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诏长和大理(第2/2页)殷宋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梁乾化四年底,郑旻大起部众,北向攻黎州。占据川蜀的王建派中书令王宗播、夔王王宗范、嘉王王宗寿为三招讨。蜀军在潘仓嶂大败长和军,杀其主将赵嵯政等人。蜀军一鼓而作,连破长和军四阵,追到了大渡河边,一路追杀了数万长和军,剩下的想逃过河去,被蜀军又是一阵欢送,溺死数万。

    唐同光元年,郑旻遣郑昭淳出使岭南,以朱鬃白马为礼,请与南汉和亲。郑昭淳在刘岩面前自称是“皇亲母弟、清容布燮兼理、赐金锦袍虎绫纹攀金装刀、封归仁庆侯、食邑一千户、持节。”郑昭淳懂汉学,善诗赋,刘岩招待了郑昭淳,然后将襄皇帝刘隐女增城公主嫁于郑旻。

    唐同光四年,郑旻病死,子郑隆亶继立。郑隆亶是长和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仅仅两年后,剑川节度使杨干贞发动兵变,杀死了郑隆亶,长和亡。

    杨干贞先是拥立了清平官赵善政为膘信,建大天兴国,赵善政不过是个傀儡。唐天成四年,杨干贞将赵善政踢到一边,自立为帝,国号大义宁。晋天福二年春,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白蛮、黑爨等部,公开和大义宁决裂,不久灭大义宁,建立大理国,定都阳苴咩城。

    段思平是南诏清平官段忠国的六世孙,家世显赫。段氏和杨氏、赵氏都是白蛮大族,不过段氏出自甘肃武威,南北朝北齐名将段韶就出自武威段氏。段思平立国后,封赏白蛮各部,稳定了境内局势。段思平废除不合理的赋税,减轻百姓负担,大大缓和了矛盾,并改革制度,完善了统治基础。

    晋开运元年,段思平病死,子段思英继,尊段思平为太祖圣神文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