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得宝-得道(第2/2页)天师列传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剑客的话他一句也没听进耳,他的心早不知飘哪儿去了。“玉蟾,就是白的蟾蜍。”“蟾宫,就是月亮……”

    第二天一早,剑客推醒了刚合眼睡着不久的大师:“起床啦,去不去玉蟾台,司机答应为咱们免费发车呢。”大师不情愿地睁开眼:“去去去,难得一个休息rì,有什么好去的,我还没睡够……”翻过身又想找周公的女儿约会去了。

    剑客在他耳边笑着提醒道:“小子,你还真不想去看看那是个拜月祭坛还是个动物园?”大师没听清,含糊地问:“什么动物园?”“蟾蜍呀。”“蟾蜍?!”大师心头一震登时睡意全消,一跃而起:“对,要去看看。”便忙着去准备行头。

    玉蟾台其实是水边的几个小山包,前临一条不大的河和一片冲积平原,背傍一条延绵几十里的山脉。只是在最高的山包上有几个凉亭,有点这边风景独秀的味儿。大师钻研玄学多年,对气数风水也十分在行,才下车,眼睛四面一扫:“咦,这是块,风水宝地!”剑客取笑他:“又来了,这……”大师兴奋地指着亭后的大山脉赞叹:“后依卧虎岗,前临蟠龙河,中隆皇极岭,正是yīn阳交会龙虎兴之福地。啧!”

    司机讶然:“你以前来过吧?这大山的这片确原叫卧虎岗,后来才改叫兴旺岭,下面的河原叫蟠龙曲,现在叫九盘弯,这中间山岗正是叫做皇极岭。”剑客这才对大师刮目相看:“哟,看你小子还有两把刷子,象个大师。”

    大师从包里掏出一个罗盘,风水先生专用的那种,四下相一相,眉头就皱上了:“啧,怪了,这有凉亭的山是拜月台?”司机已停好了车过来:“啊,这就是了。”大师怀疑地说:“这台是什么时候修的?”司机说:“不清楚,打我小时候起,就在这儿,原先没修亭子,这里倒是没啥,只有几块大石,在上边几百年了。”

    大师摇头:“怎么会如此?这个山头分明不是风水之脉点,如果是大天师,怎可在这上头建坛的?”司机大笑:“你装神扮鬼露馅了吧,怎么会不是这山头,这都是有年头的东西了。”剑客也推大师直走:“别算了,不懂扮懂。”

    大师走了几步,又停下了:“没错,这里是龙虎之气不实之处,绝对不是正坛,正坛应该在……那里!”他坚决地指向临河边,离山很远的一个极不起眼的小土墩。那是这一片唯一不长树木之处,只有萋萋长草。那里才是气脉点。

    剑客平时没事时也会和大师一起探讨一下玄学,大师学的东西他也有所涉猎,所以,大师练过的东西他多少有练过一点。是以对风水之学也是有所了解,仔细看了一会儿,点点头:“你说的也对,难道大天师是个欺世盗名之辈?”

    大师不可置信地说:“怎么可能呢?内中必有蹊跷。”剑客沉吟:“为什么这几块大石会到高岗上,莫非是大天师故意安排的?”大师若有所悟:“故意安排的?除非是为了让人不去注意这个真正的气脉点?”剑客马上给他抬扛说:“你瞎猜什么,大天师为什么要人不去注意这个点?有什么动机?什么缘由?净在这里故弄玄虚。”

    大师不满地随口反驳:“这样做的原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在这儿为自己选了墓地,当然不愿为人所注意,以免死了尸骨不安;又如在这里埋了东西,不想让人去挖……”讲到这里他跳了起来:“对啊,很可能埋有东西。”剑客的眼睛也亮了。

    二人放弃了去登那座高台,来到了那小土墩上。才一上到土墩,大师长长吸了一口气吁了出来,感觉好极了。脸上放光地回头望着剑客说:“你说说感觉如何?”

    剑客没少陪大师练过功,才一吸气闭目感受了一下,不禁讶然道:“嘿,这是个气场中心点嘛!”大师拍手:“对极了,看,天地水土,无一不全,若我是大天师,我只选这里做祭坛。”伸手从背包里抓出小号发掘锄:“这台顶才五平方米不到,咱掘掘看,没准会挖出……”剑客心领神会:“玉蟾?”大师神秘地一笑。

    二人就从中心点开挖,没几下不到三寸深,剑客就叮地挖到了硬物。二人合力扒开,是一块一米多长的石碣,上面的字迹保存完好,可是竟是蝌蚪般的玩艺儿。剑客傻了:“感情真是天书呐。”大师笑眯眯道:“我没弄错吧,好咧,我早有准备。”

    看大师象变戏法般从背包中取出宣纸、墨包、喷水壶来。剑客大喜道:“拓下来!”拓下碑文,二人再向四边扩大发掘范围。又掘出了八块刻有卦名的砖块,果然是以石碣为中心的坛位,列的是文王后天八卦。大师苦苦思索:“拜月是祭坛,而非作法,为什么不列伏羲先天八卦阵,而是后天八卦阵呢?有点儿不对呢!”

    剑客看看天sè不早:“嘿,大师,这八块砖头是可以搬回去的,你拿个主意吧。”“搬回去?”大师被打断了思路,忙说:“不用了吧,下次通知队里来这里开掘再弄走吧。到时连石碣一起运走,这绝对是文物。”剑客点头称是:“那咱们这就收工,今天收获很大了。光这碑文就够让古文研究所忙上几个月啦。”

    大师沉吟着说:“不忙,这文字是古代法师用来记录法术,画符用的。我研究很久,多少可以看得懂一些,你先着手恢复现场。”他就开始把碑文译出,并写在一个小笔记本上,剑客则从四面把土按原状填回,既一次掘不完,就按原样复位。

    填到差不多到碣边时,大师已译完全文。连起来一读,大致的意思是:此坛为yīn阳龙虎玄yīn坛,在此取月华可得天地造化。二十四代弟子宗禹得之,立坛并供几件法宝在此吸天地之灵,炼欺神泣鬼之器。要历千年方为大成,宗禹自知无法在有生之年得之,故立碣镇之,留于后世有缘。立坛于唐宪宗元和次年。

    连起来一看,大师眼都瞧得发直了:“剑客,剑客,快来。”话音中不胜惊惶。

    石碣很重,二人尽了全力才勉强立起。碣下是一只铜盒,三尺长一尺余见方,早锈蚀得要破了。二人轻轻用报纸把铜盒给包上,放入背包之中。并把盒位的铜绿打散填上土,并放倒了石碣,复了原状。铜盒上有锁,二人也不急于打开,二目对望之下,仅有一个问题,这件事是否要告诉别人,铜盒是否要向队里向缴。一时二人也拿不定主意,但这个铜盒中的玩艺儿无疑是稀世珍品。

    二人思想斗争良久,最后还是定夺不下,剑客说:“算了,先拿回去吧。看了情况再说好了。这里边是什么呢?”二人背着背包回到车时,别人还没回来。二人拉开车窗放到座位上。到家后又最后下车,倒也没有人注意到二人回去时背包大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