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日常(第1/2页)大帝姬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九月末天没有那么炎热,柳老太爷院子里的凉棚撤去,在树下安置了桌椅,今日没有相扑娘玩乐,只有两个盲师在铮铮拨弦。

    柳春阳在一旁站定,安静待柳老太爷听完。

    “如今京城的事你都知道了吧?”柳老太爷并没有让他等候,也没有阻止琴师,径直开口道。

    柳春阳道:“不知道。”

    柳老太爷嗬了声,道:“你不知道才怪呢,吴知府不知道反而不奇怪,你一天天的去六道泉山社做什么?”

    柳春阳道:“读书啊。”又想到什么,“正要跟祖父,大家想要把知知堂的草屋重新建起来,每个人都捐些钱。”

    柳老太爷道:“捐什么钱,有钱也不能这样花啊,这种事找吴知府,谁推倒的谁修,他求之不得呢。”

    柳春阳道:“修这个不是为了她殿下,就是我们大家读书而已,所以还是愿意每个人都出力,这样也自在。”

    柳老太爷摆手:“我才懒得管你们,再用钱不用钱的,你跟我不跟我不都一样。”

    对于用钱的事,祖孙二人至今没有互相挑明,柳春阳装作没有这件事,柳老太爷也装作不知道,这还是第一次指出。

    柳春阳迟疑。

    柳老太爷已经坐直身子皱眉道:“别人我不管,我是要问你,你打算在家里读书读多久?怎么还不回京城?”

    柳春阳道:“祖父的身子不是还没好。”

    “你个不孝子,青天白日咒我。”柳老太爷骂道,“不要跟我装疯卖傻了,我们大家心里都清楚,现在一切都尘埃落定,是你回去的时候了。”

    柳春阳抬起头道:“正因为尘埃落定了,孙儿才觉得不用回去了,我也不会做什么官。”

    柳老太爷道:“你蠢你就是”骂道一半又停下,深吸一口气,肃重神情,“春阳,如今最重要的不是做官,而是做人。”

    做人?

    柳春阳不解看着柳老太爷。

    “帝姬殿下经过这一番波折磨难回到朝中,她需要的不是官,是人。”柳老太爷道,“朝中从来不缺官,缺的是她的人,现在是尘埃落定,也是波折才起。”看着柳春阳,“那张家的子难道没有和你如今朝堂的形势?”

    柳春阳听得认真,但对于柳老太爷这一声突然的问话,却并没有脱口答出。

    “最近没有收到莲塘少爷他们的信。”他道。

    “那张家的子要是不写信来,吃独食可就不义气了。”柳老太爷嘀咕一声,也没有再追问柳春阳的话是真是假,只郑重道,“关起家门来我冒犯一声,薛青这孩子是很厉害,终于拨乱反正,但做皇帝可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她这种养在民间半路归朝的,那些大臣们,可是很会欺负人的。”

    先前那个皇帝就是个摆设,朝臣们什么样他也亲眼见过,柳春阳点点头,皇帝还有秦潭公撑腰,她如今回到朝中,是什么人都没有

    “同乡,同窗,同科。”柳老太爷拍了拍扶手,一字一顿,“才是她这个新朝堂可用的人,你,不可或缺,难道还要她来请你吗?”到这里又摇摇头,“现在估计她连请你回去都不能做主。”

    “莲塘了,半个月没有见到殿下了。”

    “朝会都有王相爷主持。”

    “如今陈盛以宋元同党获罪,朝中无人能与其抗衡。”

    “殿下伤重休养可以理解,但据能见到殿下的都是王相爷准许的。”

    六道泉山上,几个少年人围坐在山石上,手中或者身边散落着书卷,低声话。

    乐亭看向柳春阳。

    “所以你祖父得对,殿下在朝中无人可用啊。”他道,“我们别人去不得,你有官身又是京官有资格入朝。”

    柳春阳放下手里的书卷,道:“我们也没有什么资格,也就大朝会的时候能见她。”官职低微啊。

    乐亭微微一笑,道:“春阳,你想错了,是她有资格见你们。”

    柳春阳一怔,旋即恍然。

    她是帝姬,马上就要当皇帝,王烈阳就算再弄权,难道能一手遮天,天下都是她的,朝臣怎能见不到。

    更何况她是薛青呢,帝姬皇帝如此艰难几经波折都能当上,掌控朝堂又算什么难事,慢慢来便是。

    “我知道大家心里现在有些不知所措。”乐亭道,看着手中的书卷,这是当年薛青去国子监读书将知知堂的藏书赠与他的其中的一。

    那时候并没有想到,她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且以后也不会回来了,当了皇帝出巡是极其不易。

    也不对,她回来过一次。

    乐亭收回走神。

    “她不再是薛青,是宝璋帝姬,不再是我们的同,是我们的君王。”

    “我们跟她很熟悉,但又变得陌生,不知道该怎么自处。”

    是啊,正是如此,他才不想回京,柳春阳些许怅然,其他人亦是如此,这些日子他们既激动又不安,似乎欢喜又莫名的惶恐,觉得整个人生变得不真实。

    天子,曾与他们同窗,同乐,同饮花酒逛青楼

    “其实很简单,我们结社读书的时候,已经明白了。”乐亭道。

    少年们看向他。

    “天子重英豪,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无种,男儿当自强。”乐亭道,“我们读书是为了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天子是谁我们都不改志向,是明君则辅佐,有昏庸则谏言,所以,又有什么不知所措的?”

    少年们哈哈笑起来。

    “乐亭真不愧是能辨春秋的。”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怪不得都乐亭是我们六道泉山社的定海神针。”

    “咿,听最近又有两个儒师要来讲。”

    “这里是帝姬殿下读书的地,也算是潜邸吧,谁人不想在此传道授业,天下多少人虎视眈眈。”

    “不过他们来也可以,只是休想驱逐我们关。”

    “有乐亭在无忧也,乐亭最近诗经也读通了吧?也差不多三四年了。”

    笑嬉闹在林间响起,伴着一旁叮咚跳跃的山泉,一扫这些时日的惶惶拘束。

    柳春阳也跟着大笑。

    他也许久没有这样开怀了,是啊,不要想太多。

    虽然自己没什么大用,在朝堂上帮不上大忙,跑腿打杂总是可以的。

    长安府外十里,送行的人们停下脚步,看着柳春阳的马车在数十人的护送下远去。

    柳三老爷被众人拥簇着,并没有离别的感伤,很是激动。

    “父亲让这么多人马护送春阳进京呢,真是太破费了。”他道。

    “这可不算破费。”旁边有人带着几分酸意道,“你家春阳比你的月钱还多呢。”

    具体多少当然除了管家老爷没人知道,大家只知道春阳少爷用钱跟柳老太爷一个待遇。

    柳三老爷道:“那是因为春阳在朝为官,要应酬的多,当官不容易啊。”又矜持的捻须,“父亲了,春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