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乌合之众(第2/2页)血色汉末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让出战马,最后渡过汴水方才逃的性命。

    不似曹操幸运,其好友卫兹,却死在乱军之中。

    哪怕是鲍信,也是身负重伤,在胞弟鲍滔的舍命护卫下方才得脱。至于鲍滔,却在断后中力战而亡。

    或许能安慰曹操的,唯有徐荣部也受到创伤,只能驻守荥阳,一时半会儿不会轻易出兵。

    只是让曹操不能接受,原还想用一个胜仗激起盟军的士气,不想只一战他就军覆没,身边就还剩了个从弟。

    着一惨败,他也可以想象,意识到西凉军的战力,着酸枣的盟军更不会轻易出战了。

    可联军不战,并不意味着董就会闲着了,荥阳一战歼曹操部算偶遇,徐荣不是冲着他去的,只能算曹操为酸枣联军挡了灾。

    那对河内郡发起的攻击,袁绍、王匡一部,可没有那么幸运。

    如今天下反董联军分为三部。一者河东、二者酸枣、三者鲁阳。不似荆州鲁阳距离洛阳较远,陈留酸枣联军众多。与司隶不过一河之隔的河内,自然是董眼下最头疼的敌人,指不定哪天大军就突然杀入。

    更何况作为推举的盟主,袁绍自然是董的眼中钉肉中刺,要想展示军力,抑制宵,拿河内开刀再好不过。

    当然驻守河内的袁绍、王匡也有这个觉悟,特别是河内太守王匡,刚举义旗就开始部署防御,先是派刚征辟的从事,大将韩浩率领兵马,于孟津驻守。更派遣手下最精锐的“泰山兵”,到河阳津驻守,防止董过河。

    不过,行伍多年董岂是白给的,随后听取李儒建议虚张声势,使河内联军误认董军会从平阴县渡河,而死守河岸。

    随后用以精锐,经平津渡河,绕至其后袭击。面对出其不意的攻击,王匡驻军比之曹操只惨不少,几乎灭。

    接连重创两路联军,天下震惊,原还在指望着义军勤王之士,方才看清形势,不免有些气馁。

    反之连连得胜的董,气焰又再次高涨,彻底明白什么叫乌合之众,天下还是他的。

    当即为了展示自己之威,更防止自己不在新都人心不附,董授意以勾结谋逆罪,于三月中,逮捕袁氏族人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并灭族。

    袁隗、袁基之死算是被袁绍、袁术连累,他们的命运从袁绍、袁术两兄弟逃离洛阳似乎就注定,不过被灭族又太过残酷。

    二袁之死,长安惊恐,原以为逆来顺受可以活命,可面对厮杀的董,无人再敢侥幸。随后以王允为首之辈,暗暗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