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华信集团(第1/2页)重生之建筑大师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第二天一大早,“华夏建总旅游观光团”名义上的头领邓超群开始安排工作。.org

    “杜师傅。”邓超群首先点的是钢筋工老杜大名:

    “咱们俩今天就不住这了,等会九龙建设那边会有人过来,你和我一起到新界那边去看看需要搬迁的工厂。”

    为“林氏集团”的工厂搬迁打前站,这是大家本次赴港名义上的“正事”。邓超群首先说的就是这件正事,对此被点到名的杜广年师傅连忙表态:

    “好的好的,我早就想过去啊,住这么高级的地方,我浑身上下的骨头都有点不自在,现在能做点事那是最好的。”

    “李工。”邓超群又转向李二愣子:

    “从今天开始你就跟着墩子混了,你们想做什么我管不了,但是昨天晚上你可是拍着胸脯跟我保证过的,总之这个项目的技术标你和墩子两人给我负责到底。”

    李华勇和李二愣子相视一笑,这是昨天深夜的时候大家都商量好的,做技术标其实就是做一份施工组织设计啊,虽然整个计划现在还没有启动,但是想做出一份好的技术标,也是要提前做很多准备工作的。

    “李工。”邓超群最后又喊了一声李工,不过这次喊的是李明达工长。

    邓超群拿出一个像资料袋一样的东西递给李明达,这里面有中银大厦的招标公告,另外还有李华勇等人连夜赶出来的情况说明和情况汇报。

    “不好意思了李工,这次需要你提前回去了,毕竟这件事太重要,非得有专人送回去不可。你回去之后,必须把这份东西亲手交给蔡总或者高副总雷副总他们,并告诉他们我们正在等待回复。”

    “没问题。”李明达接过东西小心拿好。李华勇的这样老乡当然是知道轻重的,他知道这件事情事关重大,因此对提前回去没有任何抵触情绪。【】

    邓超群安排工作时候也没有过多废话,大家吃过早餐后开始分头行动。

    不一会,首先是“九龙建设”有人过来接邓超群和杜广年去新界。需要搬迁的工厂是在新界那边。这次需要搬迁的工厂其实就算是“林氏集团”在大陆投资建厂的二期工厂了。真正执行搬迁工作的其实依然是以“九龙建设”的人为主,只不过到了二期工程以后,“九龙建设”和“华夏建总”的关系已经不同。

    如果说在一期工程的时候,两家公司是平行和平等关系。那么到了二期工程,“华夏建总”成为整个项目的“总承包方”,两家公司存在一定的上下级关系,这也算是在前不久的突发事件中,“林氏集团”对“华夏建总”表达感谢的一种方式。

    等邓超群等人离开不久,林蔚领着几个人来到酒店,这些人将带李明达去办理进关手续,在李明达回去之前,林蔚也交给他一封信,这封信是给陆于泉的。想要操作这个计划,缺了老陆那可不行。林蔚就是通知他尽快赶回香江,同时这次一起和李明达回大陆的几个人,也有临时替换老陆的意思。

    等大家都离开后,李二愣子对李华勇说道:

    “墩子,那我们今天做什么?只有一张效果图的话,那可是没办法做施工组织设计的,真想做施工方案的话,那怎么也得有整套图纸吧。”

    “想看到全套图纸,那得等大家落实好投标意向之后,去购买了标书才行,这怎么也得等一段时间吧。”

    “那我们现在…..”

    “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好像就是勘察现场吧,要不我们今天先去未来的施工现场看看?”

    “行行,听你的,我们今天就先去现场勘察勘察。”

    李华勇和李二愣子等人怎么去“勘察现场”暂事放下不提,单说李明达回到鹏城以后,当天晚上,“华建九局”的局党委工作会,蔡老头同样在安排工作:

    “这件事干系重大,同时对我们华建九局的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啊。”

    蔡老头首先发了一句感慨,然后他安排工作的时候也丝毫不拖泥带水:

    “小高。”蔡老头首先对坐在自己左手边的高启功说道:

    “接下来一段时间,你替代我全面主持全局工作。”

    “建军。”蔡老头又对坐在自己右手边的雷建军说道:

    “你明天和我一起回京城,想竞标这个项目,我们需要总公司的批准和支持。不,像这样的项目,我估计总公司的批准都不够,这还需要很多部委的支持,我们这就去活动活动。”

    蔡老头这样郑重其事有必要吗?这如果放在后世的话,他的举动显然是夸张了。到了后世以后,那别说是华建九局甚至是华夏建总了,就算华建九局下属某分公司的分公司,想竞标中银大厦这样的项目都毫无压力。

    但是在这个年代就不同。

    在这个年代之前,中国做过涉外项目吗?涉外项目还是有一些的,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坦赞铁路”,这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涉外项目。

    只不过以往的涉外项目,大多属于“援建项目”,政治意义大于经济属性。

    而现在准备竞标的这个中银大厦项目,,大家是准备“和国际接轨”的,是准备按照“正常国际商业惯例”来办事的。这就和国内以往的做法不同,而且这是国内建筑企业的第一次。

    因此碰到这样的事,蔡老头当然需要请示。因为这样的事情,貌似同样具有非凡的政治意义,哪怕这种政治意义更多在于其象征性。

    事实上蔡老头并没有猜错,等他抵达京城后的第3天,他甚至获得了“他老人家”的接见。

    竞标一个工程而已,以他老人家的日理万机,这当然不是什么大事。

    不过蔡老头能获得接见并不奇怪,谁让这个项目是中银大厦呢?并且这个项目所在地点是香江呢?

    一国两制啊,这种政体上的创举就是他老人家提出来的,尤其是在这年代,他老人家对香江可是倾注了非同一般的关注。

    蔡老头是和雷建军一起获得接见的。蔡老头注意到,除了自己两个人外,另外还有一个人获得接见。这个人看上去有点眼熟,不过蔡老头一时间没想起这人的名字。

    客套,寒暄,亲切的握手。“他老人家”今天看上去心情不错,和蔡老头说话的时候脸上一直挂着笑容:

    “我们可是又见面咯,你们前段时间刚放一个卫星,怎么,现在又准备放一颗?小蔡你告诉我,你为什么想去竞标这个项目?”

    “报告首长,我认为我们现在不仅要“引进来”,同时也要想办法“走出去”,而我们现在,就是尝试着走出去,这就是我们想竞标的原因。”

    必须承认,蔡老头的这个回答政治水平高啊。所谓“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不就是大家常说的“引进来走出去”吗?

    在整个八十年代,国内基本都是“引进来”,很少有多少东西“走出去”。建筑行业和国内其他很多行业一样,直到九十年代才慢慢开始“走出去”,到了新世纪头十年,“走出去”的企业越来越多,等到了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等大家开始提“一路一带”,那就属于有组织有纪律的主动“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