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惊波一起三山动 第三十一节(第3/3页)大隋风云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正统史官更是以为其非我族类,心存鄙夷,称其为“虏”、“胡”、“杂胡”,或在名称的字面上加犬旁,添革旁以示其不为我族所容,乃为异类。故魏晋之时的所谓杂胡,其本义是指匈奴帝国解体后,曾经与匈奴部族有过政治统属或血缘关系的那些个有关部族。杂胡也是指其种类繁多而言,并非指其小弱,此处的杂之一字个人以为似乎也并非是一般所想的那个杂交的意思。

    至唐代,匈奴杂胡均已随历史进程而逐步消失,而当时西域一带昭武九姓胡依然保留有种类繁多,地区xìng强等各种特征,故在隋唐以后昭武九姓逐渐成为人们一般所言杂胡的代名词,而非一般概念之“杂胡”。陈寅恪先生在《以杜诗证唐史所谓杂种胡之义》一文中即明确指出“杂种胡即中亚昭武九姓胡。唐人当rì习称九姓胡为杂种胡。杂种之目非仅混杂之通义,实专指某一类种族而言也。”

    =

    厌哒国的都城:

    关于厌哒的都城,玄奘《大唐西域记》称为活国,即今Walwarliz,唐代为阿缓城,地图上标为“月氏都督府”。但此前的《周书》、《魏书》、《隋书》都将此城称为拔底延、薄提,即今rì阿富汗的巴里,或叫巴尔赫,Balkh,唐代称为缚喝,地图标为“大汗都督府”。双方聚讼不休,莫衷一是,今一并录之。

    =

    怛罗斯河:

    这里之所以要注释,是因为在这条河上曾发生了一场大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对决,就是著名的怛罗斯战役。

    大唐天宝10年(公元751年)高仙芝率领大唐军队,试图恢复对葱岭以西河中地区的控制,结果遭到阿拉伯帝国的反击,怛罗斯大战就此开始。怛罗斯战役是一场迟早要打的战役,大唐帝国要恢复在中亚的霸权就必须击败阿拉伯,而阿拉伯要完全控制中亚则必须击败大唐帝国。

    此战大唐帝国失败,而阿拉伯帝国则完全控制了中亚,中亚开始了整体伊斯兰化的过程。

    假如没有怛罗斯之战,或假如在那场战斗中获胜的是大唐帝国,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都将完全不同。从一定意义上讲,说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今天世界的面貌也是不为过的。

    怛罗斯的所在地至今尚未完全确定,但应在吉尔吉斯斯坦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接近哈萨克斯坦的塔拉兹(曾称江布尔)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