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南台沉闾山浮(第2/2页)殷宋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安。”

    “还有那长坑鬼,原本是临水洞北二里处山坑中的一团浊气,受了日月精华,却凝结变化成了一个独角赤发的厉鬼恶怪。这丑鬼只因功力浅薄而又胡作非为,终于被人追赶得立脚不住,便来投奔临水洞做了奴才,一边跟主子学些妖术邪技,一面专智主子物色和掠骗俊男、幼童。”

    ……

    长老们越说越离谱,显得危言耸听,靖姑实在是听不下去了。

    “可是,爹、娘,刘公子和我们可是有了婚约的,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啊!”靖姑见爹和娘始终沉默不言,更加着急了。

    “哎!”靖姑她爹摇了摇头,显得万般无奈。

    “爹,你快说话呀!刚才不是说,许真君可以困住这些妖孽吗?这个许真君是谁,他在哪里,我们去找他,向他求救吧!”靖姑抱着仅有的一点希望,向长老们问道。

    “靖姑呀!许真君创立闾山派,那是几百年前的传说了。别说你了,就是你爹那一辈的人,也不曾真的见过许真君。”

    “那些年,妖魔鬼怪频繁出来作恶,人们对付不了,就想着奔赴闾山,学会一身抓鬼降妖的本领。可是要想拜得许真君为师,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呀,大家一个个不都是无功而返。”

    “那闾山法府传说是在台江龙潭壑一带江面,后来法主许真君为了远避都市纷扰,便将闾山沉没于水底,而把南台浮现于水面上,于是才有了‘沉闾山,浮南台’的说法呀!”

    “我是听说呀,那闾山法府就是在江水之底,凡人看不见,唯独精通闾山正法,道行高深的道士和有道缘的心善之人才能看到。”

    ……

    就在长老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的时候,靖姑已经夺门而去,等到她爹娘察觉过来的时候,已经追及不上了。

    这一刻,靖姑想要去的地方正是台江龙潭壑一带,她要寻找那消失了的闾山法府,她要见许真君,恳请他营救刘公子。

    就在她来到龙潭角,站在南台之上的时候,她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幅幅熟悉的画面,那是她九岁那年,不小心失足落入江水中,当时分明也是在这个地方。

    后来,她正是被一位道长救了,还见到了一座虚无缥缈的道观。靖姑分明记得,当时那位道长说过,她迟早还会再回来的。果然,她现在真的回来了。

    “真君上仙,你在听吗?刘杞公子有难,凡女靖姑恳请真君出面营救,只要刘公子平安无事,不管有任何的艰险,靖姑在所不辞。”南台之上,陈靖姑虔诚跪拜,再三默念道。

    突然,江水翻涌,旋涡四起,南台沉,闾山浮,一座金碧辉煌的道观映入眼帘,那道观的门匾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闾山法府。

    “你终于来了,本君可等了你很久了。你有仙根,本非凡胎凡人,何不入我闾山派,从师学法。”真君的声音传来,洪亮大气,声声入耳,却不见其人,果然有上仙的风范呀!

    此时,靖姑惊喜万分,恨不得立刻拜师学法,却也不忘营救刘公子之事要紧,便说道:

    “只要真君上仙保得刘杞公子平安回家,无论什么要求,陈靖姑都愿意答应。”靖姑心想,本姑娘早就想从师学法了,就是苦于欲投无门,若是真君答应,不就捡了个大便宜,一举两得。

    “若要本君营救刘杞,条件就是,你入我闾山派之后,除了学习仙法外,还得侍奉本君三年,三年之内,不得踏出闾山半步。”上仙的声音传来,洪亮中夹杂着狡黠。

    侍奉三年?还不得踏出闾山半步?这分明就是签下三年的卖身契嘛!陈靖姑不禁质疑起这位上仙的人品来,嗯?不对,应该说是仙品才是!

    “好,一言为定,靖姑答应上仙的条件。”容不得靖姑多加考虑,为了尽快营救刘公子,她只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靖姑从师闾山学法,如鱼得水船欢惬。她废寝忘食地用功,一一学会了召雷驱电、呼风唤雨、缩地腾空、移山倒海、擒妖捉怪、退病除瘟等等神奇本领。

    “很好,作为见面礼,本君先送你两样法宝。这一件是闾山铁马,这铁马能日行千里,夜走八百。”真君说完,一匹铁马“得得得”地奔了出来。

    “这第二件法宝是闾山令旗,旗上附有专治妖魔鬼怪的符咒。”于是,一面令旗“咻咻咻”地飞了出来。

    “有了这两样法宝,你尽管前往临水洞,营救刘杞就是,本君最近懒癌上身,就不出面了,要去睡一会儿,等你的好消息哦!”真君一语惊人,不愧是散仙,不过也太散漫了吧。

    靖姑手执令旗,跨上铁马,“得得得”,朝临水洞飞奔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