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伟大元首希特勒(第2/2页)我的元首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与飞机的大批生产给了几十万冶金工人工资与面包。但是,希特勒上任时的六百万失业人员的大多数是在完全正常的民用工业再就业的。一辈子说了不少吹牛的戈林在当时打出了“不要黄油要大炮”的口号。实际上,第三帝国既制造了大炮也制造了黄油以及其他东西。

    2.扩军也有一个重要的外政含义:它意味着废除《凡尔赛和约》的关键部分,即对于英国与法国的政治胜利,意味着欧洲权力格局的剧烈改变。这一点将在另一关联中,在“成功”一章中谈到。这里,我们在谈希特勒的成就,我们只把它当作成就来看。

    3.在这一成就中,还有完全属于希特勒个人的贡献值得一提。在一个具体的在战争中被证实为相当重要的细节问题上,希特勒亲自干涉,亲自确定新国防军的组织,由此决定了它未来的作战方式:“闪电战”,面对军事专家的绝对多数,他决定建立合成的**作战的坦克师团与坦克军团。这种新型陆军阵营在1938年只有德军有,在二战第一、二年中被证实为战场决定性兵种,后来被其他国家军队模仿。它的建立是希特勒个人的功绩,而且是他军事领域最大的成就,比他在战争中的受争议的指挥工作的成就还要大。没有希特勒,将领中看到**坦克兵种的潜力的,以古德里安为代表的少数将领,都不可能战胜保守派的多数,就与英国的弗勒与法国的戴高乐一样,众所周知,他们因传统主义者的反对而失败了。

    如果说,在这些公共舆论几乎不感兴趣的、内部的军事争论中,1939—1941年的战役,特别是1940年的对法战争已经被定局,这种说法并不夸张。希特勒在当时做出了正确的决策,这是一个无人知晓的成就,它先是没有使他有名;恰恰相反,它使他在保守军官们那里特别不受欢迎。但它后来在他1940年对法国的军事胜利中获得了收获,对法国的胜利一时使他最后一批坚定不移的德国反对者都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但在此以前,在1938年,希特勒已经取得了1933年还给他投反对票的多数的大部分人的支持,这或许是他的最大成绩。这一成绩,使得今天幸存的老年人感到羞愧,对于后来出生的年轻人来说,不能理解。今天,老年人容易说“当时我们怎么能……?”,年轻人很容易会问:“当年你们怎么能……?”(资料,伟大的元首的成就不是我这等写手可以捏造的。)

    伟大的元首的各种成就无与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