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会猎关中(第1/2页)三国之寒门天下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第六十九章  会猎关中

    眼看荆州将有灭顶之灾,刘表在数rì内,从一个能够改变天下格局的变数存在,眨眼间到了任人宰割的地步。

    他从主动变为被动,把命运的主宰权拱手送给了他的敌人。

    他主动攻伐袁绍,可以结好郭嘉,益州与荆州会将相安无事的关系保持下去。

    他主动攻伐郭嘉,可向袁绍邀功,只要刘表有决心攻入成都,郭嘉在关中所有战略部署都将功亏一篑,当袁绍坐拥半壁江山后,刘表与袁绍一南一北,天下重归一统就指rì可待。

    只可惜刘表既想要dú lì,又想要自保,而他自保的策略,又是最下乘甚至可以用作茧自缚来形容。

    他现在,只能被动地等待关中会战的结果,郭嘉胜,荆州的危局将自动解除,郭嘉败,那荆州外虎视眈眈的周泰只能算是先锋。

    蒯良说荆州的命运已经不是刘表能够掌控,这是大实话。

    就算刘表采纳北伐的策略,也只是提高了郭嘉在关中取胜的几率,却不代表郭嘉必胜无疑,尤其是如今外人眼中的郭嘉主动放弃函谷关,显然是一副要从关中撤军的姿态。

    如果函谷关被刘表趁虚拿下,袁绍也不可能坐以待毙,他可以求援,只要他支撑到河北的援军到来,刘表攻占函谷关反而会被袁绍前后夹击。

    函谷关虽是扼守关中咽喉要道,却不代表从关中往关东就没别的道路可行。

    只不过需要翻山越岭,趟过凶险的河流。

    这种地理形势,可以用具体的实例对比,如同诸葛亮北伐,大军走故道或出祁山都行,子午道能走,却太凶险,魏延向诸葛亮要兵马,只能要一万jing锐,太多反而不利行军,路上折损也会很惨重,换言之,子午道这种险道,几千人能走,但是几万人就走不通。

    邓艾灭蜀,取道yin平,他有数万军队,却只能带着数千人翻山越岭最终出人意料的兵临成都。

    所以,函谷关若失,袁绍不是死路一条,他可以派千人绕道回河北求援,而他的大军只能等待援军才行,消息,是能够送出去的。

    蒯越的计策中根本没有与周泰决战的建议,不是不行,而是变化太多,如今太平军气焰高涨,而荆州军士气低落,哪怕一命换一命,荆州也换不起。

    在黄祖被斩,荆州五万大军葬送四万后,荆州就反主为客,听凭宰割。

    诸侯立足,兵马实力是根基。

    上策北伐,十分凶险。

    刘表思来想去,最终没有采纳北伐的建议,他不敢与袁绍对立,袁绍打进关中损兵十万,可他加上河北的兵马,仍旧拥兵三十万

    郭嘉放弃函谷关后,显然是要撤退。

    刘表不敢把身家xìng命压在郭嘉的头上,如果他要赌郭嘉会赢,他反倒宁愿出城与周泰决战。

    上中下三策,刘表采纳了中策与下策,一边派人去向周泰求和,一边派人去南阳宛城找张绣求援。

    这样的抉择,蒯良和蒯越是满腹苦涩无处宣泄。

    一边求和,一边又求援。

    如果周泰和张绣得知,刘表岂不是两边不讨好?

    你要求和,又何必去求援?

    你要求援,又干嘛去求和?

    刘表的初衷或许真是自保,可他的做法,在旁人眼中就好像时刻打算突施冷箭一般。

    好比周泰若撤军,张绣却来了,是不是打算杀周泰个措手不及?

    张绣若来援助,刘表却和周泰言和了,会不会是两家设局等张绣自投罗网呢?

    反正刘表的做法既欠缺诚意,又呈现出一种他在玩yin谋诡计的态势。

    蒯越蒯良兄弟俩,十分不想承认,但又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

    刘表,老了。

    命令周泰杀入荆州,是郭嘉给自己留下的一条退路,一条应对关中失利后的战略路线。

    究竟取不取荆州,取决关中大战的结局。

    chun天出兵,决战在夏初。

    鞠义率军与袁绍汇合后,袁绍在潼关休养十rì,十万雄兵在他亲自率领下走出潼关,向西而去,直bi三辅,攻克长安后,席卷关中也就不在话下。

    三军用命,前后有序。

    前中后三军,前军是开路先锋,由颜良率领。

    中军是主力部队,由袁绍亲自统领。

    后军是策应与押运粮草补给,由张颌率领。

    虽然张颌打了胜仗,攻克了函谷关,但因为文丑的意外亡故,袁绍嘴上不说,内心却对张颌有了些许怨气,或许袁绍认为张颌哪怕不劝住文丑,也至少应该接应文丑,在文丑中伏后能够保住文丑的命。

    后军部队让张颌来率领,实在是大材小用,这样的后勤部队,哪怕是袁绍没有小将可用,他麾下的谋士都可以胜任,袁绍的官职是大将军,他可以有军司马,恰好也正是重文轻武的谋士们时常担任的官职。

    曹cào只剩下了三千的残兵,仍旧由夏侯兄弟统领,袁绍要席卷关中,也把曹cào带在了身边,不指望曹cào出工出力,但要确保曹cào不会暗中作梗。

    离开潼关,曹cào只带着夏侯兄弟,荀攸和程昱都留在了潼关。

    回首遥望潼关渐渐远去,曹cào与袁绍骑马并行,他心中的不安越来越重。

    数rì前,荀彧发来急报,劝曹cào尽快返回许都。

    原因有二,天子曾数次询问荀彧关于民间盛传募兵事宜,显然天子也开始心思活泛,曹cào不在许昌,是没有人镇得住天子。

    让荀彧更担忧的是曹cào随袁绍攻伐关中,福祸难料,而荀彧笃定地认为曹cào此行大凶

    散布谣言可以算是郭嘉玩的阳谋,明知是郭嘉幕后主使,曹cào和袁绍只能被设计,没办法,人言可畏,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明知关中凶险,有一场决战近在眼前,曹cào是不会惧怕,但从本质而言,这不是他的战争,尽管对他有利。

    如今,他好奇于郭嘉会用怎样的战术击败袁绍。

    郭嘉只有五万余兵马,而袁绍有十万

    没有地利的郭嘉,硬拼的后果,极有可能是袁绍险胜惨胜,这不要紧,只要袁绍胜了,关中就是袁绍的

    曹cào理智上驱使他离开,可袁绍不会放他离去,情感上,曹cào想要留下来,他不想错过这一场注定载入史册的大战

    袁绍骑在马上面无表情,他见到曹cào出神,漠然道:“难道孟德怕了?郭嘉昨rì送来的战表,孟德应该也得知了吧。”

    曹cào见袁绍表情淡淡,实际上袁绍心中已经怒火中烧,这一点,曹cào十分肯定。

    昨rì,郭嘉派人送来一份战表

    “大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