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奋斗,从一点一滴做起(第1/2页)铁骨是怎么炼成的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昨晚正在室内闲坐,忽然一位中尉军官进来了。

    这位中尉军官,身高一米七五左右,身材微胖,大眼睛,双眼皮,腮帮上有黑黑的胡茬,一猜就是络腮胡子。

    “请问你找谁?”,杨文斌站了起来,客气的问道。

    那个中尉军官,向他伸出手,问道:“你是杨文斌吧?我是跟金辉一届的战友。在咱们团装甲步兵一营二连工作。

    我跟金辉,刚刚参加完今年的研究生考试。听他说,他的下届好友来咱部队了。回到团里,听说,咱团来了几个地方大学生干部,我猜想有可能有你,就过来看一看。”

    “是啊是啊,我就是杨文斌。”杨文斌兴奋的和他握了握手,请他坐在床铺上,和他聊了起来。

    一番寒喧之后,杨文斌得知他原来是上届大学生入伍的,来自省城师范大学,学的是法律的专业,是金辉的好友。

    他今天刚参加完研究生入学考试回来,得知我来报到了,特来看望。

    他是一营二连的四排长,来到团里后,他先在团里政治处宣传股帮助工作了半年,后来,又主动要求回到了连队。

    在部队干了一年。觉得不太如意,旋至报考了今年的硕士研究生考试。

    他说,一旦走上考取研究生这条路,就没有回头的余地,只能硬着头皮向前走下去。

    听完他的介绍,杨文斌感到一丝欣慰,因为明年这个时候,自己就有资格报考研究生了。

    同时又有担忧,只剩下一年的时间了,刚参加工作,自己有精力在适应工作的同时又能复习好功课,尤其是自己的弱项——外语吗?

    回想自己的考研之路。杨文斌是百感交集。

    如果没有保送到大学读书,那么,现在自己就是一名小学老师。

    他可能,现在正在担任班主任,或者,某一科的科任老师,每天,与孩子们为伍。

    也许,还正在函授学习大专或者大学的课程。对于考取研究生,就不敢奢望了。

    到了大学之后,听到很多的上届校友考取了,或者正准备报考研究生,他也就萌生了想法:自己毕业后也可以考取研究生。

    毕竟,研究生毕业之后。不仅对个人的能力、学识,有一个极大的提高。而且,在社会上也更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

    但是,横在杨文斌面前的,有一道深深的鸿沟——那就是英语的学习。

    因为中等师范学校,都没有开设外语课,所以对于一般的中是保送生来说,由于,缺乏高中阶段外语的学习基础,中师保送生的的外语水平,都很差。

    基本上,初中时是什么水平,大学开学时就是什么水平。

    所以,滨城师范大学,针对全省各地的中师保送生英语专业基础比较薄弱的实际,采用了与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不一样的高等学校文科英语教材。

    而大多数普通高等高中毕业的学生,学习的则是高等学校文理科通用英语教材。

    尽管,都是四本书,但是,文理科通用英语教材的厚度,却是比文科教材厚两倍。

    杨文斌觉得,文科教材的难易程度,大概就相当于普通高中才毕业的水平。

    而且,在学位的授予上,也区别对待。

    中师保送生,可以不参加四级考试,同样授予学位。

    而普通高中毕业考入大学的学生,则必须通过了英语四级测试之后,才允许授予学位。

    面对英语这道鸿沟,杨文斌在大学期间付出了很大的精力,来弥补这个差距。

    他不但报考了大学英语三级考试,同时也报考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甚至,为了提高英语的水平,他在大学二年级的暑假,甚至没有回家,和同宿舍的春明一起。挤在了滨城师范大,装行李的宿舍里,恶补了二十多天的英语。

    每天,早晨吃完饭,就是拿着英语复习大纲,背单词。

    同时,拿着英文磁带放音机,带着耳机来恶补听力。

    可是,由于错过了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期。效果,却不是很理想。

    特别是,奇怪的是,当他看着汉语单词,想不起来英语怎么说的时候,蒙语单词却从脑袋里跳了出来。

    尽管十分努力,但是,成绩却不十分理想。

    三级考试考了55分,六十分及格。

    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他只考了四十多分,与同样是六十分才及格的水平,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整个大学期间,他的业余时间,都被学习外语,或者在宣传部写宣传标语出大宣传板这两类活动给占据走的。

    现在想来,真正归自己支配的时间,并不是很多。

    到了大学四年级的十月份,尽管他的外语水平,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但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她仍然是报考了龙江大学**党史专业的研究生考试。

    记得,他当时正为报不报考研究生而苦恼的时候,征求了教他们中国近代史的郭老师的意见。

    郭老师说了一句关键的话,坚定了他的报考意愿。

    郭老师,只是笑着说了一句话:“报了不一定考上,但没报肯定考不上”。

    由于专业相近,对于当时报考学校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他掌握的还不错。卷子都答满了,而且,自我感觉,也能够及格。

    而政治理论,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在学。

    无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等等课程。

    卷子交上去,他感觉答得也不错。

    而答完了外语,他的心里一点底也没有了。

    听力,有很多没有听太懂。只是忙着填写的abcd。完形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题,他答得还可以。

    但是,到了阅读理解的时候,由于词汇量不足,有些句子理解不深不透。有些单词还不认识。

    因此,在做后面的选择题的时候,真正能保证绝对准确的选项,并不多。

    由于,时间紧、题量大,最后一道十五分的作文题,他甚至,都没来得及时间动笔。而这个题目,他居然看懂了。

    答到这个水平,他考研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杨文斌自己知道,中师保送上了大学,顺利获得了毕业证和学位证书。自己就完成了自己应该干的事情。

    而报考研究生、考取研究生,对于中师毕业生来讲,确实是一种奢望。

    而且,也没有听说,往届哪个毕业生,是中师保送生,还考上并被录取的。

    其实,自己想做的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只是,这个螃蟹没有煮熟,火候欠点,所以,也没有吃好。

    当时,之所以选择到部队来工作,除了,因为不想让分配工作再花家里的钱,让父母为难之外,另一个想法就是,反正到哪里自己都要报考研究生。

    在部队报考,跟在地方报考,不一样吗?

    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