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能延续几十代人,几百代人持续不断的修行?”
“还是夫人聪明。”刘修立刻夸了一句:“你想啊,你们修道,在得道之前,总需要吃喝吧?所有人都去修道显然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你们为什么不把眼光放长一些,分出一部分jīng力来顾顾这人间的俗事?比如研究研究怎么让这刀更锋利,这样才好更好的保证安全,比如研究研究怎么能让同样的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免得有饥荒,养活更多的人,也好让你们更能安心的去修道。”
刘修竭力全尽的把他理解的科学套上道术的皮,把卢氏对道术引到对技术的热情上来,卢氏虽然没有表现出太强的兴趣,但是她也没有立即反对,只是说还要思索一下,毕竟刘修说的这个和她理解的道区别太大了。
“其实这也是一回事。”刘修趁热打铁,再进一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者天地人,人为三才之一,你们是想从三一下子修到道,而我认为应该先由三修到二,再由二修到一,然后再由一修到道,这样虽然慢一些,却更加稳妥。别的不说,三才天地人,你们现在最多修的是人道,天道、地道都不通,能明白真正的道吗?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什么叫自然,自然就是我们身边的万物啊。这把刀是自然,这根木头是自然,这滴水也是自然,你们研究这些,就是在研究真正的道嘛。”
卢氏忍俊不禁,掩唇而笑:“大人道学不经,可是辩论起来却是舌灿莲花。”
“领会jīng神,领会jīng神。”刘修不敢和卢氏辩论道学,他知道自己不是卢氏的对手。道经虽然还没有后世的道藏那么繁复,但他只知道老子五千言,肯定是不够人家踩的。
卢氏收起了笑容,思索着点了点头:“其实大人说的,我大致也能明白一些,这些都是术。术易求而道难修,所以修道之人重道而轻术,大人从自身经历出发,提出积术而修道,未尝不是一种办法。也许……这正是老子说的反者道之动?”
刘修没有再接她的话茬,只要她自己开始找理由,总能找到合适的理由的,比他这个门外汉去说更自然。他需要的就是卢氏把道门中那些jīng通各种技术的人找来做些踏踏实实的研究,那些哲学的研究要不要?当然要,思辩上的拓展是技术拓展的先锋,没有相对论,哪来二十一世纪物理学的大发展。
问题是,如果没有坚实的实验技术来验证相对论,相对论不就是一句痴人说梦?
爱因斯坦这样的人,只有准备好了合适的土壤,然后等他自已出现,而他能做的,就是培植这个合适的土壤。
刘修对卢氏说,有一把利刃在手,一个战士可以轻松制服两到三个手持青铜刀的敌人,并州的地形决定了不可能驻扎大量的兵力,我必须采用jīng兵的方式,所以急切的需要在这方面有特长的人,夫人如果能帮我这个忙,我可以帮助夫人在并州传道。当然了,传道也要分三六九等,像普通百姓,你就让他们老老实实的耕地就是了,特别是匈奴人,你要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做个汉人才好。识文断字的读书人,就可以传一些研究天地之道的具体法门,再往上一层的,就可以传些吐纳功夫啊什么的,最后你肯定能选出几个有天赋的弟子,总比现在这样传道好吧。
虽然非常不赞同刘修对道术的理解,但卢氏还是被刘修描绘的前景说动了心,吸引读书人入道,一直是她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很难做到,读书有成的人都想着做官,谁愿意去修道啊。只有张角那种做官不成的才去传道,现在有官做了,做官比传道还热心呢。
“大人所言,妾身……要和道门中的诸位祭酒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