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唐战无不胜(第2/2页)山沟皇帝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们采用的是传统的方阵,这样的方阵也算适合明军自身的特点以及今天的战稠度,毕竟战场上的宽度就那么几百米,因此双方的实际交战宽度是有限的。

    明军就算想要把两千多人一次性投入,让每个士兵都和大唐新军作战,那是不可能的事。

    别说明军了,就算是大唐新军自己也不可能是这样啊!

    这种严格讲究严密阵型的正面交战,兵线是绝对不能太薄的,不然的话人家一个冲锋过来己方的阵线就崩溃了。

    此时,兵线是相当厚的,大唐新军的长矛手以及火枪手前后足足有六排呢,前排有伤亡了,后方的士兵就会递补上去。

    而明军那边的兵线厚度更厚,前后足有**个士兵。

    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说,同一时间内的某段战稠度上,双方参战的兵力数量也可以说是对等的,不会出现什么二打一,三打一个情况。

    顶多就是敌人死了一个又冲上来一个!

    当然了,兵力多自然是会占据极大优势的,这种实战中的肉搏,可不是电影、械里的战斗嘲,双方的士兵还能相互打好几回合,实战中的肉搏要击杀一个敌军士兵,很简单,只要用长矛往前一捅,大多数情况下就能杀死一个敌军了。

    同样道理,敌人要杀你也很简单,人家也是一个长矛捅过来,就算你提前看到了人家的长矛捅过来了,想要闪避但是也无能为力,想要躲避正在刺过来的长矛或者刀剑,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这样的战斗,除了装备、阵型、勇气这些因素外,剩下的自然就是比的就是谁家的兵力更多了,因为兵力更多,他们可以承受更多的伤亡。

    明军两千余人,他们死伤两三百人不算什么,但是郝柏年的部队才八百人,死伤两三百人的话基本可以宣告被打残了。

    不过这些都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双方势均力敌,进入了拼伤亡的阶段!

    但是很显然,这些明军将士根本就没有勇气支撑到拼伤亡的阶段,双方接战不过短短的半分钟,明军的中军就是被唐军的重装长矛手不断的逼退。

    接下来的事就是显而易见了。

    仅仅是一分钟后,明军里的数百中军就是彻底崩溃了,他们用着比冲锋的时候更快的速度争先恐后转身逃跑。

    中军都崩溃了,左右两翼就更加支持不下去了,数分钟后也是相继崩溃。

    这一场大战的胜利者,毫无疑问是属于大唐新军!

    看着溃逃的明军,诸多大战过后的唐军军官们都是忍不住大喊:“大唐战无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