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洪水救援(二)(第1/4页)天与地,有一根绳的距离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冒着小雨继续上路,前方物资车,后面跟着路虎。

    道路拥堵,时速慢,路边时不时能看见堆积起来的碎石木头和淤泥,经过已经打通的塌陷地段,车子小心地开过,高南把着方向盘说:“幸好路障清得差不多了,要不然等上一天也说不定。”

    陆适手枕在后脑勺,靠着座椅,要睡不睡,耷拉着眼皮,视线随意地往窗外地面扫了扫,并未过多留心。

    许久,一行人终于抵达。

    救灾物资车的车厢上写着餐饮集团的名字,几部车一停,后车门打开,里面堆满矿泉水和食物,还有帐篷等灾区急需的物资。媒体记者立刻过来拍摄采访,集团公关部负责人如常应对。

    陆氏餐饮集团大名鼎鼎,创始人白手起家,经历可谓传奇,可惜盛年时意外过世。如今的董事长陆老先生是其亲弟,将这份传奇延续下来,但去年年初有传闻,陆老先生身体状况欠佳,集团暂由其子主事。

    采访记者也有听闻,免不了问上几句,公关部负责人“心系灾区”,与同事们抓紧时间卸货,并未其他话题多谈,这小菜鸟记者全然不知后面那辆路虎车里坐得是谁。

    陆适跟员工们和当地领导见上了面,领导一番真诚感谢,陆适说上几句场面话。

    “灾难面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我们只是尽一份小力,真正了不起的,还是坚守在岗位上的各位,还有那些在一线救援的战士们!”

    领导直点头,用力握紧陆适的手。

    陆适不准备久呆,交代几句,要离开,当地领导一听他要去张家村,立刻指了一队镇村干部组织起来的救援队给他。也是巧,万通镇张家村一带受灾最为严重,这支队伍正要出发赶往那里。

    陆适和高南自然跟他们同行。

    一路艰辛,乡镇道路被洪水毁得面目全非,颠颠簸簸的好不容易到了张家村附近的临时安置点,一打听,sr的营地却空无一人,大家都在现场救援。

    陆适走出来,点上一支烟,随意地打量四周。

    这处临时安置点搭得都是帐篷,许多还是塑料布临时组装起来的,男女老幼有的走来走去,有的坐在帐篷里,两眼无神地望着外面,不知道在看什么。

    有小孩子在吃面包,一身泥巴,头发成了坨,瞪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瞧着陆适,见陆适看来,又猛地转身往帐篷跑,溅起一坑一坑的泥水。

    高南走过来问:“怎么样?”

    陆适:“什么怎么样?”

    “先找个地方坐坐吧,别站外面淋雨。”

    “刚才那队人呢?”

    “嗯?”高南指给他,“那边呢,好像正准备出发。”

    陆适用力吸两口烟,随手将烟扔水坑,迈步朝那头走去。

    镇村干部救援小队准备和记者一同去村子里,穿上救生衣,一切准备绪,见到陆适,他们热情地招呼:“陆先生!”

    陆适脚步微顿了一下,才继续朝他们走,“这是要赶去救援?”

    “是啊,受困村民太多,断水断电好几天,也不知道那些还没被救出来的村民现在什么情况。”

    陆适点头,犹豫了一会,问:“我能不能也跟着去?”

    众人一愣,面面相觑,“这个……”

    陆适指了指记者,“我跟这位记者同志一样,想了解一下受灾情况,后续的救援物资也能接上力。”

    想了想,陆适又道:“我受过基本的救援训练,有一定经验,不会妨碍救援,当然,要是真的不方便,那算了,不能耽误正事。”

    镇村干部救援小队只是临时组建,救援经验说不上丰富,这次带上记者,主要任务是将灾情反馈出去。略一思索,干部们点头应允。

    冲锋舟已经准备好,众人坐上去,另有人在后面推着冲锋舟,到了深水区,能发动冲锋舟时,对方才坐上来。前面的冲锋舟上另有四名消防官兵。

    冲锋舟在洪水中行驶,陆适眺望远方,入目一片汪洋,水势湍急,零星能看见几个房顶的轮廓。

    记者已经在工作,询问此次救援情况,干部们同他一问一答间,前方的消防官兵已经发现了一名站在屋顶挥手的被困者。

    “救命——救命——”

    “去哪里,快点!”

    记者摄像头立刻对准眼前的画面。

    “我们可以看到现场的画面,这边的洪水已经没过了二楼,水流特别湍急,一位村民正在屋顶上向我们求救……”

    消防官兵将冲锋舟开到近前,观察完眼前的情况,和村干部们一起采用叠罗汉的方式,由一名消防官兵爬上去救援。

    陆适和记者坐在原位,看着他们一个一个踩着肩膀叠上去,片刻功夫,消防官兵把人救了下来,大家坐回冲锋舟。

    记者:“……成功救出一名村民,不知道他被困了多久。您现在感觉怎么样,能说话吗?”

    记者趁机采访,冲锋舟继续前行。

    陆适四处打量,不知水域究竟多大,周围竟然只有他们这两艘船。

    陆续又救出两人,前行中终于遇见了一支救援队伍,陆适定睛一看,立刻站了起来。

    一旁的记者敏锐地将镜头对准前方。

    前方的民居门口站着一个年轻村民,洪水没过他的胸口,对面的救援队拉起绳索,一人下到水里,小心翼翼往前走。

    水流汹涌,他走起来踉踉跄跄,对面的队友们大声地指挥,让他小心。

    行程过半时,水势猛地一阵翻滚,整根绳子被水打得倾斜,那人握着绳索的手不觉被冲散了力道,眨眼功夫,他被卷进了浪头。

    “平安——”陆适不自觉地大喊一声。

    绳索那头的词典和迈迈几人大力呼喊:“快抓住绳子,快!”

    消防官兵前去支援。

    词典等不及,已经下到水里,奋力向他冲去,“稳住!抓住树!”

    平安根本立不稳,也游不起来,他借力朝大树那边移动,一把抓紧,那头词典已经赶到,拉住他。绳索跟着转移位置,两人稳了稳,艰难地淌着水,重新抓住了绳索,再一次朝村民挪去。

    费了近一小时,终于将村民救上了冲锋舟。

    陆适往底下一坐,舒了口气,也没问他们钟屏在哪儿,连句寒暄都没有,彼此对望一眼,点头招呼,两队人马争分夺秒,继续在洪水中前行。

    小雨中,汪洋漫无边际,浑浊的洪水冲来各种垃圾,许久后,消防官兵发现新情况,“那里有人!”

    众人望过去,只见一处农民房大门的房梁上挂着一个老人。

    洪水离房梁只差几厘米,老人仰面抓着房梁,水位已经漫过他的耳朵,他连呼救声都发布出来。

    冲锋舟迅速靠近,消防官兵把住老人的身体,将他小心地扶住搬挪。陆适站了起来,往对面一垮,同他们一起搬运老人。

    老人穿着破旧的白背心,四角裤,皮肤黝黑褶皱,骨瘦如柴,此刻四肢蜷起,两手还保持抓举的姿势,僵硬地无法掰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