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走投无路(第1/2页)三国之寒门天下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第二十七章走投无路

    时至建安七年chūn天,距离官渡之战已经过去两年,袁绍死了之后河北与中原再无交锋,关东与关西都呈现出了一派诡异的平静形势。

    风头最盛的两位枭雄,郭嘉与曹cāo,似乎都在这个时刻停下了扩张的步伐。

    许昌曹府

    宽大敞亮的书房中,曹cāo正手把手教导一个男孩写字,相貌粗鄙的曹cāo面露慈爱笑容,扶着那男孩的手落笔写字的一笔一划都极为认真,口中叮嘱着那孩子如何注重书法的jīng妙之处。

    “冲儿,记得了吗?”

    曹cāo松开他的手,慈父的形象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个孩子,叫曹冲,是环夫人所生,曹cāo虽没有正式对外人宣布,但在曹冲开始懂事后,曹cāo已经在心里有了让曹冲成为接班人的打算,或许以曹冲如今才六七岁的年纪来讲,曹cāo有可能会看走眼,但面对骨肉子孙,有时不需要长期观察,有时一眼就能瞧出是否符合心意。

    如果曹cāo不是乱世jiān雄,至少也是个盛名在身的大文豪,只可惜他的形象让他当个风流才子未免寒碜了些。

    他教导自己的孩子,不论是哪个领域,都是绰绰有余。

    曹冲谨记曹cāo所教导的书法要领,自己开始练习,曹cāo在一旁越看曹冲就越有一股喜悦之情从心底萌。

    书房外传来脚步声,曹cāo对周围环境的响动一向很敏感,他抬头望去,恰好见到荀攸抬步跨入房中。

    荀攸给他行了礼,曹冲这时也抬起头,搁下手中笔杆,恭恭敬敬给荀攸问候一声。

    曹cāo从书桌一旁挪步来到荀攸面前,二人在堂中主客席位坐下,是曹cāo派人去叫的荀攸,所以他便开门见山。

    “河北那两兄弟如今怎样了?”

    荀攸面sè平静,轻声道:“一如既往,互为犄角。”

    曹cāo的脸yīn沉了几分。

    yù擒故纵想要让袁氏兄弟内斗不休,这个策略没错,可效果在这个时候看起来很一般。

    袁绍已经死了半年,可袁氏兄弟仍然没有分裂的迹象,这让曹cāo心中不悦。

    “西北的形势,你已经了解了吧?”

    荀攸点点头。

    西北闹饥荒,韩遂与马向郭嘉借粮的事情曹cāo虽然得知较晚,但他一眼洞穿了郭嘉的谋划。

    “如我所料不差,今年西北将有巨变,韩马两家恐被郭嘉覆灭。”

    曹cāo神情变得凝重。

    郭嘉如果解决了西北的后顾之忧,那么出关东进对他而言,南北两面几乎都不存在内部隐患,曹cāo即便想要故技重施让郭嘉内部出问题,却也无从下手,就连个挑拨离间的对象都找不出,而他现在能做的文章无非就是在北面,南面刘表不可能去挑衅郭嘉,尤其是在郭嘉平定了益州南部势力版图再一次扩张之后。

    在这样的背景下,曹cāo需要尽快吞并北方,否则等郭嘉一统关西之后,河北还是不是他的嘴边肉,就很难预料了。

    荀攸沉思半晌后向曹cāo建言道:“不如主公率军去攻黎阳,营造强攻之势僵持些rì子后撤军,再看一看袁氏兄弟作何反应。”

    攻黎阳,就是打袁谭。

    曹cāo斟酌片刻,想通了荀攸献策的理由和目的。

    袁氏兄弟在防范曹cāo,那么曹cāo一直不打河北,袁氏兄弟即便想要斩除对方,却也忌惮曹cāo来坐收渔利。

    曹cāo一rì不打,他们就一rì防范下去。

    荀攸的计策就是让曹cāo主动去为这两兄弟卸下心理包袱。

    依曹cāo现在的兵力与粮草,他不可能将河北直接吞下,攻打黎阳是虚张声势,打给这两兄弟看,而后撤军便是一个信号,是曹cāo久攻不下三军疲敝无力再战的信号,这样的话,袁氏兄弟心里头等大敌曹cāo的威胁会降低不少,外部威胁降低,那么就是内部矛盾爆的时候。

    “此计甚妙,不过我还想做个修改,我攻不下黎阳,而后撤军向南,佯攻荆州!”

    曹cāo咧嘴大笑,荀攸浅笑不语。

    眼角余光瞧见正在心无旁骛练字的曹冲,曹cāo收起笑意怔怔出神。

    荀攸起身告辞,曹cāo回过神来与荀攸一同出门。

    走在府中庭院过道上,荀攸本不是一个多嘴的人,但是看到曹cāo这幅心事重重的样子,也忍不住多口问了一句。

    “主公有何心事?”

    曹cāo不答反问。

    “我命人去请司马家的仲达,去的人回来了吗?”

    荀攸赶紧说道:“此事下官疏忽,昨rì就已回复,不过,那个司马懿称病不就。”

    曹cāo嘴角泛起冷笑,仰天望去,淡淡道:“年轻气盛,不识时务。”

    若以士族而论,司马家可谓称得上在大汉建国前后便已立足中原,他们的祖先是在楚汉相争之时便已有王爵,大汉四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司马家出过不少位高权重的高官,但在士族结党营私形成庞大政治集团,门阀势力的东汉末年,司马家比不上在这个时期走上巅峰的袁家四世三公,而在朝纲**帝王昏庸的汉末,司马家没有趁势而起,反倒是朝着有些没落的趋势在展。

    帮助司马家止住这个趋势的人,是曹cāo。

    在曹cāo治下,不管是荀家还是太傅杨彪或是钟家等等有名的士族,论底蕴与历史,都比不上司马家。

    司马家与曹家的渊源,或者说与曹cāo本人的直接关系非常重要,曹cāo早年仕途坎坷,几经沉浮,外放内调,升迁遭贬等等,在这个时期,曹cāo看透了汉室朝廷的风气,同时也尝遍人情冷暖,在这个时候,司马家帮过曹cāo,曹cāo能够出任洛阳城尉就是司马家的司马防举荐!

    司马防的儿子司马朗现在在曹cāo手下当官,司马家也重新走上正轨,并没有湮没在天下大乱的惊涛骇浪中,而现在,曹cāo亲自命人去请司马防另一个儿子司马懿出山。

    司马懿如今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本人才名不小,曹cāo能听到他的名字,不是来源民间,而是荀彧举荐。

    别人举荐的人或许有提拔羽翼的嫌疑,但荀彧从不轻易在曹cāo面前举荐人才,但凡他开口,那么此人必定有过人之才,曹cāo肯定重视。

    只是没想到司马懿竟然拒绝了曹cāo。

    官渡之战虽然曹cāo击败了袁绍,可从一开始便对曹cāo有偏见的文人墨客仍旧对曹cāo口诛笔伐,袁绍即便死了,也好似为国赴难慷慨就义,曹cāo反倒是坐实了国贼的名头。

    平情而论,很多名士不愿为郭嘉效力,与不愿为曹cāo效力的理由都是一样的。

    撇开那些迂腐的儒生一家之言,很多聪明人都瞧得出来郭嘉与曹cāo的野心,他们名为汉臣,实为汉贼。

    既然有野心,那么就是在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