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章 将来之事(第4/7页)剑来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差距不小,依旧没能试出辛苦的武学深浅。”

    白藕对这位亦师亦父的雅相,可谓言听计从。

    朝歌说道:“这个米贼王原箓,神识敏锐都快赶上飞升境了,青神王朝就没打算招徕一番?”

    姚清笑道:“这家伙就是个惹祸精,越是躲麻烦,麻烦越是登门找他,我们青神王朝消受不起。”

    白藕却知道一桩密事,在王原箓尚未发迹之前,首辅大人就曾数次带着自己一起去往五陵郡,见这个年轻人,却不传授任何道法,好像就只是闲聊。

    朝歌试探性问道:“那就让王原箓去两京山,我可以保证他未来可以担任山主,如何?”

    姚清摇头道:“他与两京山,都没有这个命。”

    白藕一直在观察那个徐隽,奇了怪哉,这个年轻鬼修,怎么看都不出奇啊。

    怎么就能够拥有那么多的机缘?

    昔年是死对头的大潮宗和两京山。如今不分上下,两宗并肩。

    反正宗主都是徐隽。

    两京山那边一开始不是没有异议,可朝歌是开山鼻祖,她都没意见,徒子徒孙们又能如何?

    再加上后来那场被誉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山上婚宴,喝喜酒的道贺客人当中,光是青冥天下前十,就来了四个。

    余斗,陆沉,吾洲,孙怀中。

    如果再加上当时某个没有显露身份的纯粹武夫,因为他只肯坐在角落桌上,此人亦是徐隽的忘年交好友,那就是五个了。

    正是天下武学第一人,林江仙。

    况且徐隽的修行之路,实在太过传奇色彩,传闻白玉京三掌教陆沉,传授过徐隽几张符箓,玄都观孙怀中,教过年轻鬼修一门亲传剑术,甚至就连浩然天下的文庙亚圣,都为徐隽指点过学问,再加上那位天下炼丹第一人,以及林江仙的拳法,以至于外界都在猜测,这个徐隽,是不是道祖真正的关门弟子?

    就像一张考卷,就算提前知道答案了,你徐隽好歹也要落笔写字啊,从沦为鬼物开始算起,在短短二十几年内,徐隽要见这么多的大人物,忙得过来吗?

    朝歌说道:“资美,此次拜访,需要麻烦雅相一件事。”

    姚清微笑道:“前辈请说。”

    雅相姚清,字资美。按照山上的道龄来算,朝歌是当之无愧的前辈,岁数要比姚清足足大上千余年。

    朝歌正色说道:“需要请你出山一趟,帮忙护道。”

    姚清直截了当说道:“地点?”

    朝歌说道:“就在两京山。”

    姚清问道:“具体的时辰?”

    朝歌如释重负,“暂时未定,等我密信。”

    姚清笑道:“在此预祝徐宗主复戡道友遂愿。”

    徐隽站起身,后退三步,毕恭毕敬行稽首礼,沉声道:“晚辈在此谢过姚先生。”

    原本没打算如此客气的朝歌,只得夫唱妇随,起身与姚清道谢一句。

    那位道号“太阴”的十四境女修吾洲,与朝歌关系极好,当初参加完那场婚宴,临行之前,吾洲赠送给徐隽一道炼物仙诀,再额外传授了一门早已失传的鬼修术法。

    夫君徐隽是鬼修。

    而未来数座天下,崭新十四境大修士中,不出意外,必然会有一位鬼仙,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所以徐隽不但要争,而且必须要动作快,抓紧跻身飞升境,才能够占据先机。

    其实有句“已经很好了”口头禅的徐隽,根本没有这个想法,但是在这件事上,道侣朝歌极为坚持,那就只能是妇唱夫随了。

    既然万事俱备,只欠一场闭关了。

    在徐隽和朝歌告辞离去后,白藕与姚清站在屋檐下,她轻声问道:“那个王原箓,当真不去管?”

    姚清笑道:“美玉不雕琢。”

    白藕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出心中那个疑惑,“看样子戚鼓马上就能破境,这份武运馈赠,我们难道要拒之门外?根据谍报显示,鱼符王朝那边,朱璇都亲自出马了。”

    戚鼓并不是一个城府深重的纯粹武夫,恰恰相反,略显莽撞,是个喜欢直来直往的,爱憎分明,如果家乡这边稍微示好一番,是不难将他留在青神王朝的。

    其实当年京城内的那场风波,白藕就与首辅大人持有不同意见。

    在她看来,大可以趁机招徕王原箓和戚鼓,这两人不至于与朝廷闹得那么僵。

    正是在那场险象环生的逃亡途中,王原箓和戚鼓,当年各自破境,一个跻身了元婴境,一个跻身了远游境。

    姚清说道:“落叶总会归根。”

    白藕无奈道:“毕竟是落叶啊。”

    姚清笑道:“拭目以待。”

    在那双名动天下的道侣离开青梧观没多久,便有一位男子,缓缓走来,竟然是一位在青冥天下极为罕见的僧人。

    光头,赤脚,身着紫衣袈裟。

    这位中年僧人,丰颊高鼻,状貌古野。

    白藕只知道这个行脚僧,俗名姜休,字道隐,法号“丹青”。

    至于面容,想必对方施展了障眼法,白藕眼中所见,肯定并非真相。

    如今僧人就在京畿之地的瓦棺寺挂单,已经将近十年了。

    无论是本名姜休,还是那“丹青”法号,在青冥天下没有任何名气,但是雅相姚清却对其极为礼重。

    白藕是纯粹武夫,看不出对方的道行深浅,要说论禅说佛法,她更是一窍不通。

    青冥天下十四州,对佛门寺庙和儒家书院的管束,极其严格。

    尤其是僧人,想要外出云游,获得通关文牒,需要与朝廷层层报备,而且十有八九都会驳回,哪怕获得批准,具体行程,也需要与白玉京报备录档。

    许多王朝,干脆就直接明令禁止任何僧人入境。甚至有两个州,直接禁绝寺庙,不许僧人传法。

    并州算是相对比较宽松的,但是大如青神王朝,也只有十六座寺庙。

    不过首辅大人力排众议,朝廷近些年开始着手筹建两座崭新寺庙。

    在青冥天下,僧人想要建立寺庙,可能比浩然天下那边建立宗门还要难。

    此事需要白玉京那边许可,为此青神王朝耗费了不少功德,听说就连那个被别州讥笑为“点头皇帝”的陛下,都难得与首辅大人询问缘由。

    紫衣僧人双手合十,轻声道:“小僧来此与姚先生道个别。”

    姚清笑着点头,“大和尚离开之前,记得按照约定,为瓦棺寺留下那组罗汉壁画。”

    一座寺庙,可不是所有僧人都可以被称为和尚的,唯有住持首座在内的得道高僧,才当得起这个敬称,屈指可数。

    白藕微微心动,她猜出对方的身份了。

    记得青冥天下有一位极其神秘的高僧,丹青妙绝,容貌身份变幻不定,自命不凡,自称“我心即佛”,又扬言“祖师西来本无意”。

    此僧尤其擅长绘画罗汉像,每有真迹现世,就是一场哄抢,莫说是那些寺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