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看来我对你们太过友好,让你们产生轻视我的幻觉了啊。”张士诚嘲讽道,“我平生最恨的就是你们这群地主奸商,恨不得将你们扒皮嗜血、挫骨扬灰。你们可以去常熟城打听打听我是怎么对待那里的地主无赖的,要不是进城前沈老爷以死相逼要我不准迫害你们,你们以为还能站在这里跟我讨价还价。还说我目无王法,滥用私刑,老子告诉你,在这里我就是法,老子定的规矩就是刑法!”张士诚喊道。
“我张士诚做事说一不二,今天我把话撂在这里,你们的土地充公了,就是天皇老子来我也不会更改这个决定。当然,我不会白白征收你们的土地,凡是在你们的土地丰收的庄稼我会让老百姓取一成交给你们当作租金,这样既充盈了老百姓,也填满了你们的腰包,岂不是一举多得?”
殿前站立的地主富商们迫于张士诚的威压开始瑟瑟发抖起来,对于张士诚的要求是每人再敢有半句怨言,生怕与刚才那位地主一样被当作典型拿来立威。
“你们都没有意见了是不是?”看着众人每人再发言张士诚满意的点了点头,“识时务者为俊杰,听话的孩子有糖吃,既然第二件事对于你们来说是惩罚,那么我就再宣布一件大喜事。”
“第三件事,就是我要取消全部赋税,什么丁税、土地税、科差税、门摊税统统取消。也就是说从今天起你们所有人都不用再上交一分钱了,你的丰收的庄稼、赚取的金钱都是自己的,没有任何人能从你们手中夺取一钱一两,就是我也不行!”张士诚说道。
“诚王大人,这赋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乃是国家国库来源之根本,取消赋税相当于断绝了本国财务的来源,军队、官员的开销怎么办?外敌来袭怎么办?国之建设怎么办?不知诚王大人运用何种手段来维持我们隆平府的安稳?”人群中一人问道。
说话的这人姓苏名昌龄,本是扬州维扬人氏,自幼便饱读圣书,满腹经纶,可惜朝廷取关科举,只能赋闲在家,以种地为生。与沈万三类似,元代末年扬州地区突发水灾,苏昌龄一家举家迁徙,来到了平江府避难。此人心直口快,往往是心里有什么想法便要说出来,以至于周边邻居都与他有过口舌之争,可往往都被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辩解的无话可说。这不听到张士诚说要取消赋税,就不自觉的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个问题深得吾意,准我给你们徐徐道来。”张士诚笑道,“我之所以要取消赋税,一方面是为了照顾老百姓的生活,减轻他们的负担。而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隆平府有其他的收入来源。我来隆平府之前,沈老爷曾与我传达友好,信中沈老爷提到他与十一家商户愿意每年捐出部分钱财来替代老百姓的赋税。如此深明大义的举动自然是让我感动不已,如若我再不取消赋税岂非糟蹋了沈老爷等人的一番苦心吗?”
“原来是沈老爷一直在帮助我们隆平百姓,昌龄在此谢过沈老爷了。”此人向沈万三行礼道。
“为了表彰沈老爷众人的杰出贡献,我决定在隆平府设礼贤馆,诏四方明博之士居之,凡郡人以才望称者皆受伪爵。凡礼贤馆居士有任何想法或者意见,均可以直面诉说与我,不用考虑任何附加情绪。我也希望你们能响应沈老爷的善举,多多为我们隆平府做贡献。”张士诚说道。
“草民愿意响应沈老爷号召,为隆平府老百姓做一点善事!”站在最前边的苏半城忽然大喊道,“草民不才,没读过几天诗书,在文华上面是万万不敢多言的,可草民经过多年营生,也积攒下不少财富,草民愿意捐出半辈积蓄,支持诚王大人的政权。”
看到张士诚三番五次的表扬沈万三,甚至为他设立礼贤馆,这让视沈万三为仇敌的苏半城内心开始慌乱起来,如果沈万三趁此机会对付自己必定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他思考片刻,决定借众人的见证发挥一番,如果自己捐出比沈万三还多的财富,那也肯定会得到张士诚的赏识,危机自然也就消除了。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咬牙将自己一半的积蓄都卷了出来。
“好!”张士诚盛赞道,“你是哪个府上的老爷?”
“小的是城北苏府的家主苏半城!”苏半城小心的说道。
“鉴于你的善举,我特准你进入礼贤馆,授予学士的称号!”张士诚说道。
“谢诚王大人赏赐!”苏半城大喜道,心想能与沈万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也算是那些钱没打水漂。
对于苏半城内心的想法,沈万三是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其实他一直没有把苏半城放在心上,苏半城加害他的事情也是一笑了之。他知道只要自己不自毁前路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苏半城的所作所为他自然是不会拒绝了。
众人看到连沈万三、苏半城这种富甲一方的大户都如此坚定的支持张士诚政权,自己也没必要在以卵击石,反对他的统治,于是纷纷表态愿意效忠张士诚。
……
至正元十六年,张士诚宣布称帝,国号大周,改至正十六年为天佑三年,历曰明时。为了巩固江南政权,张士诚将国都从高邮迁至隆平。将承天寺佛像推倒,改建为行宫,供张家众人居住,为体现好生之德,张士诚将寺内的和尚遣散出江南,残留女眷作为佣人留在承天寺伺候皇亲国戚。
至于官员方面,张士诚以阴阳术人李行素为承相。弟士德为平章,提调各郡兵马。蒋辉为右丞,居内省,理庶务。潘元明为左丞,征外战。史文炳为枢密院同知。郡、州、县正
官,郡称太守,州称通守,县仍曰尹,郡同知称府压,知事曰从事,余则损益而已。
国已建成,政权初见成效,接下来就是扩张之时,而此时,张士诚与沈万三的第一个矛盾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