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朱达和向伯都是连连点头,他们对秦秀才的身份当然好奇,虽说知道这位是升平盐栈的头几号人物,也知道这些规矩都是他建立的,可来龙去脉和很多细节都是不知,而且这些事怎么都是私盐组织的机密,询问打听可不怎么方便。
不过朱达也是奇怪,秦秀才一个读书人做出这么大的局面来,从“于三哥”和其他人身上也能看出服气,按说应该是个有城府心计的角色,怎么如此口无遮拦,这个性格恐怕是要坏事。
当对方开始讲述的时候,朱达就摒除杂念,认真听讲,唯恐漏掉什么,能有人愿意分享他的经历和人生,这是何等宝贵的机会,通过这些,肯定可以对这个世界有更深更全面的了解和理解。
秦川也是卫所军户出身,当然,在大同边镇绝大多数的百姓都是军户,在大明开国那几十年,军户只有习武从军这一条路,如今军户和普通百姓也没什么区别了,没办法的去种田,想要博一下的则是习武从军,而家道殷实的则是供养孩子读书科举,不过这都只是说百户以下的军户阶层,千户和指挥那等则是另外一种情形。
秦秀才就是家道殷实的那种,他曾祖父是大同左卫的千户,祖父是次子,想办法承了个百户,因为有父辈照应积攒下来了一份家业,开始供养自己的两个儿子读书,老大没有读出来,继承了百户身份,秦川的父亲在四十多岁的时候中了个秀才。
“哪怕是一家人的事,也要讲个公平,不然就惹出是非了”
说到这里,秦秀才颇为慨叹,看起来他有很多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