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可为之时有可为(第1/2页)三国之马腾天下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永嘉先生道:“我给你几个典故。田千秋这人你知道吗?”

    “田千秋?”马腾摇了摇头,问道,“他是我们张掖人吗?”

    永嘉先生笑了笑,:“不是。霍光这个人你知道吗?”

    马腾:“我不认识。”

    永嘉先生:“你肯定不认识。不过有一个人,你一定会知道。”

    “谁?”马腾好奇地问道。

    “霍去病。”永嘉先生。

    马腾:“我知道。他当年刚带兵的时候跟我一般大,后来为朝庭立下了许多功劳,是个大大的英雄。”

    “这个霍光,就是霍去病的亲弟弟。”永嘉先生接着,“霍光是前汉权臣、政治家,麒麟阁十一功臣之,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官至大司马大将军。期间曾主持废立昌邑王。

    今天我们要的,不是这个霍光,而是与他同朝时的丞相田千秋。

    汉昭帝时,田千秋任丞相。每当霍光征求田千秋对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时,田千秋总是对霍光:‘只是希望将军时时处处用心留意,这就是国家的幸运。’田千秋最终不肯有所作为。你可知道这是为什么?”

    马腾摇了摇头。

    永嘉先生:“当时,昭帝年幼,大将军霍光当政,田千秋虽贵为丞相,但实际上每件事都由霍光做决定。

    田千秋难道不懂得政事吗?我想田千秋之所以这样做,大概是如果因为分霍光的权力而表现他自己的才能,会开启朝中争权夺位之风,以至于导致大臣间的猜忌和仇怨。

    这样会有杀身之祸,对国家也没有什么好处。咱们再另一个人。

    此人名叫张安世,是汉宣帝时的大司马车骑将军兼尚书、幕府长史,这些职务都是朝庭的要职。

    当时有人讥讽他不向朝廷荐举贤能之士。张安世则:‘上面有英明的君主,大臣贤与不贤一目了然,我能做到洁身自好就可以了,何须荐举贤能?’

    他之所以这样,是因汉宣帝亲政后,事必躬亲,亲自受理军国大事。

    张安世难道不乐意有荐举贤能之士的美名吗?

    但如果张安世表现得不同寻常,势必会触犯宣帝的忌讳,后果不堪设想。

    作为臣子,为朝庭尽力,应该根据条件和可能,能做的事情当然要尽量去做;不应该做的事情而贸然去做,于国于民于已都是不利的。

    人们常:‘士人君子位居朝廷,应当无所保留地直言进谏,这才是大臣之风。

    如果只是一昧地明哲保身,闭口不谈自己的谋略和意图,隐瞒自己的才干以达到不显山露水的目的,这是避世者之所为,作为人臣是不可以的。’

    唉!臣下固然不可以这样做。然而有的事情,明知不可为而不得不为,不该做而冒然去做,也只不过是自取祸端罢了。

    《易经》‘坤’卦‘****’的爻辞:‘遇事闭口不言,塞耳不闻。如此就没有灾祸,也不会得到赞誉。’

    ‘****’爻的象辞也:‘括囊无咎’,比喻人谨慎就不会有灾害。

    处在霍光和宣帝当政的时代,田千秋和张安世如果不心谨慎,难道没有生命危险吗?你对这些有什么看法?”

    马腾:“先生所的,大概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吧?

    不过如先生所言,如果明知道君王有错,所采取的措施有可能会对国家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难道做臣子的只爱惜名誉或身家性命,而对此不闻不问吗?”

    永嘉先生:“非也。这里有个细节问题,有个技术上的问题。我再给你讲两个故事。

    刘邦登基后,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封次子如意为赵王。

    后来,见刘盈天生懦弱,才华平庸,而次子如意却聪明过人,才学出众,有意废刘盈而立如意。

    刘盈的母亲吕后闻听,非常着急,便遵照开国大臣张良的主意,聘请商山四皓。

    有一天,刘邦与太子一起饮宴,他见太子背后有四位白苍苍的老人。问后才知是商山四皓。

    四皓上前谢罪道:‘我们听太子是个仁人志士,又有孝心,礼贤下士,我们就一齐来作太子的宾客。’

    刘邦知道大家很同情太子,又见太子有四位大贤辅佐,消除了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念头。刘盈后来继位,为汉惠帝。

    就这件事,当时群臣与汉高祖生了很多争辩。

    嫡传和庶出的道理、长幼的先后次序,汉高祖不是不清楚,他为什么执迷不悟而非要坚持自己的意见呢?

    商山四皓,汉高祖平时就知道他们的贤能并很敬重他们。

    因此他们从汉高祖容易理解的问题入手,再涉及他们所要谈的事情,使汉高祖醒悟就易如反掌。

    商山四皓劝谏汉高祖的方式,与周昌、叔孙通比较起来怎么样?

    然而汉高祖为什么没有采纳周昌、叔孙通等人的意见,而听信了商山四皓的劝告?

    主要在于前者只是一昧地批评汉高祖执迷不悟,而后者则是从其容易理解和接受的问题入手进行诱导,如此而已。

    再有一个事例。

    战国时候,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要长安君做人质才愿出兵。

    赵太后疼爱幼子,坚决不允,并严禁群臣再进谏。

    左师触龙求见,太后愠怒接待,但触龙一也不谈人质之事,反而提起自己的脚疾,关心地问起太后的起居,在嘘寒问暖中,两人都为行动不便、食欲欠佳而感叹。

    随后,触龙提起他的幼子,央求太后让他到宫中当一名卫士。

    太后关心地问起他儿子,两人因而议论起‘父母亲谁较疼爱孩子’这个话题。

    触龙认为‘父母爱孩子,必须为孩子做长远的打算’,并举太后当初为什么将女儿远嫁燕国为例,然后顺水推舟地谈起如今太后疼爱幼子长安君。

    虽然给他最好的封地和财宝,但却不让他为赵国立功,这并非真心疼爱儿子的长远打算。

    触龙的这一番话让赵太后有所感悟,于是立即送长安君到齐国当人质,而齐国也很快出兵,解救了赵国。

    因为意见不同,所以才需要服。要想让对方接纳,最好不要站在他的‘对立面’,而应该跟他站在‘同一边’话。强调彼此的共通,可以让对方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见。

    君主也是人。臣下向他的君主进献忠心,一定要从君主容易理解和接受的问题入手,然后君主才有可能采纳臣下的意见。

    人的思想在某些方面执迷不悟,而在某些方面却通情达理。

    他在某些方面执迷不悟,这就表现出很愚昧;他在某些方面很通情达理,这就表现出很明智。

    从他容易理解的问题入手来劝他,就容易取得他的信任。

    自古以来能善于规劝君主的,没有不从国君容易理解的问题入手的。

    因此揭别人过失不留情面并穷追不舍的,大都适得其反;而那些温文、厚重、明智、善辩者,他们的教就容易实行。

    战国时赵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