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的血战,而是它民国时期成为著名的刑场,据说这个地方杀了十万人。对现代史极为感兴趣的荣飞自然想看看这个在文学作品中无数次出现的地名,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曾读过一本《红红的雨花石》的中篇小说,以孩子的视角观察那个血雨腥风的时代。隔了十余年印象仍极为深刻。
甜甜和常静对荣飞去看烈士纪念馆不解,只是对买了五颜六色的十几块雨花石雨花石感兴趣。
毕竟是成年人,邢菊和邢芳对陈列的烈士事迹深为感动。最小的烈士只有十六岁,完全是未成年人。
“怎么会这样------”
“信仰。没有信仰,绝对不会面对死亡如此从容。这些烈士信仰的是**。他们就是为信仰而死的。
“你有信仰吗?”邢菊问荣飞。
“没有。”荣飞迟疑了一下。如果在十年前,他会说信仰**,但此时他不会讲了。
“空山老家有很多信教的人,最近听说还修了教堂。”空山那样贫困的地方也修起了教堂,基督教还真是强势啊。无疑基督教是西方世界的主流宗教,也是西方国家的信仰所宗。
哈格特、卡布诺及新来的还不甚熟悉的马塞洛都是基督徒,尤其是德国人哈格特的信仰极为虔诚,卡布诺就差的多。曾与哈格特探讨过基督教义,对西方科技如此昌明的情况下如何信仰上帝颇为不解。记得曾问哈格特先生,“上帝在哪儿?”哈格特指指自己的心口,用不熟练的汉语说,“上帝在这儿。”他当时虔诚的神态让荣飞感到震惊。
哈格特对他接触到的中国人没有信仰感到不可思议。人怎么能没有信仰呢?哈格特给荣飞普及了基督教义和与文艺复兴期同期而起的宗教改革及引发的成果,让他第一次感到了宗教力量的强大。
基督教是讲原罪的,人来到世间就是要赎罪。中世纪教会的严重**曾动摇了欧洲人的信仰,但按照教义,教会是上帝派驻人间的机构,信仰上帝表达对上帝的敬仰或祈祷上帝的帮助必须经过教会,因此教会掌握了极大的财富和权力。没有制约的权力必将产生**是条铁律,放诸四海而皆准。十六世纪欧洲的教会既是掌握世俗世界生死的机构,也是各种罪恶的渊薮。人们在对教会日益反感甚至厌恶的情况下,宗教改革就应而生了。
这时与南欧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复兴同时,中北欧兴起了宗教改革。新的教义认为作为上帝的子民,与上帝联系不必经过教会,只要自己虔诚信教上帝就会听到你的声音。新教崇尚节俭,反对懒惰和不劳而获,鼓励人们勤劳致富。认为上帝派你到人间就是让你彰显上帝的荣光,怎么彰显荣光?就是勤劳致富,你越有钱,就越受上帝的宠爱。新教的作用是,曾落后于南欧的中欧和北欧经过二百年的发展,经济上远胜南欧,一直到现在都是。至于美国,基本上市新教盛行,乘“五月花”到美国淘金的欧洲人大部分是新教徒。那批人打造了如今最强大的国家。
中国人有没有信仰?荣先生,您的信仰是什么?面对哈格特的问询,荣飞当时无言以对。
就他的认知,中国人是无神论者。尽管他们见神就拜。观世音,如来佛,元始天尊,二郎神,甚至城隍,土地都是他们磕头的对象。但那多是抱了功利的目的,谈不到信仰。而改革开放至今,似乎兴起了金钱的崇拜,人们对财富的崇拜无以复加。演绎了完全版的谁发家谁光荣谁受穷谁狗熊。自己不也是其中一员?
直到晚上11点登上去苏州的火车,荣飞一直想着哈格特的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