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出发吧 (第一更!求月票!求定阅!)(第1/2页)满江红之崛起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第2章出吧(第一更!求月票!求定阅!)

    夜已经很深了,皇宫前门处的路灯在均匀地闪着柔光,宫门前几名身着近卫陆军军礼服的卫兵荷枪实弹站在那里,个个挺胸抬头,年青的脸庞上一派炯炯有神的模样。

    今天是陛下登基的第一天,但宫门前的近卫陆军的皇家近卫们,还是感觉到入夜之后,皇宫的气氛变得有的异样,今晚在城内外都举行了***的宴会,这是按传统由皇帝陛下的赐宴,每一个人都可以到那里享用丰盛的晚宴与米酒,这或许是这次登基大典花费最多的一部分,几乎占全部开支的一半。

    但皇帝陛下却一反常态,并未在宴会上露面,而卫兵们却看到参谋总长蒋方震,外交大臣梁敦彦、陆军大臣蔡锷、海军大臣叶祖圭、内务大臣袁世凯先后急见陛下,随后陛下的行程生了变化,未来照例出席晚上举行招待各界人士与外国公使领事的宴会。

    此时任何身在南京的官员、士绅以及各国公使、观察家,都能以其特有的***嗅觉,预感到在今天这个大rì子,必定是有什么大事生了,否则,对于任何一位刚刚登基的皇帝而言,他绝不会不参加这种宴会。

    “知道生了什么事吗?”

    在皇宫东侧有一栋西式建筑,这间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便是政务楼,而在一楼的宴会大厅内,乐队演奏着欢快的舞曲,可是去跳舞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都是在勾头交谈着今天的异样,同时猜测着是什么事情令那位新皇放弃参加宴会。

    金壁辉煌的垂式大吊灯悬在宴会大厅的zhōng yāng。身着一身青sè汉式齐胸儒裙的李忆睛,怀着难以言表的急切心情,两眼又仔细地观察着周围神情各异的人们,皇宫近侍的解释是“陛下国事缠身”,所以当然就不能出席宴会了,是什么样的国事呢?

    是尤列那些人吗?

    她把视线投向宋嘉树,他和他的家人都接到了皇帝的邀请,在上海皆知他是兴中会的资助人,他们难道动了什么起义不成?

    不会的,军队和绝大多数国民都是支持他成为皇帝,那还会是什么事情呢?

    她又把视线投向各国公使,在这时她才注意到,公使们已经悄悄的聚成了一小堆里,荷兰驻华公使克罗伯正满面谦卑的像个“交际花”一般的在公使们身边周旋着,他的脸上似乎带着一些焦急之sè,这又是为什么呢?

    难道说是什么外事?

    “叭哒!叭哒!”

    正墙上金钟的计时声打断了李忆晴的思绪和审视。她不由的掀起那美丽的睫毛抬头望了一眼金钟。

    “已经十点了!”

    凭着她的猜测,她预感到到今天一定出了大事,若许会涉及到外国而又与中国有关联的大事。

    就在这时,人群中一个消息慢慢的传开了。

    “荷兰军jǐng在泗水向华侨开枪,死伤数十名侨民,上千人遭到逮捕!”

    听到这个消息,李忆晴的那张俏颜瞬间变得全无血sè,那双充满野xìng的双眸中这预感是正确的。

    在宴会厅中的这个消息传开的时候,在勤政楼三楼会议室内,外交大臣梁敦彦、陆军大臣蔡锷、海军大臣叶祖圭、内务大臣袁世凯以及刚刚接到通知赶来的财务大臣管明棠、宰相张之洞六人端坐在的长条桌两侧,而身为帝国皇帝的陈默然,则坐于座,身着白sè海军军装的陈默然在那静思着,脸sè时青时白。

    一开始,外交大臣梁敦彦急见皇帝,并不是国内出了什么大事,也不是外交上有了什么乱子,而是专为“泗水事件”而来,荷属东印度爪哇岛泗水市华人,纷纷走上街头,举行聚会,升起三sè中华旗,鸣放爆竹,庆祝中华帝国的成立和皇帝的登基。荷兰殖民当局竟派军jǐng武力干涉,开枪打死华侨三人,伤十余人,百余人被捕。

    接着内务大臣袁世凯又来求见,侨务由内务大臣负责,他带来的是事态进一步恶化的报告,愤怒的华人采取闭门罢市的行动以示***,荷兰殖民当局进而出动大批军jǐng强迫开市,又逮捕千余人。

    “帝国初立,岂尚忍如满清,zhèng fǔ放弃责任,漠视侨民,若不为拯救,华民的生命财产将受到更大的威胁,而且……”

    张之洞看着面sè铁青的陛下,明白这会陛下心里在想什么,在登基大典之时,荷兰人这么干无疑等于狠狠的抽了他一个耳光。

    “陛下,荷人以陛下登基之时,竟然杀我侨民,捕我侨民,实是孰可忍孰不可忍!”

    说着,张之洞挺挺胸,此时他依然穿着一身黑sè的汉式大典服。

    “此次外交事件事关国体民命,陛下应下旨请转饬驻荷兰中国公使刘镜人与荷兰zhèng fǔ进行正面交涉,以存国体,而慰侨望。同rì,内务部应致电巴达维亚华人,表示慰问,并告知侨民已尽力向荷使交涉……”

    从进入这间算是举行御前会议的会议室之后,袁世凯便一直观察着陛下的神sè,无才有术,是他人对袁世凯的评价,他绝非科班出身,可却jīng通官场之术,自然善于察颜观sè,瞧着被狠狠抽了一个耳光的陛下,自然明白陛下心中在想什么,他想要去做什么。

    “陛下!”

    袁世凯站起身先鞠躬。

    “没有武力作为后盾的交涉,绝不会为荷国所看重,荷兰本是弱国,军力、国力皆逊于我国,若对此等小国之挑衅不加以强力回击,恐于帝国、陛下声明有损,更何况此为帝国建始交涉第一案,臣请陛下派出舰队驶向泗水护侨!”

    “舰队护侨!”

    不可否认,袁世凯的建议正好说到陈默然的心里,荷兰人给了自己一记响亮的耳光,无论如何都必须要打回去……想着他把视线转向蔡锷、叶祖圭和管明棠,

    若是在平常,这事好办,可眼瞧着另一件事已经进入最后的倒记时,现在***已经转向,相比于那件事,泗水侨案几乎不值一提,若是那一仗成了,国家的威望、自己的威望都必将升至最顶点,到那时携着大胜余威与荷兰交涉泗水侨案,自可不战而屈人之后。

    “像现在这样时刻,如果不果断行以强力交涉,恐怕将于民心有所重创”

    “应先考虑北方事物!”

    “如果我们不去做,那么好不容易鼓起的民心,怕将毁于一旦,这同样不符合民心”

    “难道让我们同时和几个国家打仗吗?”。

    “只需要一个师就行,最多两个师!”

    “可还需要舰队!”

    “反正本来就不准备海上交战!”

    “更何况,如果舰队去了南洋,一切都好解释,到时我们完全可以不去考虑舰队!”

    ……

    想着下午的争论陈默然不高不低地摔出了这样几句:

    “我们必须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中国护侨的决心,同时告诉华侨,中华帝国和满清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听到陛下的话,张之洞这位刚刚册封的帝国宰相,连忙站起身。

    “陛下,这……万一引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