì团,受到了两个大队鬼子的左右夹击。全团战士苦战四昼夜,两个大队的鬼子离的最近的时候,相距不过是一道300米的山梁,飞机大炮紧着忙活,但是怎么也没法汇合在一起。每次到了阵地危机关头,总是有dú lì团的战士抱着成捆的手榴弹扑向敌人。全团连以上的干部伤亡殆尽。关键时刻,dú lì团政委带着全体支前担架队,每人两颗手榴弹,硬是在阵地前20米不到的地方炸出了一条不可逾越死亡地带。战后统计,dú lì团从团长到随队的支前担架队,几乎人人挂彩。很难说有多少是鬼子打伤的,又有多少是自己的手榴弹所伤。反正从此后,所有跟dú lì团对面的鬼子、伪军都知道,dú lì团扔手榴弹不看自己是不是在安全距离,只看是不是敌人扎堆。你要想干掉一个dú lì团的兵,至少需要一命换一命的勇气。付出了900人伤亡代价,dú lì团几乎没有一个人是自己走下的阵地。从此,dú lì团被鬼子华北司令部称为“野狼”团。

    发布  此外,dú lì团还是我军历史上少数几支保持最先进装备的部队。

    发布  刚刚成军不久,dú lì团在首任团长的带领下打掉了鬼子的一个军火库。“三八大盖”和歪把子机枪成了dú lì团标准装备。掷弹筒、迫击炮甚至装备到了连、营一级。就连鬼子的山炮,dú lì团也搜罗了三门。此后,为了解决炮弹问题,dú lì团团长和他手底下的兵,没少跟兄弟部队争吵,甚至动手。dú lì团也就成了两头冒尖的典型。

    发布  鬼子投降,还没等******军队动手,dú lì团就抢先占领了人家的一个师部驻地。团领导每人一个处分,换来了dú lì团第二次换装。全套美式装备的dú lì团,成了上级手中的王牌。别的部队常常是两三个团包围zhōng yāng军一个团,而dú lì团有过一个团单挑zhōng yāng军一个旅的记录。怎么也没有想到共军会发起冲锋的zhōng yāng军,在队形还没有展开的情况下,被dú lì团一口气端掉了旅指挥所。被俘的zhōng yāng军旅长直到进了战俘营也不相信,对面的共军只有一个团。

    发布  曾经有一次,一个连的******兵围住了一支dú lì团的土改工作队。9个人的工作队三支短枪六支长枪,在一片树林里苦苦坚持了一个晚上。九声手榴弹爆炸过后,******没有找到一具完整的dú lì团烈士遗体。随后赶来的增援部队和老乡也只能将九个战士合葬在了一起。据说后来这一连的******兵根本就没有回到驻地。路上就集体开小差跑了。

    发布  挺进东北,别人忙着找鬼子的军火库发洋财。dú lì团却开始了在兵源上做文章。除了汽车、大口径榴弹炮和鬼子战车,难得的没有跟兄弟部队争抢武器。但这次,dú lì团开始抢人了。神shè手、神炮手dú lì团一把一把的。除了身体要求和战斗经验,伏龙芝军校出身的政委,对于战士的文化也提出了要求。通讯连、医疗队、工兵连、炮兵教导队、神枪手(狙击)大队、反坦克连……总之,各种当时条件下能够组成的先进作战单位,大都在dú lì团能够找到。要不是被总部强行将缴获的大口径榴弹炮和战车要走,dú lì团真的没准就成了我军第一个装甲步兵团了。就在这时候,dú lì团团长和政委成了纵队首长。dú lì团顺理成章地成了纵队主力,也继续“dú lì”着。

    发布  接任几个的团长、政委要么来自抗大,黄埔或者保定军官学校,要么曾就读于当时中国还为数不多几所大学。一句话,dú lì团“秀才”当家。但是秀才当家的dú lì团怎么也改不掉两头冒尖的习气。恶仗、硬仗要抢,好的装备缴获要抢,好的兵源要抢,就连部队统一补给的时候dú lì团都要抢在别人的前面先挑。上级首长怎么也弄不明白,dú lì团文质彬彬的团长、政委怎么这么能闹腾。大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支部队从它成立的那天起就形成的风格吧。

    发布  三年解放战争,从北国到南疆,dú lì团打遍中国。新中国成立不久,一纸调令将dú lì团调到了广西。大概是看到了dú lì团身上“匪气十足”,主力团又变成了“游击队”,开始了满山遍野的跟土匪玩起了猫捉耗子。四组一队、一点两面三三制之外,dú lì团又总结出了厚厚一摞的主力部队小分队战斗心得。当时正在筹建的南京军事学院,直接“扣押”了送资料去的dú lì团参谋长,连人带资料统统留在了军校。

    发布  就在dú lì团差不多变成了山地团的时候,抗美援朝开始了。dú lì团昼夜兼程赶到了东北,一声令下,全团更换了苏式武器。早在挺进东北的时候,dú lì团就利用与苏联军队交接驻地的机会收集了不少苏军装备、战术情报。团里的“秀才们”几天之内就制订了详细的训练大纲和装备cāo作手册。dú lì团后发先至,在同来的部队中第一个完成了新装备适应训练,也成为了这批部队中第一个开拔到前线的部队。

    发布  抗美援朝快结束时,第五任团长找到了老上级诉苦。几大战役下来,dú lì团缴获的美式装备都够装备两个dú lì团了。可dú lì团连自己的坦克都没有。得知此事的“志司”(志愿军司令部)首长一顿臭骂,dú lì团也只好“勉强”接受了几门火箭炮。

    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