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钱、船、人(第2/3页)仕官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我们隔壁就是J省最大的废物危险品处置中心,只要再找一处垃圾深埋场和建一个油泥储蓄池,那环保问题将迎刃而解。”

    “拆船,尤其是拆大船,光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吴总工程师想了想之后,若有所思地说道:“首先是船的问题,印度之所以走在我们的前面,那是因为他们与英国有着深厚渊源,不管造船厂还是拆船厂的老板都说英语,与英国有多方面的联系,可以从英国废船经纪处买船,中间环节少,比我们占优势。

    同时,他们也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贫富差距比我们还大,工人没有任何安全保障,雇主也不负担生活、住宿,更没什么劳动保障,人力成本要比我们低得多。”

    不愧是留过洋的老专家!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虽然之前对此没有进行过研究,竟然一下子说到了点子上。这让田文建佩服的五体投地,连忙点头说道:“是啊,跟他们相比,我们的确没什么优势。甚至在买船价格上,他们都比我国开价高得多。”

    “现在是什么价?”吴总工掏出笔记本,异常严肃地问道。

    “印度420—450美元每轻吨、孟加拉是410—430美元每轻吨,我们去年的购船价格大概在320—360美元每轻吨。当然,这只是拆船协会统计的平均价,毕竟废船交易一般由隐伏买主私下放盘,对旧船的买卖成功价和交易条件都予以保密。”

    田文建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这里面门道很多,有根据国际惯例的上市交易,有不上市交易、有公开拍售出售、有公开招公开出卖出。现阶段我们只能从最外围入手,先联系荷兰P&O、德国汉堡秀、美国雪弗龙、美孚、英国BP、挪威伯爵等大航运公司,参加一些国际上的公开拍卖,等积累到足够的废船交易经验后,再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吴总工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计算了一番,突然说道:“按印度的价格计算,国际废船交易价格基本上达到了废钢价格的1.5倍,如果不把船用设备都利用起来,那这个利润就微乎其微了。”

    “恩,所以我们才要尽可能地低价购船。”

    田文建话锋一转,满面笑容地继续说道:“印度有印度的优势,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由于采用液化石油气切割,他们的切割成本大概是我们的3倍;电力的价格更高,最起码是我们的四倍。

    另外专业机械方面我们也占优势,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效率要比他们高。拆一艘同样的船,他们需要一个半月,而我们只需要一个月,那这个人力成本就能一下子降下来。可以说就总体而言,我们还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田文建刚刚说完,陆厂长接过话茬,若有所思地说道:“利润肯定是有的,就是多与少的问题。对我们来说,既然想上这个项目,就必须解决‘钱、船、人’这三个问题。没有钱,买不着船;有了钱,到哪儿去买船;船买回来了,让谁去拆船。”

    到底是当过厂长的人,一下子就说到点子上去了。早有准备的田文建,立即笑道:“资金的确是个问题,除了向银行融资外,似乎没有其他更好的渠道,毕竟购船款不是一个小数字。很显然,银行我们是指望不上了。

    但龙江除了几大国有银行外,还有一家农村合作信用联社。而且他们还是一家有读力SWIFT系统代码的一级法人单位,完全可以给我们开信用证。”

    尽管吴总工对金融不是很了解,但还是忍不住地问道:“信用证不就是钱嘛,你没钱人家凭什么给你开?”

    “信用社不比那些银行,跟我们一样都是后娘养的。所以在为企业服务这一块,他们的政策比较灵活。我打听过了,他们刚推出一种叫进口押汇的服务。也就是当我们收到国外银行寄来信用证项下进口单据,需要对外付汇的时候,如果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或资金未能及时到账,就可以用进口的废轮作质押,向他们申请办理进口押汇,获得资金融通,及时对外付汇赎单,以获得进口废轮尽快拆解和销售的宝贵时间。”

    田文建顿了顿之后,不无得意地继续说道:“拆船不比造船,对我们来说一个月的时间足够了。再说他们也不是傻子,哪能不明白其中的利润。更何况他们还是地方金融机构,理应支持地方企业的发展。我们真要是干起来,那不但能上交大笔利税,还能提供几千个就业机会,市里和区里肯定会支持,肯定会帮我们去做他们工作的。”

    一直保持沉默的乐老书记点了点头,满意地说道:“这个办法不错,我看行。”

    乐老书记开这个口,就意味着老干部们的思想做通了,已经默认了造船厂变拆船厂这个现实,田文建一阵的狂喜,接着说道:“解决了这个后顾之忧,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去买船。国外我还有一些朋友,他们正帮我收集这方面的信息,而且也都有了反馈。

    这个月底到下个月中旬,曰本、美国和英国的六家航运公司,大概有四十三条万吨轮退役。我想请吴总工跟我跑一趟,看能不能在年底前拿下一条废轮。”

    “出国?”吴总工一愣,忍不住地问了句。

    田文建重重的点了下头,微笑着说道:“您老不但懂技术,而且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这么大的事情,您老不去怎么行?”

    “甜瓜说得对,你必须去。”

    “是啊,小田又不懂技术,一条船能拆多少钢板?哪些设备可以再利用?他怎么知道?”

    “老吴,这可是件大事,你不去我们不放心啊。”

    ……老同事们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吴华彬沉思了片刻后,毅然答应道:“去就去,就当故地重游。”

    “您老得把身份证给我,我要给您办护照和签证。”

    田文建刚刚说完,李田宝突然站了起来,一边手忙脚乱的摸口袋,一边呵呵笑道:“在我这,在我这,都在我这儿保管着呢。”

    众人顿时哄笑了起来,之前的那点不快一扫而空,尹老书记更是捧腹大笑道:“甜瓜,你是真找了个好翻译啊!吴老不但精通英语,而且还会说曰语,是我们厂最有学问的人呐!”

    “荒废了,都荒废了!”吴总工摆了摆手,摇头笑道:“田书记给我出了个难题啊,回去后我得抓紧温习温习。真要是出点岔子,丢人是小事,耽误工作可就是大事了。”

    尹老书记指着他鼻子,笑道:“老吴,你就别谦虚了,咱们共事又不是一天两天,你有多大学问我们能不知道?话又说回来,这次是去曰本、美国和英国。如果是去俄罗斯,你还真不行。那得老陆去,他那个俄语才叫个好呢,不但会说而且还会唱。”

    不等陆老厂长开口,田文建便感慨万千地叹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厂藏龙卧虎啊!”

    “光藏着有什么用?得拉出来溜溜。”乐老书记放下杯子,呵呵笑道:“小田,言归正传,说说最后一个问题。”

    田文建微微的点了下头,接着说道:“技术这一块我想把陶工他们调回来,毕竟钢结构那边没什么技术含量,总让他们呆在那里太屈才了。同时还能借这个机会,好好学习一下人家的设计和建造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