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惊波一起三山动 第十六节(第2/5页)大隋风云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还奢谈什么重拾旧山河?

    =

    “我告诉你,大周马上就要乱了,宇文护虽然竭尽所能想挑起东西突厥的分裂,但这种分裂短期内还不会形成战争,相反,大周的内乱,反而会暂时压制突厥汗国内部的矛盾,突厥人、吐谷浑人的大军将会乘机杀进长城,杀进河西,杀进关陇。你若想保住xìng命,还是乘早另谋他策吧。”

    “你不要危言耸听了。”断箭不以为然地挥挥手,“现在你们的大可汗燕都正在想方设法阻止分裂,而你父亲又要率军西征,吐谷浑人正在为大漠的局势而担心,大漠诸族哪有时间顾及大周?你以为我们大周的晋公(宇文护)会愚蠢到在突厥汗国没有爆发战乱之前,自乱阵脚吗?以我看,你还是多考虑一下自己的事,少关心一点我们大周的事。”

    “哎,你是什么人啦?你有没有脑子啊?我在为你考虑哎,你怎么不知好歹啊?”萨满圣母生气地说道,“你知道宇文宪在大周的地位,他把你流放到敦煌,意思很简单,他是要告诉魏国公李家,他要出手对付宇文护了,你知道吗?也就是说宇文家要分裂了。”

    “宇文家分裂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宇文皇族和武川势力要分裂了,大周赖以支撑的根基要分裂了,试问这种情况下,谁能胜出?我告诉你,没有胜利者,他们两败俱伤后,关陇势力和以拓跋皇族为首的代北势力会乘乱而起。你用脑子想一想,大周怎么会不乱?大周乱成一团,你们根本无力抵挡突厥人、吐谷浑人、山东大齐和江左大陈的围攻,大周转眼之间就会分崩离析。”

    断箭暗自吃惊,“你的意思是说,宇文家分裂,是关陇势力和代北势力暗中推动的?他们想推倒宇文家,重建国祚?”

    “当然了。既然宇文家可以夺取拓跋家的国祚,为什么其他人就不能夺取宇文家的国祚?在永嘉之乱(公元311年)后的一百多年里,黄河两岸的王国一个接一个,今天你夺我的江山,明天我抢你的国土,天下英雄风云际会,十几个短命王朝轮番登场,谁有实力,谁就是霸主。南方的江左也是一样,一百五十年前(公元420年),刘裕夺取晋祚,建立宋国,将延续了一百五十四年的大晋彻底葬送,其后萧道成灭宋,建立齐国,而萧衍却抢了自己叔叔(萧道成)的江山,建立了粱国。接下来你也知道,梁国经侯景之乱而衰,陈霸先夺取粱祚,建立了陈国。大漠上也是一样啊,匈奴人被鲜卑人所灭,鲜卑人南下后,柔然人兴起,如今则是我们突厥人的天下。这个世界生存的法则就是弱肉强食,你不行了,不能保证手下人的生存了,那你就得让位,让更强的人来做霸主。这就象大漠上的狼群一样,狼王一旦失去了实力,狼群的生存就面临危机,它必须得死,新的狼王要踩着它的尸体登上王位。这个道理连畜生都懂,你不会不懂吧?”

    断箭眉头紧皱,不理会萨满圣母的嘲讽,急忙问道:“你是说晋公(宇文护)已经无法保证大周的安危?”

    “我上次对你说过,宇文护这个人非常有本事,他怎么会无法保证大周的安危?他正是为了确保大周的安危才引发了这场危机。不过,宇文宪也是一个才华出众的人物,按道理他不会不知道宇文护的苦衷,宇文护这么做都是为了宇文家的江山,他没有理由背叛宇文护?难道……”萨满圣母停了片刻,喃喃自语道,“难道他受到了某种威胁,不得不妥协,继而试图说服宇文护改变国策?”

