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现在看过去,三个官军大营有的地方还在冒着黑烟,果然是战绩辉煌啊。
官兵这次是既损失惨重,又疲惫不堪,不到午时也不用担心会有官兵过来邀战了,想来官兵们也在抓紧时间休息中。现在有的是时间,正好去做一点事先的布置。
大师和剑客商议下来,认为,这个箭阵虽强,但是,如果用一万以上的士兵一阵冲锋,只怕也是招架不住。而且,官兵的jīng锐就是唐军中最善于冲锋的羽林军貂羽轻骑军。要是发动一次过五千人的散骑冲锋,这个要抵挡是基本没有法子的。一定要想办法让对方的骑兵冲不快或是限制骑兵的灵活度。不然光靠箭阵制敌的功效有限。
公孙凤出了个主意:“我们用绊马索吧。”剑客否决了:“我们没有这么多的绳子不说,只要出现过一次,骑兵会跳过的。”大师想了一下笑道:“绳子是能跳过,就用跳不过的颠马沟和折蹄坑吧。”听到这个方法,剑客登时叫好并对大伙解释。
原来,只要在平地上挖上半尺宽二三寸深的浅沟,马在疾冲时踏上,一定会踣顿,足以让没防备的骑手落马。再加上深一尺三寸径的坑,马蹄要是陷入,冲得快时必折。所以,只要在冲锋路线上做一些这样的布置,必能让对方冲锋的马队慢下来。
公孙凤听了这种布置大为赞同,马上又担心:“要是得挡住大批敌人,要挖多少坑才够?我们只有九百多人啊。”大师笑了,说:“其实,只要挖三条沟和几百个坑就行了。当第一批敌人慢下来被箭阵杀伤后,倒下的死人死马足够形成新的障碍。”
于是说做就做,这次出兵,太行的绿林军倒是充分准备的。至少人手有一把锄头镐铲之类的工具。这时,大家就在昨夜的燃火垛的地方开始做。大师要求,每个人要挖出三个坑和七尺的沟。这些喽罗以前多是农民,在山上时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也会自耕自种,要搞这个还是在行的。加上打胜了热情高涨中,所以工作起来进度很快。
一个多时辰之后,四条相隔一米五的浅沟和上千数百个小坑就出挖来了。呈半圆形在疏林的前面。两侧与后面是都疏林,骑兵是没法大规模冲锋的。不过游骑放慢一点冲进来还是可以的。大师为防万一,还叫人每四株树中伐倒一株,倒下拦路,残树尖桩横木搞得里边很难走了。不要说骑兵了,连步兵也冲锋不得,只能慢慢地走。
快近中午时分,阵地已步置得差不多了。这时九百多名喽罗也累得差不多了,骆擎山下令全军做饭吃了休息。因为五六里外的官兵大营那边还未动静。步兵要出战,来到这里也不是一两刻钟能到的,骑兵狂冲也要跑到这里也要近十分钟,所以根本不怕会有偷袭。为了小心起见,公孙凤去布置几个哨位,其中有一个是在树上远眺的。
刚刚吃罢饭,树上的了望哨来报,在西边有一队人马正在过来。骆擎山跳起来,正要发令全军备战,余rì庆却问:“来的有多少人?还有多远,是何旗号。”哨兵禀报,人数一千余人上下,还在四里之外,旗号尚看不清,而且全是步兵。
剑客笑了:“哦,只有一千多个步兵还敢来撩拨找死?”余rì庆也摸着下巴奇怪地说:“是有点怪啊。一千多步兵,我去看看。”他出得营房,爬上了望哨去,手搭凉棚一看,马上哈哈大笑起来:“哈哈,二哥,快带人去接,是大哥带人过来了。”
原来是驻在山边的大寨主带人过来了。骆擎天也乐了,连忙去迎,原来来的是自己人啊,那得叫他们小心,因为要是人陷了进那些个折蹄坑,一样会伤了脚。
骆擎山带来的是一个红面的汉子,脸长额高,眼细长,留有一腮的针髯,手提一把奇怪的兵器,象是一条带柄的佛门的万字。大师知道这是一种唐代用的长兵器,叫凤翅镋也叫万字夺。余rì庆给大师和剑客,介绍说:“这就是我们在大寨主,叫做流云飞夺牛金鹏。”众人相见甚欢。原来,昨天有两个骆擎山没杀掉的逃兵到他的地头吃他擒着,问清后现在特下来会合的。两相会师喽罗们高兴得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