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01082951332,感觉好多了(第2/3页)13级海啸之后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我是否好看。



    是通过“反馈”,通过的反映!



    再比如,我多高?这个问题,因为自己看不见自己,所以必须要通过看别人多高,我比小明高,我比小红高,比所有人都高,那么就知道我很高。也可以通过物体来比较,比桌子高,比椅子高,比冰箱矮,这里就是通过去反馈,总而言之,定义“我”的方法,一定是通过看到外界,在反馈回自己。来定义“我”。



    除了好看不好看,高或者矮,“我”还有什么属性呢?



    我学习好



    我性格内向



    我穷



    注意:永远是“别人认为你”如何如何,来定义你自己。



    这些所有的,从外界反馈回我自己的信息,加在一起,就构成了“我”,就构成了“脑中的那个小人”,也就是那个超级复杂的神经元集合。



    所以,这就能回答最开始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2岁之前没有记忆?因为“我”得到的反馈还不够多,不能形成完整的记忆。



    当我收到了“我是否好看”,“我高还是矮”,“我内向还是外向”等等别人对我的评价的时候,我就终于能知道:“我”到底在眼中是什么了,也就定义出了“我”。



    读者你看,“我”这个概念,其实是逐渐定义出来的,逐渐加强的。



    是一个过程。



    从无到有的过程。



    当然,我的定义不光是别人,也可以是别的物体。



    比如,在地球的眼中,我是一个重达50kg的,能落地的物体;在纸眼中,我是一个可以把它撕下来一截并擦鼻涕然后扔进垃圾桶的一个物体;在眼中,我是那个经常不洗就抚摸它的身体的那个物体……



    在不同的物体眼中,我都是不同的,这些不同加在一起,构成了“我”的集合。



    终于定义出了一个完整的“我”。



    为什么2岁之前没有记忆。



    因为那时,世界只有简单的信息输入给我。我无法通过这些反馈和互动,建立起我的自我认知。但是如果接触的多,“我”就越健全,人格也就越健壮。



    所以大家总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渐的“加强自我”的过程。



    ---



    这个对于“我”的定义,还可以解释问题二:



    为什么班里总有人喜欢装逼?为什么社会上总有人喜欢装逼?为什么xxx总有人喜欢装逼?



    装逼,是一个展现自己实力的过程,嗯,通常是一个实力不足的人展现实力的过程。



    比如我曾经抄过一次学霸的作业,抄完之后,坐我后面的女生对我说“哇塞你好厉害这道题你都会做!”我说:“这题太简单了。”



    这是一个我装逼的过程。



    我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获得女生的高评价。



    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我如何定义自己?刚才已经说了,通过别人对我的看法、行为,定义我自己。身后的女生很崇拜我,这样使我产生了”存在感“,甚至产生了”强存在感“。我愿意这样刷存在感。这样的话,“我”,或者说“脑中的小人”,就会越来越强。越来越强。



    我的最终目标,是让所有人都觉得我强,都对我有好的看法,好的评价,这样,我在所有人眼中都很强。



    但是,在上面这个例子当中,我其实是不会做那道题的,所以我其实很弱。



    但是我真实弱不弱不重要,别人怎么看我才重要。因为,每个人都是通过“别人”来定义自己的。



    所以,每个人都愿意装逼。都喜欢装逼。



    每个人都喜欢,真的。



    因为每个人都想要有存在感,真正不喜欢装逼的人是不存在的,因为不喜欢装逼的人没有“我”的概念,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



    ---



    还可以解释问题三:



    我为什么能意识到我在思考?



    注意哦,这个问题,古今所有大哲学家都解释不出来,都必须归结于灵魂啊,意识啊这种没法解释的问题。但是,通过“脑中小人”概念,可以解释。



    要解释“我为什么能‘意识到’我在思考?”这个问题,需要借用最开始的概念:我们脑中会通过神经元集团设置很多“小人”,比如同桌小红是几百万个神经元,妈妈是几亿个神经元。也就是说,我们脑中的小人,有可能不止一个。



    这里先不谈多重人格,只说为什么能“意识到”我在思考。



    在这个问题里,大脑中其实是分成了两个部分:



    部分1:代表“我”的那几亿个神经元组成的一团



    部分2:正在进行理性思考的那一部分神经元



    现在,其实,当分成两个部分的时候,聪明的读者你应该已经明白了。



    “我意识到我在思考”这句话,



    其实就是“部分1”看到了“部分2”



    也就是:我的那一部分神经元,看到了正在进行理性思考的那一部分神经元。也就是:看到了“思考的过程”。



    “思考的过程”划重点!所以我们人类经常感叹:我是一个能思考的物种,我有灵魂,我看到了“思考”这个过程本身。



    反过来还有一个问题。



    我是谁?



    这个问题,是谁问的呢?是“正在理性思考”的那一部分神经元问的。



    所以,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正在理性思考的那一部分神经元,看到了的我的那一部分神经元。



    所以读者你看。当我们说“我”的时候,其实是有两个。



    一部分,是我形成的神经元;还有一部分,是正在理性思考的神经元



    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一个我,看到了另一个我



    所以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我是谁?



    或者:我为什么能意识到我在思考?



    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古代的大哲学家不能解释“我是谁”这个问题呢?因为他们不知道现代神经科学的成果。所以只能形而上学越来越玄乎,最后说些听不懂的人话。



    其实我是谁这个概念,真的没有那么复杂。就是大脑中两坨神经元互相看罢了。



    ----



    那么,玄而又玄的灵魂存在吗?当然不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