    “你能不能说清楚一点?”断箭无法按捺自己强烈的好奇心,他急切追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萨满圣母望着他,犹豫不决。

    “我不过是一个无名小卒,知道了又能怎么样?难道我能改变这一切?”断箭自嘲地笑笑,“我不过好奇而已,如果你不想告诉我,那就算了。我想睡一下。到了楼兰城,你把我叫醒。”

    “这件事牵扯很多,说起来很麻烦,既然你想知道,那就告诉你吧,你权当听故事好了。”萨满圣母瞪了他一眼,“你这个男人不但无耻,胆小,而且还很小气。你怎么会这样?你一直都这样吗?”

    断箭知道她又要开骂了,急忙高举双手投降。

    “这件事要从突厥人统一大漠说起。”

    =

    突厥人的祖先住在高昌北面的贪汗山(博格多山),属于铁勒一部,他们在高昌人那里学会了打造铁器。柔然人进入西域征服了高昌、铁勒等诸族部落后,他们被柔然强行迁到金山(阿尔泰山)南麓,为柔然汗国打造武器。金山的形状象兜鍪(móu,武士的头盔),这个部落称兜鍪为“突厥”,就是强壮的意思,所以这个部落因此取名突厥。

    突厥人在金山不仅仅打造武器、铠甲,还打造各种铁器。金山锻工水平很高,各种铁器都制作jīng美,坚固耐用,在西域非常有名气,于是粟特人、波斯人、西域诸国等商贾纷至沓来,突厥人因此积累了一定的财富,获得了发展部落的各种物资。

    这时,柔然汗国开始分裂(公元520年),柔然可汗阿那瓌(gui)被逐逃亡北魏,东部柔然的示发和西部柔然的婆罗门(两者皆为阿那瓌的堂兄)在金山南北展开激战。突厥人的机遇来了,阿史那土门和阿史那室点密兄弟带着大军走上了雄霸大漠之路。

    历经三十多年的奋战后,突厥人逐渐统一了大漠。突厥人的雄起,迅速引起了长城南部大齐国的jǐng觉,他们开始封锁北部边境的互市、交市,严禁粮食、盐铁、绢帛等重要物资进入大漠。

    突厥人尚在进行统一大漠的最后战争,战争物资的缺乏是致命的,他们极有可能功亏一篑,但当时和突厥人结盟的大周非常窘迫,他们无法给予突厥人以有力的支持。大齐国拥有河北、中原和江淮,他们是最强大的王国,拥有世上最多的战争物资,为了摆脱困境,突厥人试图和大齐国议和,然而,大齐国拒绝了,他们为了自身的安全,必须遏制突厥人的强大。另外,战败的柔然汗国和铁勒诸部大约有三十多万人聚集在大齐国北部边境,无论是出于边境安全的考虑,还是为了信守对柔然人的承诺,大齐国都不会答应议和。

    突厥人无奈。打是不行的,不仅自身实力不够,大漠也不稳定,很多刚刚被征服的部落正在蠢蠢yù动,为此,他们思虑良久,采取了两种办法。

    一是帮助大周攻打大齐,战争所需由大周人提供,从而逼迫大齐人和自己议和,即使不能议和,也要逼迫大齐人重开边市。这个办法起到了效果。七年前,(公元564年),大周、突厥联手出兵攻打晋阳,突厥大可汗燕都亲率十万铁骑相助,二十万大军南北对进,晋阳岌岌可危。大齐被迫和突厥人议和。此战先胜后败,突厥人突然撤出战场,导致大周一败千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然而,大获全胜的大齐人突然撕毁了协定,大可汗燕都为自己的轻率付出了代价,虽然他怒不可遏,但他失去了主动,只能接受大齐人的条件。大齐人的交易条件很苛刻,你要物资,我要战马,以物易物,牢牢卡着突厥人的脖子。

    突厥人的第二个办法就是进入西域,夺取西域南北中三条商道的控制权。

    自大汉开始到魏晋,东方华夏和西方波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