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事当前情境,上你的笔法,上你的人物,上你的故事,上你这个作者……
咳咳,扯远了,实际上,有声有色、有层次、有光影、有远近,能够让读者清清楚楚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人物在做什么事情的场景,叫做画面感。
那么,如何体现小说的画面感呢?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视角、背景;
跟拍电影一样,角度好,人才美,背景和谐,观众才和谐。
这个可以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解释。
在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简单的四句话,二十个字,干干净净,清清明明,大家知道了,现在是冬季,地点是一个山很多,鸟都躲没影儿了,人也全失踪了,哦,人没全失踪,还剩一个……
唯一的一个人,他孤孤单单的,带着一条老船,披着一件旧蓑衣,在那个可能连鱼都死绝了的地方,钓鱼……啊,不对,是钓雪!
为什么他不钓鱼,要钓雪?因为这是孤独啊,因为叔钓的不是鱼,而是寂寞!这是意境啊,这是画面啊,这是美感啊!这个写法够美吧?这个角度够冲击你们的眼球吧?
而如果拍成电影的话,咱们从镜头上来看,首先出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冰天雪地一片白茫茫的悲凉,然后才是镜头拉近,最后主角才出来——那是在冰寒冻雪的江上独自垂钓的——披着蓑衣的……老翁了。
由远及近,由景及人,由大到小,由画面到意境,你不佩服都不,你想忘记都做不到!
这种写法,建议平常不注意场景,只写人物对话或者只知道干巴巴叙述的作者不要忘记试试,这可是能够直接带给读者具体视觉感受的法宝哦!当然,平常注意这个的作者也不要忘记再接再厉,让你的文成为色、香、味俱全的美餐!
二.时间、空间;
继续举例,例如《仙渡》的开头:
——金乌西垂,天际晚霞涂染出大片的绚丽云海。
磅礴逶迤的昆仑山脉在云海中蜿蜒远去,西山脚的古老城池沐浴在这斜阳下,端凝而喧嚣。
这个开头,两句话,告诉了读者,现在是傍晚,地点是昆仑山脚下,我们看到的这座城市很古老,并且外形端庄,内在热闹,简称闷骚。
当然,这类的描述也不宜过多,一两句话刚刚好,再多的话,那会过犹不及,不但不能让读者感觉到美感,反而会让读者头晕脑胀,眼睛发花,觉得很繁琐恨不得直接跳过了。
毕竟我们要说的,是络小说的写法。
在这个高速度,快节奏的络时代,浪费时间是浪费生命啊,而浪费文字,你们懂的……
所以,建议是开篇直接告诉读者,现在的时间是早上还是晚上,空间是山上还是树上,屋里还是屋外,床前还是桌旁,虚无还是具体,然后读者会去脑补这个时间点会发生的事情,例如说,凌晨一点,某单身公寓,两个寂寞的男女……
大家脑内吧!不解释。
三、人物衣饰、表情、声音;
小说离不开写人,而人物塑造离不开表情、声音、服饰等,聪明一点的作者懂得利用各种角度,在不同的场景中,一点点释放出这些信息,而不是一股脑儿把这些东西全都塞给读者。
例如《大丫鬟》中,作者对刘彻出场的描写——先通过窦华的突然离开,然后通过钟姬对女主的暗示(让他们去结识权贵),再到少年出来,旁人对少年的紧张,少年本身说话的语气等几章的描写,慢慢给读者形成印象,告诉大家,这个少年身份不一般,他在万人之上……这时候,算作者没有明说少年是皇帝,大家也都自然明白了。
这样既不显得繁琐,又能产生各种镜头、声音对比的感觉,从而让读者对这个人物的一言一行、内外品性、身份地位产生具体而鲜明的概念。
四、肢体语言;
关于用肢体语言来体现画面感的最直接反应,大家想到的也许是战斗。
其实,人物的一蹙眉一弯唇,一举手一投足,一转身一后退,一昂首一前进,全都是肢体语言。
这东西简称“行为魅力”,复杂点讲,叫做“行为暗示”。
神马?你说这都是四个字,有啥好分简单还是复杂的?这是你不懂了,在很多情况下,魅力都只是直观的HC的反应,而暗示可是高难度的、充满对抗和张力的、需要眉来眼去,你飞眼刀我飞眼剑的东东啊!
好吧,继续举例。例如在《名门喜事》的新婚之夜中,一开始,两人没有直接滚床单,咳咳,和谐……
继续说,在那一个小小的斗室中,红烛摇晃啊,纱帐暧昧啊,床架子的雕工很好啊,喜服很沉重啊,绣工很精致啊,男女主都闷不吭声啊,然后互相眼神试探,动作攻防,硬生生把一处没有硝烟的快乐对手戏,变成了充满张力的强大对抗。
于是读者的感情升华了,读者的视觉被冲击了,读者的银子打赏了……
五、综上所述。
画面感并不等于繁复的文笔、华丽的堆砌,而是恰到好处的信息释放。
这个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永远只有最合适的,尤其相对于文而言,如果你华丽到让读者不知所云,那你算满肚子墨水,最后也都是失败的。
当然,也不能简练到,让读者什么都看不懂,或者觉得枯燥无味。
我们要做的是用最朴实的语言写出最清晰的画面,让每个读者都成为脑补帝!
最后,唠叨一句,看百遍的技巧,不如踏踏实实写一百个字,文的提高,最简单是多写多阅读~
再来讲讲过度,其实过度从来都不是一件难事
在大约两三年前,有些作者会在需要过渡的情节中直接添加“ ==== 我是XX的分割线 ==== ”(XX是形容词),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进行过渡。
当时这样的过渡方式会让人觉得新奇与好玩,可是过了几年后,依旧采取这样的过渡方式会过时了。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在看文的时候,在读者代入进去的时候,在看到一个情节进行到热乎的时候,突然来一个‘我是可的分割线’,那么会顿时囧掉,如同一盆冷水迎面扑来,如梦似幻、风中凌乱……
其实过渡什么的,也没那么复杂,说白了,也是情节的过渡。”
而情节转换什么的,其实也有些小窍门,例如一个三千字的章节中出现两个场景已经足够矣,过多会稍觉混乱了,下面将具体分析过渡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