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军饷。河东节度使只给他钱币一千缗、米一千石,李克用很生气,纵兵大肆掠夺后回去了。
中和二年十一月,李克用再以步骑兵一万七千前往京师长安。中和三年正月,李克用出兵河中,屯兵乾坑。后来,各地军队都来到长安,在渭桥与黄巢军大战,黄巢军败退入城,李克用乘胜追击,从光泰门进去,与敌军战于望春宫升阳殿,黄巢军败退,向南逃到蓝田关。长安收复,李克用军功居首。唐天子任命李克用为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节度使,任命李国昌为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十月,其父李国昌去世。
中和四年,李克用率兵五万去援救陈州,想借道河阳,诸葛爽不同意,于是率部在河中渡河。四月,在太康击败尚让,又在西华击败黄邺。黄巢且败且退,到中牟,到达河边还没渡河,而李克用率兵追来,黄巢军惊恐溃败。等到了封丘,李克用再次击败黄巢军,黄巢脱身逃跑。李克用追击,一天一夜奔驰三百里,追到冤朐,没追上才回兵。
在王满渡,朱温与李克用联合击败了黄巢军。之后,李克用率军路过汴州,在封禅寺休军整顿。朱温在源驿宴请李克用。宴会上,年轻气盛、恃才自傲仅二十八岁的李克用喝了些酒之后,说了一些对大他四岁的朱温有点不恭敬的话。朱温一怒之下就想除掉这个狂徒,那样也会在将来少一个对手。朱温在宴席上隐而不露,等酒席散后,李克用喝醉睡着了,埋伏的士兵再出来,放火烧房。偏巧遇上狂风暴雨,当时正是夏日多雷雨的季节,朱温趁乌云压城的黑夜动手,却没想到乌云也能带来雷雨和大风。幸好天降大雨把火灭了,李克用与随从们借着闪电的光亮,从城门上用绳索坠城逃出,回到自己的部队。李克用侥幸逃脱,但几百名士兵却全部阵亡。
七月,李克用来到太原,将此事上告唐僖宗,请求出兵汴州,并派其弟领兵一万人驻扎在河中地区待命。僖宗劝和了这事,同时,因为击破黄巢的功劳,封李克用为陇西郡王。乾宁二年,昭宗授予李克用“忠正平难功臣”称号,封为晋王。此后李克用长期割据河东,与占据汴州的朱温对峙。
大敌已破,朱温又狡诈地对付小敌,甚至对曾经相助的朋友也不放过。经过多年的征战,朱温扫清了一个个对手,完全控制了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中原大地,超过李克用成为最大的地方势力。
当时,原先的淮南节度使在争战中被杀,唐朝廷任命朱温兼淮南节度使、东南面招讨使,遭到了淮南实力派杨行密的反对。如今,大敌已破,于是,朱温开始将矛头指向了淮南地区。乾宁四年,朱温率兵攻克徐州,同年派兵攻打杨行密的寿州。
杨行密幼时丧父,家庭贫困。为人高大有力,能手举百斤,一日可走三百里路。唐乾符年间,江淮造反群起,杨行密因参加造反曾被抓获,释放后应募为州兵,戍守朔方,迁为队长。一年戍边期满而还,但军吏讨厌他,又让他去戍边。杨行密准备起程,路过军吏的住处,当即斩下军吏的首级,携带而出,趁此起兵为乱,自称八营都知兵马使。刺史弃城逃走,杨行密于是占据庐州。
中和三年,唐朝拜杨行密为庐州刺史,淮南节度使上表杨行密为行军司马。后来,扬州城被黄巢军攻占,杨行密率兵几千人赴援。听说淮南节度使在争战中被杀,杨行密令全军穿白色丧服向城哭三天,再进攻城门,夺回扬州城。
当时,扬州城中仓库空虚,饥民互相残杀充饥,夫牵妻、父牵子卖给屠宰场,被卖的人如同羊、猪一样被屠夫宰杀。杨行密无法守城而想离开,于是率军进入宣州。龙纪元年,唐朝拜杨行密为宣州观察使。
景福元年八月,杨行密再入扬州,唐朝拜杨行密为淮南节度使。乾宁四年,朱温派兵攻打寿州,杨行密在清口击败朱温军,杀庞师古,葛从周收兵逃走,追到渒河,又大败朱温军。
天复二年三月,唐昭宗拜杨行密为东面诸道行营都统、检校太师、中书令,封吴王。占据河东的李克用派兵进攻晋州、绛州,在蒲县大败。朱温军乘胜攻下汾、慈、隰三州,并围住太原。李克用大为恐慌,打算逃到云州,又想逃往匈奴,犹豫不决。这时,朱温军发生大规模疫情,退兵而去,周德威再次夺回汾、慈、隰三州。
天复三年,朱温军攻青州,杨行密派兵救援,大败朱温军,杀死了朱温的亲侄子。朱温大怒,亲自率领号称二十万的军队进攻青州,结果又被打败。天复四年,梁迫使唐朝廷迁都至洛阳,改年号为天祐。李克用认为挟持唐天子迁都的是梁,天祐不算唐年号,不能用,于是依旧使用年号天复。天复五年,李克用与契丹耶律阿保机在云中结为兄弟。
迁都洛阳后,朱温仍担心昭宗有朝一日利用李克用东山再起,就令人杀昭宗,借皇后之命立十三岁的李柷为帝,是为昭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