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杨荩诚(第2/3页)1908之钢铁雄心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来。

    而在迫击炮的掩护下,原本被火力点内的马克沁压制的渡河部队也纷纷的涌了上去。

    “**,快,别让他们冲上来。”

    注意到渡河部队涌上来的北洋军官对战壕内的士兵喊道,下面的士兵也纷纷站在台阶上,用已经落后至少一代的汉阳造对涌上来的渡河部队进行shè击(虽然这个时候德国还没有完成对毛瑟g98的换装,依然有相当数量的1888委员会在役…),等到渡河部队靠近的时候甚至用偷学来的手榴弹进行压制。

    不过虽说迫击炮和37毫米步兵炮都将注意力集中到了火力点的身上,但渡河部队依然有着强力的步兵支援武器,那就是麦德森轻机枪。

    麦德森轻机枪,8mm的口径或许还无法和毫米英寸)的马克沁相比,但麦德森轻机枪的标尺shè程却是2000米,而马克沁也不过是2200米而已。再加上如果国社军部队内的麦德森轻机枪使用的并不是原装的装弹量30发的弹匣,而是兵工厂自行设计的100发弹鼓,因此完全可以为渡河部队提供强有力的火力支援。(一战前未知,不过一战后挪威曾订购麦德森机枪,配备的就是25发的弹匣和100发的弹鼓)

    在马克沁机枪只顾着照顾迫击炮的时候,国社军的麦德森轻机枪却对阵地内的北洋军进行着绝对xìng的火力压制。要知道,在国社军内麦德森轻机枪可是配备到班一级的,也就是说,一个步兵团内至少拥有108挺配有100发弹鼓的麦德森轻机枪。

    也就是这么一挺轻机枪,在火力上就至少相当于北洋军的一个排…

    “**,这些家伙真是一群混蛋…”

    在往步枪里填压了5发子弹后,一个北洋军的士兵起身对涌上来的国社军进行shè击。

    这个北洋士兵的枪法到是很好,在100米的距离外依然可以一枪shè中士兵的胸部,不过随后这个士兵就被几发8mm的麦德森枪弹shè中了面门…

    等到北洋士兵被压制的只能在战壕里扔手榴弹的时候,数十名国社军士兵已经跃进了战壕中。在他们的手里,除了已经上好刺刀的毛瑟g98步枪外,剩下的就只有半自动的勃朗宁手枪…

    看到国社军的士兵跃了进来,那些个北洋士兵到是很悍勇,想要用手里的汉阳造进行反抗。

    不过看着冲上来想要拼刺刀的北洋士兵,为首的那个军官却只是双手持着毫米的勃朗宁手枪瞄准了那个士兵的胸部。

    “嘭…”

    仅仅只是一枪,那个160多的北洋士兵就倒飞着摔倒在了地上。

    “快,尽量不要和敌人拼刺刀,可以的话用手枪或步枪解决战斗。”

    虽然国社军并不是没有刺刀训练,而且进行的还很刻苦(一战经常出现刺刀战),但国社军的成立时间毕竟尚短,在这方面还无法和北洋军相比,这也是为什么严光会将库存的手枪全都调过来——————既然刺刀比不过人家,那就比手枪吧,这个可是国社军的强项,至于北洋军的士兵是不是和国社军一样人手一支手枪?那就不在严光的思考范围内了。

    随着军官跃进来的士兵本来也没想和人拼刺刀,在得到命令后更是直接掏出了手枪。

    不过就在这些士兵用手枪击倒了许多敌人时,几枚手榴弹突然被扔了过来。

    “快,卧倒”

    注意到几枚手榴弹飞了过来,最开始用m1911shè击的士兵连忙扑倒在地上,对手榴弹威力很熟悉的国社军士兵也卧倒在地。

    等到几声爆炸响起后,还没等他们爬起来,十余个北洋士兵就已经端着步枪冲了过来。

    “你母亲的”

    摇了摇被炸的有些发晕的脑袋,军官端起手枪对当先的那个北洋士兵开了一枪,直接明中了那个士兵的膝盖。

    膝盖中了一枪,那个北洋士兵哀嚎了一声后就倒在了地上,不过随后的几个北洋士兵却踩着他的身子冲了过来。

    在又用一枪击倒了一个北洋士兵后,军官就不得不扔掉手枪,转而用步枪同敌方拼起了刺刀。

    就在这个军官同敌人拼刺刀的功夫,其他的几个士兵也抛掉了手枪,或是用刺刀,或是用工兵铲同敌人拼斗了起来。

    也就是他们同北洋军贴身近博的功夫,其他几处的渡河部队也都涌入了北洋军的阵地中,一时之间,北洋阵地的右翼到处都是喊杀生,而左翼的援军却因为2个国社步兵团的阻拦,根本就无法抵达右翼进行支援。

    “行了,成功了”

    在看到河对岸升起的几枚信号弹后,朱庆澜和杨山兴奋的大叫了一声。

    根据信号弹表达的意思,渡河部队不但已经攻下了北洋军的外围阵地,而且已经将外围阵地内的北洋士兵清除的差不多,如今正在同想要夺回阵地的北洋援军进行搏斗。

    难掩心中的兴奋,杨山对一旁的朱庆澜道。“子桥兄,计划看来比预期的要顺利很多啊…”

    十分兴奋的朱庆澜也点头道。“是啊,看来可以直接进行下一步计划了…”说着朱庆澜看向了一旁的一名少将军官。“杨师长,接下来的事情就要拜托你了…”

    在杨山和朱庆澜的身后,一个看起来才30多岁的青年军官在听到朱庆澜的话后点点头。

    “两位军长请放心,柏舟一定会完成任务的…”

    说着少将军官大步迈出了指挥部,而在身后,朱庆澜和杨山看向他的目光却有些复杂。

    这个30多岁的青年军官正是曾经的贵州都督,如今第8步兵师的少将师长杨荩诚。

    当年杨荩诚虽然被推为贵州都督,但只因杨荩诚是四川人,对贵州人而言是外省人,虽然因为曾经担任陆军小学的总办,被新军推任为首领,在贵州光复后更被公推为贵州都督。但等到贵州光复后,没有利用价值的他对张百麟等人来说却有些碍眼了,也正因为这样,杨荩诚才会响应北伐,并且亲自带领黔军出黔,没办法,实在是被排挤的不行了,不然的话就算响应北伐,也不可能会是一声都督亲自率队…

    等到后来刘显世篡权,杨荩诚虽然没有像后世那样将黔军自散于乡野,但等到他率黔军回贵州的时候,贵州已经变天了,贵州的都督也不再是他杨荩诚,而是那个一直都在排挤他的张百麟…

    在这种情况下,杨荩诚也只能将黔军交还到张百麟手中,然后带着全部家当和妻儿老小回到老家四川秀山县。

    不过就在杨荩诚准备在老家秀山县庸碌一生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却找到了他…

    “严光…”

    看着眼前这个不过20出头的年轻人,经常阅读蜀报的杨荩诚当然认得他,毕竟在蜀报上经常会出现这个年轻人的照片,顺便还附带一大堆肉麻的奉承词语。

    虽说如此,在看过家乡的变化后,杨荩诚却也认为这么一个外省人担任四川都督是四川之福——————曾经因为外省身份被排挤,杨荩诚到是对这个外省人很有认同感。

    也正因为如此,当严光邀请他参加川军的时候,杨荩诚毫不犹豫的同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