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道不相同(第1/2页)三国之寒门天下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第九十一章道不相同

    “多谢道长数rì来的款待,若他rì有缘道长前往中原,我必扫榻相迎。”

    天师宫外,荀彧向左慈话别,他与左慈也是旧识,而且从心底对方外之人极为敬重,左慈显『『露』』出的本领显然不是招摇撞骗的假道士,的确有那么一些让人惊叹叫绝的本事。

    左慈歉然还礼,目送荀彧转身。

    “子勑你先陪文若下去,我有几句话与左道长说。”

    郭嘉先让秦宓离去,荀彧也不多问,他是客人,自觉地沿着阶梯下山。

    迈步也朝山下走,郭嘉走得慢,渐渐与荀彧秦宓拉开了距离,阶梯两旁的近卫军也护着郭嘉缓缓下山。

    “小太公,有什么话要跟老道说?”

    左慈陪着郭嘉也朝山下走。

    俯视荀彧愈遥远的背影,郭嘉话音轻淡地问道:“左老道,你看文若的命,是否与当年有变?”

    左慈不止一次说过,郭嘉能够改变身边人的命运,戏志才如此,于吉来投奔也如此,哪怕是乔家姐妹等人,在他身边的人,似乎命运的道路都与出生本应注定的方向有了偏差,而往往这个结局都是向着更好的地步展。

    左慈与于吉即便算破天命,能够看穿郭嘉命数无常,却也永远不会知道郭嘉埋藏在心底的秘密。

    他的横空出世,不,应该说是颠覆历史,蝴蝶效应改变周边人物的命运是最根本原因。

    如果没有他,典韦或许命不久矣,戏志才也恐怕早已魂归九泉,大乔数年后将会成为寡『『妇』』,貂蝉,蔡琰,高顺……

    郭嘉就像是一个漩涡,将周围的人全部席卷进去,是命运的一个漏『洞』,是一个常理难以『洞』悉的存在。

    左慈朝荀彧远去的背影遥遥望去,微微摇头道:“荀令君之命,一如当年。”

    郭嘉停下了脚步,眼神极为复杂地俯视而去。

    历史上荀彧活到了五十岁,这个岁数在平均寿命短的年代里,绝对算不上短命,勉勉强强称得上长寿。

    但是郭嘉关心的不是荀彧活了多久,而是荀彧怎么死的

    如果是寿终正寝,郭嘉会为他感到高兴。

    但是,如果是死于非命,那么郭嘉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能杀荀彧的,天下只有一人。

    荀彧的伯乐,荀彧效忠一生的主公:曹『『cāo』』。

    假如荀彧的命,还是历史注定的命运,郭嘉一想到这,心『『乱』』如麻。

    他从不相信巧合。

    曹『『cāo』』官渡之战打赢了,坐拥半壁江山,挥军南下虽在赤壁惨败,但折损的基本上都是荆州降军,不但实力还在,并且仍旧扩张了属地,拿下了荆州北部一片不小的土地。

    那个时候的曹『『cāo』』,绝对不是今天的曹『『cāo』』,更不是孤身刺董时候的曹『『cāo』』。

    人的野心绝不可能与生俱来,一无所有的人有野心也只是小人物的好高骛远,而逐步向着权力巅峰攀爬的人则会渐渐滋生野心,历史无数次证明了一件事:权力是野心的摇篮。

    十年前的曹『『cāo』』不会想到他能有今天挟天子令诸侯的地位,十年后的曹『『cāo』』也绝对想不到他会面对锦绣江山唾手可得的形势。

    在权力与实力逐渐高涨的时候,曹『『cāo』』需要更高的地位,需要开创更盛大的家业,当曹『『cāo』』已经是丞相凌驾百官之上又手握兵马大权,他还想更进一步,还能怎样呢?

    什么样的爵位能满足曹『『cāo』』?

    不管怎样,曹『『cāo』』军政大权集于一身,他已然位极人臣

    再进一步,就是大逆不道。

    荀彧拥汉,便不能坐视曹『『cāo』』迈出那一步

    昔rì的“吾之子房”站在了曹『『cāo』』的对立面,同时曹『『cāo』』用庶族压制士族的做法令士族接二连三地反抗他,他要压制士族,要继续把权力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

    荀彧死了,也许历史没有『交』代清楚究竟是不是曹『『cāo』』挥下屠刀,可荀彧的死,对士族是重创,也扫清了曹『『cāo』』更进一步的障碍。

    就在荀彧死后次年。

    曹『『cāo』』封魏公,终于成为了与王莽相提并论的“『『cāo』』莽”。

    如果荀彧的下场和历史上一样,现在的郭嘉能怎么做?

    语重心长地劝告荀彧吗?

    没有生的事情,而且是十几年后的事情,郭嘉怎么开口?

    即便开口,如何看,都显然是郭嘉居心叵测,现在的荀彧,是曹『『cāo』』最为器重信任的人,曹『『cāo』』在外人看是挟天子令诸侯,在荀彧等忠臣眼中则是奉天子令不臣,曹『『cāo』』是忠勇无畏的代表。

    没有打赢官渡之战前,曹『『cāo』』必须要夹起尾巴做人,击败袁绍后,曹『『cāo』』就有了底气耀武扬威。

    郭嘉想劝荀彧离开曹『『cāo』』,根本不可能。

    冒着与曹『『cāo』』翻脸甚至开战的风险将荀彧留在益州吗?

    这的确可行,至少确保了荀彧不会死在曹『『cāo』』的手上。

    但是这样的结局对荀彧没有任何区别,侩子手却变成了郭嘉。

    失去了理想,失去了奋斗目标,荀彧会生不如死,甚至比怀才不遇还要愤慨。

    有一种人,是为了理想而活。

    郭嘉不敢说自己是,但他会朝着理想去奋斗,而荀彧一生,都在追逐着梦想。

    如果郭嘉强迫荀彧留在益州,他这是在践踏荀彧的尊严与理想,他们的友情将『『荡』』然无存,荀彧或许会活很久,但只会是一具行尸走『肉』。

    好死不如赖活着始终是小人物狭隘的想法,郭嘉就有过隐匿山林终老一生的想法,他也承认自己有很多小人物的想法,可荀彧却绝不是一个小人物,他定然有着舍生取义的刚烈执念,因此,他在曹『『cāo』』封魏公前一年死了,不管是他杀还是病故,荀彧那时,必定已经心灰意冷,对于一个有着梦想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梦碎的打击更加沉重。

    “唉……”

    郭嘉出了一声让左慈始终猜不透的长叹。

    他不想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

    他和荀彧,是真的道不同啊。

    有时候能预知未来的事情也是沉重的心理负担。

    外人眼中整天笑呵呵的郭嘉也有很多心事,荀彧便是一件。

    阻止曹『『cāo』』杀荀彧,或者说遏制曹『『cāo』』的野心,对郭嘉而言,不是一个解不开的难题。

    只要阻止曹『『cāo』』侵吞河北,打压曹『『cāo』』的强盛,曹『『cāo』』纵然还有野心,却也不敢真的给自己封公封王,曹『『cāo』』是聪明的枭雄,在没有实力之前,他是不会树敌天下,更不会自己把天子这面旗号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