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第二百二十六章 yīn谋
一天之后,长安城市井之中,流言纷飞,蜚语四溢。{ }
一说有人假冒天使、假传圣旨被镇西将军府亲卫抓捕了。
一说狡免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当今圣上受jiān佞所惑,要剥夺抗击鲜卑、灭黄巾的大英雄,“军神”、武侯、镇西将军皇甫剑的兵权,要对镇西军不利。
两种说法全都是有凭有据,传得更是绘声绘sè,由不得你不信。
流言一旦传播起来,就像瘟疫一样,想挡也挡不住。
开始还只是在长安周边传播,几天之后,便传遍了整个镇西军控制区。又是几天,传到了中原,传遍了大江南北,大河上下。
十几天后,这些流言蜚语漫延到了大汉都城邺城,成了邺城百姓、达官贵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最津津乐道的话题。
流言背后,是yīn谋,也是阳谋更能造成庞大的舆论压力,反映出民众心声。
现在整个大汉不论是王公贵族还是一般的贫寒百姓,都知道圣上都对镇西将军皇甫剑不利,要剥夺皇甫将军的兵权。将本来一件yīn谋,只能在暗地里进行的事,摆到了光天化rì之下,引起天下万民对大汉权贵的愤慨,对镇西军的同情、支持。
谁不知道镇西将军皇甫剑抗击鲜卑,平息黄巾,是柱国之臣,兴国之将
尤其那些寒门士子、商贾、百姓,皇甫剑在他们心中就是希望。
邺城,汉灵帝寝宫,中常侍张让、赵忠等人在黄巾起义平息之后,又成了汉帝刘宏身边的红人。自从逃出洛阳之后,汉灵帝就一直风寒未愈,本来羸弱的身子骨,更是被病魔掏空。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寝宫之中,听着张让唱的曲儿,赵忠讲的故事。
久不理朝政的汉灵帝,当然也就会大权旁落了。
现在朝中大权全掌握在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以刘焉为首的刘汉宗亲,以袁隗为首的关东士族手中。在这些人眼里,势力强大的镇西军无疑是根突刺,让他们寝食难安,必须拔去。
“阿父,还是你对朕真心啊?”
汉灵帝的寝宫里,炭火烧得通红,暖融融的,汉灵帝躺在软榻上,身上盖着厚厚的被子,还感到了股寒意。他一边闭目养神,一边对侍候在侧的张让,有气无力地说道。
“奴才能侍候陛下,是奴才的荣幸。”张面一付献媚的样子,恭恭敬敬地答道。
“你这个奴才,就会哄朕开心……”汉灵帝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说道。
“陛下,奴才在外面听到一些传闻,不知当讲不当讲?”张让摸了摸白晰无须的脸,一双细眉小眼眨巴之下,贴近汉灵帝,轻声说道。
“有什么新鲜事儿,说与朕听听。”
汉灵帝一听有新鲜事儿,来了一些jīng神,想都不想地答道。
“现在外面都在盛传,陛下都剥夺镇西将军的兵权,还说镇西将军皇甫剑将陛下派去的钦差给扣住了,奴才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张让小心翼翼地说道。
“什么,皇甫剑还真是大胆妄为啊居然连朕派去的人也敢扣留,反了,反了……”刘宏本就有些苍白的脸,涌上了一丝cháo红,双眼之中满含愤怒,大声地叫道。
“陛下真的要剥夺皇甫将军的兵权?”张让听了,大吃一惊,这么大的事,他这个皇帝身边的红人,却不知道。
“朕就是要夺了他的兵权,现在镇西军太强大了,强大到朕没有一点把握控制他。”刘宏深吸了几口气,喘息稍定,缓缓说道。
“皇甫将军现在就是头出了笼的老虎,陛下要在这个时候剥夺他的兵权,就是要逼他造反。请问陛下,镇西军如果反了,谁能挡得住?”张让yīn森森地说道。
“更何况镇西将军对陛下是忠心耿耿,决无二心。抗击鲜卑,灭黄巾乱军,那一战不是镇西军。要不是镇西将军皇甫剑,陛下的大汉将山还不知道成什么样子?黄巾军说不定都攻破邺城了,哪里还有什么大汉江山,陛下为何要急于对付自己的肱骨之臣呢?”
张让一字一句,重重地击打着汉灵帝脆弱的心灵。
“这……朕当时没有想这么多。”汉灵帝一听,面sè更加难看,仿佛看到皇甫剑手中的长枪刺向了自己咽喉,有种呼吸不过来的感觉。
他本来就是个没有主见的人,听风就是雨,又好大喜功。现在一听张让的话,又觉满是道理,一时不知所措。
“阿父,朕都是听信了何进、刘焉、袁隗的馋言,才想着剥夺皇甫将军的兵权。朕不也是想掌握皇甫将军手中的兵权吗,你也知道没有兵权的朕,说出去的话有谁会听?”
“朕知道自己快不行了,本想夺过皇甫将军手中的兵权,然后扶持协儿继位。可没想到成了现在这个样子,阿父你快帮朕想想办法吧。”
刘宏越想越怕,越说越可怜。贪婪不是错,可以贪婪的对象不对,就是他的错了。
“陛下好糊涂啊,你这是中了何进、刘焉、袁隗等人的借刀杀人之计。何进、刘焉、袁隗现在大权在握,早就想立大皇子辩为太子,所惧者,皇甫将军亦所以他们想出了这招借刀杀手之计,让皇甫将军对陛下心生不满。没有皇甫将军支持陛下,陛下又如何能立皇子协为太子,一继大统啊”张让痛心疾首,连声长叹,大声说道。
“阿父,你就替朕想想法子吗?”汉灵帝听后,后悔不已,连声催促张让。
“将计就计,两虎相争,陛下从中取利”张让想了想,yīn恻恻地说道。
然后张让又在汉灵帝身边耳边了一阵,汉灵帝听后,大喜。
当晚就有几个小黄门,带着灵帝亲笔诏书,偷偷地出了邺城,向长安而去。
中平元年(184年)就在汉灵帝惴惴不安中过去,中平二年(185年)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新年伊始,长安城到处都是浓浓的节rì气氛,充塞着祥和气息。不管蜚语流长,长安城的老百姓始终相信,他们心中的神,镇西将军皇甫剑都会平安无事,一帆风顺,他们的rì子也会越过越红火。
邺城,也在一片喜气洋洋之中迎来了新年。
大将军何进府邸,天sè刚亮,就开始热闹了起来。到贺的官吏、来访的权臣络绎不绝,马车都排成了一条长龙,直到夜深方止。
送走了最后一批贺客,何府终于安静了下来。
何进的书房里,红烛高照,炉火烧得正旺,空气中飘荡着一股淡淡地焦臭味。大将军何进坐在几案前的软榻上,眉头轻皱,不知道在想着什么心事。
“嘎吱”一阵轻响,何进的书房门被人从外打开,一条全身黑衣的夜行人闪了进来。
“谁?”何进看着向他走近的陌生人,大吃一惊,慌忙抓起案边宝剑,低声喝道。
“大将军别怕,我对大将军没有一点恶意。此次前来,只是要帮将军除去一个强敌而已。”黑夜人淡寞地看着何进,冷冰冰地说道。
“敢问英雄高姓大名?”何进毕竟也见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