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失控(第3/3页)混在东汉末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苦了,请袁隗无论如何不能见死不救,甚至把他推出去当替罪羊。

    袁隗也没办法,他家是有粮,可是他能拿自家的粮出来平市吗?且不说他们家的粮有没有这么多,就说有,他也不能这么干啊,谁知道这大旱还要持续多久。万一再旱个一个半载的,他袁家也吃紧。

    河南尹何进和洛阳令周异感到了极大的压力,何进甚至没时间来找刘修的麻烦了,一旦洛阳发生动乱,他这个河南尹可是直接负责人。他绞尽脑汁的想找些粮食来救济,可是哪里有粮,有粮的人家他不敢碰,敢碰的人家没粮,他只能跳脚。

    司徒袁隗也非常紧张,十月上计再加上大考已经够让他头疼了,现在又多上了一个论道,可想而知十月的洛阳将会是一个什么景像。他觉得自己这个司徒真的做不长了,一旦到洛阳的士子吃不上饭,肯定要骂他这个主管天下财赋的司徒。被刘修骂,他不怕,可是要被天下的读书人骂,他也吃不消。

    这可是袁家真正的倚仗啊,几十年才积累下来的资本,岂能一朝尽失。

    这个问题同样没能议出个结果。其实只要这些人愿意出手,大家都拿出一部分粮来,仅以朝堂上这些人的实力,就算不能完全解决这个危机,也不至于让危机失控,问题在于谁也不肯这么做。一方面他们不肯主动做这个善人,另一方面就算要拿,他们也希望别人先拿,自己再等等,等到粮价更高的时候再卖。

    也不能说没有思想高尚的,比如杨赐,比如桥玄,他们就主动提出拿出一部分粮食来平市,可是愿意出手的都是一些实力不强的,真正的大鳄如袁氏根本无动于衷,杯水车薪,于事无补。

    朝议再一次陷入僵局。

    回到司徒府,袁隗越想越生气,他觉得造成目前这个局面的罪魁祸首就是刘修,明知道饥荒已经很严重了,刘修居然还提出征召天下有道之士入京论道的提议,这个提议让洛阳的饥荒雪上加霜,粮价飞涨,事态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百姓们都恐慌不已,千方百计的囤粮,实在买不起粮的人干脆出去逃荒了。大户人家不缺粮,可是也不敢卖粮,谁都知道粮食涨价才刚刚开始,等到大量的游士集中到洛阳,那才是真正考验人的时候。

    顿时出离的愤怒了,他知道请刘修来司徒府是不可能的,只好亲自赶到太极道馆质问刘修:你在搞什么鬼,不知道洛阳的饥荒已经迫在眉睫了,你还召全国的贤良文学、有道之士入京,到时候哪有饭给他们吃,饿死人你负责?

    面对袁隗的质问,刘修很淡定,他嬉皮笑脸的对袁隗说,你别找我啊,那是你司徒大人还有河南尹、洛阳令的事,还有大司农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只是建议而已,天子准了,那就是天子的事,你怎么不去问天子?你要是觉得这个担子太重,你上疏自免让贤就是了。

    袁隗哑口无言,拿刘修没办法,只好又去找卢植。找卢植就不用屈尊登门了,他让马伦写了一封请柬,请卢植到袁府叙叙旧情,卢植虽然知道这是个鸿门宴,也只好应了。

    刘修作为卢植的弟子,也在邀请之列。卢植不好意思亲自对刘修说,让卢慎去传话。卢慎一见到刘修,还没说话,脸就红了,臊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