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三章:期待(第1/1页)唐朝最佳闲王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蒋田很专业,虽然并不是军工专业出身的,但从零开始,跟随着大唐军工一起起家,进步的蒋田,在战车工业这面无疑有着巨大的话语权。

    期间李承光只是不断的询问着,听着,即便发表自己的意见,也是用探讨的式去询问的,当得到蒋田的解答之后,李承光也并不会去深究这些问题。

    两人愉快的聊了差不多半个时辰的时间,将这台新式战车从内到外聊了一个遍。

    而直到这个时候,李承光才算是真正的明白,为什么这台战车会出现。

    为什么他们有能力制造体积更大,装甲防御更安,火炮口径更大的战车,却依旧选择了这款看似很薄弱,各项性能都不是最优秀的战车。

    原因很简单,使用环境,敌军情况。

    单凭这两点,就足以确定眼前这台战车的地位了。

    新式战车重一万二千七百斤,换算下来也就是635吨,这个重量几乎已经是极限了。

    再重的话,目前水泥公路的桥梁倒是可以支撑,但问题在于,军队的使用环境,可不一直是在水泥公路上的。

    而这个重量,恰好距离浮桥最大承重吨有一定的距离,算上成员以及弹药的重量,刚好可以使它安的通过浮桥。

    这才是重点,不能造出来更牛逼的坦克,到时候遇见一道河就懵逼了,那才是最大的尴尬,我要这铁器有何用?

    另一个敌军情况,就上一代战车都已经能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了,新一代战车虽然速度慢一些,但依旧够用,两代战车混合在一起,形成一快一慢,一个突击队,一个火力攻坚队,可以形成一个玩美的搭配。

    而且李承光还得知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消息,目前蒋田他们已经掌握了加强版战车的相关技术,而这个相关技术也就是增加装甲厚度,提高战车的自身重量,以此为根基,然后增加火炮口径,提高战车的攻击力,但这个问题又回到原点了,交通情况不允许。

    不过就目前为止,这两代战车已经完够用了,所以蒋田他们的下一步计划,并不是研究新的战车。

    一是要等蒸汽机组那边搞出来新的强力整机器,从而代替现在采用的这款,以此来提高战车的动力性能。

    另一个,他们打算对这台战车进行位的改进。

    就是在这台车的原基础上,对操控性能进行改进,从而使这台战车的操控可以比现在更优秀。

    接下来他们将主要公关炮塔的旋转,目前炮塔旋转是个大问题,左右旋转需要装填手手动去摇,虽然利用了杠杆原理,但操纵起来依旧很吃力,一个普通人,力气不算太大的,操纵着炮塔转一圈就会累的大喘气。

    而蒋田最多也就操纵着转两圈,再多的话手臂就不是自己的了。

    炮管上下调整倒是省力了些,但也仅仅只是相对省力。

    而这样的性能,对于战斗来,显然是一种累赘,现在这个情况倒还好,但也不可避免的会耽误一些战机,但一旦对面有了火炮等可以直接摧毁战车的装备,他们这种性能就不够看了。

    李承光倒是想继续探讨下去,但问题很尴尬,他又不懂这些西,所以也就没了继续讨论下去的资,这事只能不了了之。

    位于郑州的工厂大约还需要两年的时间才可以投产,所以对于蒋田他们来,时间还有,不用过于着急。

    当然,以大唐现在的能力,集中力的话,一个机械工厂只需要半年不到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了,但人员才是重点中的重点。

    而这些都是技术性人员,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培训,就算其他两个厂可以支援,但支援的力度也不会太大,还是需要他们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需要的时间就会多一些,不过这也是正常的,当后期工厂来多的时候,专业类人才也随之会增加,到那时候新建一座工厂,每个厂调一部分人过去就足够了,不用像现在这么麻烦。

    ……

    从试验场回来之后,李承光又特意参观了禁军的营地,亲自观看了禁军装甲部队的演练。

    对于这股钢铁洪流,李承光内心深处还是有些恐惧的,尽管这是大唐的力量,可他已经看到了血肉之躯在抵挡这股钢铁洪流的时候,会是一副什么样的场面?

    没有人可以挡下它,绝对没有。

    这些年来,大唐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每一天都有一个新的模样,每一天都在书写着一个新的历史,每一天,都是华夏民族最辉煌的一天。

    一个这样的江山,将来要交到自己的手中,李承光此刻也是倍感压力。

    是的,压力。

    有兴奋,有激动,但更多的却是压力。

    他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带着大唐向现在这样一直腾飞下去,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意识,依旧落后父皇太多太多,这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这是事实。

    现在的大唐,已经让所有人都感之震惊了,没有人知道大唐的明天会是什么样子,所有人都在疯狂的习着,疯狂的补充着养份。

    之前去拜见刚刚退下去不到一年的萧瑀,在聊天的时候,萧瑀却在不断的感叹自己已经落伍了,已经跟不上大唐的脚步了。

    尽管这几年朝廷已经刻意的放缓了脚步,希望可以给大家更多的时间去适应,去习惯,去习,但那种震撼依旧还是存在的。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神元十二年也即将步入尾声,迎来新的神元十三年,一个谁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模样的神元十三年。

    而对于正旦朝会,所有人都在期待着。

    李元吉已经下令了,要在正旦朝会上公布一年来的成果。

    不再是以前那种形式上的汇报,而是要拿出详细的数据来作为支撑的。

    这是朝廷第一次如此细腻的公布这些事情,而不再是以前那样,今年的形式多好,收获多少多少之类的没营养的利好消息。

    而李承光,也同样在等待着,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