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再遇柔福(第2/3页)宋时行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罢黜应奉局?

    难道说。自己迟迟得不到调令,便是与此事有关?

    玉尹记不太清楚,历史上徽宗皇帝究竟有没有罢黜过应奉局。不过从朱绚的话语中,他听出些许端倪,这应奉局十有**。可能要被罢黜。玉尹对应奉局也没什么感觉,甚至从骨子里有些反感。且不说朱勔那苏杭应奉局如何。便是而今这杭州应奉局,虽没有当初朱勔在时的肆意妄为,可搜刮的还不是民脂民膏吗?

    这一路押送花石纲,玉尹感受颇深。

    只为官家的爱好,便不惜劳民伤财,押送的也全都是些没价值的东西……那些奇石花草,在徽宗皇帝眼中或许价值连城,可是在玉尹眼中,却真个是一文不值。

    怪不得章惇曾说: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

    那章惇不是什么好东西,可是对徽宗皇帝的评价,倒是真个不差。

    “那我……”

    “小乙怕一时半会儿,走不脱了!”

    高尧卿为玉尹满了一杯酒水,轻声道:“去岁小乙做出好大事,而今风波已逐渐平息。

    周刊花落东宫,而且时隔甚久,蔡京更无机会复起,所以那些人也不会再与小乙作对。所以小乙便留下来也无妨……不过还是有些人看小乙不太顺眼,前rì更有人弹劾小乙,应奉局兵力过盛,有违兵制,要求把小乙那些手下,全部解散。”

    “什么?”

    玉尹闻听,顿时大惊。

    他已经尽力控制人数,生平触动某些人的神经。

    哪知道……

    这一千人,可说是他辛辛苦苦才拉起来的兵马。好不容易成军,若真个散了,才是可惜。

    “那官家如何说?”

    “官家对此倒没什么态度,加之邢侯也为小乙解释,言多出的兵马,多是杂兵……”

    朱绚接口道:“不过小乙还是要做好准备,一俟应奉局罢黜,那小乙这些兵马,可就是名不正言不顺,早晚会被解散。而且皇太孙也要我转告小乙,他希望你能留下来。若留下来,便是这些兵马不被解散,小乙也不可能继续执掌在手中。”

    赵谌对玉尹颇有好感,玉尹也非常清楚。

    他能在杭州过的逍遥自在,少不得也有赵谌私下里的帮助。

    别看赵谌年岁小,却也明白事理。应奉局那地方,不是长居之所……哪怕是为官家办事,可说到底也就是个编外机构。更不要说,应奉局的名声,也着实不好。

    “若应奉局罢黜,这些兵马解散,该如何安置?”

    高尧卿犹豫了一下,轻声道:“此事成与不成,尚未可知……若应奉局真个罢黜,家父倒是有一个主意。只是要等到有了结果。才能和小乙你。面对面的商议。”

    高俅?

    玉尹先愣了一下,旋即点点头,表示明白。

    只是,他一直不太明白,高俅为什么要帮助自己。

    如果说此前高俅让高尧卿和自己接触,是为了搭上朱绚和太子这条线,那么现在……

    想来,高俅已有了主意。

    玉尹思忖良久,便拿定了主意:若真个要解散兵马,罢黜应奉局。便去拜访高俅!

    ++++++++++++++++++++++++++++++++++++++++++++++++++++++

    和朱绚、高尧卿两人喝了一会儿茶,玉尹便告辞离去。

    今天得来的消息,着实需要消化一番才好。沿着汴河长堤缓步而行,玉尹突然又停下脚步。站在一棵已呈现出凋零之sè的柳树旁边,看着波光粼粼的汴河水流淌,呆呆出神。

    从杭州带来这些兵马,可是他费尽心血,冒着xìng命才打造而成。

    为了这支兵马,他甚至不惜打劫了蔡京的生辰纲。可世事无常,谁又能想到,方有了些起sè,这支兵马又要面临解体的危险。一想到这支兵马将要被解散,玉尹就感到心痛。你东京号称百万禁军。为何偏偏就容不下,我这一支千人的部队?

    至于是谁弹劾?

    玉尹没兴趣去了解……

    反正总脱不出那些人,其他人也不可能会来找他的麻烦。

    如今,虏贼即将兵临城下,可朝堂上还没有一个准确的主意,是战还是和?那些吃着朝廷俸禄的家伙,不思如何报效国家,却整rì介顶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真个让人哭笑不得。

    莫不是那场灾难,便真个挽回不得吗?

    若真如此。倒不如自家拉着兵马,去当个山贼土匪,也好过似而今这样事事受到节制。

    这念头,在脑海中一闪,旋即不见。

    当山贼土匪?

    说起来容易。可真个要做起来,恐怕困难重重。

    既然有人弹劾自己。想来自家那一千兵马,也已经被人盯上……

    不成不成,真个如此,恐怕不等他有所动作,就要人头落地。

    要想改天换地,终须有个强悍之人。哪怕不是雄主,至少也要有强悍的xìng格。就这一点而言,徽宗皇帝不成!哪怕是之后的钦宗皇帝,而今的太子赵桓,也缺乏强悍的一面。至于玉尹自己,更没有考虑过。他本就不是个xìng格强悍之流,甚至说骨子里还带着些后世文青的臭毛病……做事也许可以,做个雄主,实在困难。

    “小乙!”

    就在玉尹站在河堤上呆呆发愣的时候,忽听有人喊他的名字。

    听声音,是个女孩子。

    玉尹一怔,回身顺着那声音看去,却见汴河大街路边停靠着一辆马车。车帘掀起,露出一张俏生生,动人粉靥。

    赵多福!

    玉尹认出那车上唤他的女子,忙快步走下长堤。

    北宋的皇家子弟,时常出皇宫游耍。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皇室子弟多轻车简行,很少前呼后拥的耀武扬威。换句话说,北宋的皇室子弟大都显得非常低调!便是徽宗皇帝为端王时,也极少纵马在开封城内疾驰。这种风尚,也使得开封众多官宦子弟随之效仿。便是那朝中一品大员出门,了不得带十几个随从,就已是隆重。

    赵多福,也就是柔福帝姬坐在车上,前后不过十余名骨朵子相随。

    算算时间,从去岁乔迁新居之后,玉尹便再也没有见过柔福帝姬,倒是和茂德帝姬有过几次接触。

    如今见柔福帝姬,却见如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一般,清丽秀美。

    玉尹上前唱了个肥喏:“小乙见过柔……”

    “小乙,直恁多的礼数,却不把我做朋友吗?

    之前听人说你去了杭州,又何时返回?嘻嘻,你这一去大半年,京城里却是好生冷清。”

    “哦?”

    “自小乙你那部《牡丹亭》唱罢,再无好戏登台。

    你原先那部《梁祝》虽妙,可是被那些无聊人搅得乱七八糟,全无半点意思……我已经看了好多次牡丹亭,有些腻烦了,却不知你而今,可有做过些新曲吗?”

    牡丹亭唱罢,再无杂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