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金井梧桐秋叶黄 第二十九节(第2/4页)大隋风云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付你父亲,也会等到西征结束后。”李丹皱眉问道,“你觉得呢?”

    —

    “如果这一仗打败了,我父亲必死无疑。”雅璇说道,“这是杀我父亲的最好借口,所以他们积极支持我父亲西征,不是为了打赢这一仗,也不是为了一统中土北方,而是为了夺回权柄,为了杀我父亲,你懂了吗?”

    “但是,你父亲一旦西征,手握几十万大军,打败的可能微乎其微。”李丹一想到律光在战场上纵马驰骋的雄姿,心里就有些发寒,自己真地被他打怕了,“你还记得和士开是怎么死的吗?去年你父亲撤军后,带着大军回到城,琅琊王高俨随即发动了兵变,把和士开杀了。”

    “和士开主掌大齐权柄也有五六年了,和胡太后的关系非常亲密,高俨凭什么敢杀他?因为有山东五姓七家的支持吗?山东五姓七家手里没有军队,即使支持也非常有限,所以高俨敢杀和士开,关键还是因为你父亲的指使。你父亲为了高纬的江山,要诛杀jiān佞,他借刀杀人,先利用高俨杀了和士开,然后又把高俨和他的一帮亲信手下,还有京畿大军,全部抹掉了。高纬当然心领神会,他难道不知道你父亲的心思?”

    “你父亲太厉害了,陆令萱和祖珽之流根本不能和和士开、高俨相提并论,他既然能一次xìng解决了和士开和高俨,难道还畏惧陆令萱和祖珽?”

    “我觉得他要西征,一个目地是攻击大周,还有一个目的是杀jiān侫。你想想,你父亲大军在手,随便哪一天火气上来了,带着一万铁骑杀回京城,陆令萱、祖珽和他们那一帮佞媚之臣,还有活路吗?”

    李丹摇摇头,说道:“所以,我觉得江南太过谨慎了,她成功的可能不大。”

    “你眼里还有国主的存在吗?”雅璇问道。

    “我……”李丹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雅璇地意思,真正要杀斛律光的是高纬,这才是问题地要害所在。从斛律光这个角度来说,他是为了国主,为了大齐的江山,但从国主高纬的角度来说,斛律光是飞扬跋扈,骄恣枉法,为所yù为。这种人想杀谁就杀谁,等到哪一天他要杀国主了,要篡僭了,他还不是一样眼睛都不眨,举刀就砍,试问那个国主喜欢这样的大臣?就算他是自己的岳丈,是国之柱石。是举世无双地悍将。高纬也要把他杀了,永绝后患。

    “我父亲走到今天这一步,是他自己地原因。如果他不是山东第一悍将,而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勋贵子弟,他或许能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雅璇叹了一口气,搂住李丹的脖子,脸贴着脸,小声说道。“如果你打赢了我父亲,你在大周也会慢慢走上我父亲地路,你会成为大周国主势必诛杀的对象。”

    李丹心里一凉,半天说不出话。

    当年宇文护诛杀赵贵、独孤信、侯莫陈崇,何尝不是因为如此?如果魏国公李弼不是死的早,或许也会遭此噩运。江山、国祚、权柄,这些才是决定功臣名将生死的东西。

    “雅璇,这次你父亲肯定还能赢。这世上没人可以击败你父亲。”李丹安慰道。

    “赢了之后呢?就算他杀了陆令萱和祖珽,那将来呢?将来高纬不杀他了?为了防备高纬杀他,他要像宇文护一样弑君吗?”雅璇苦笑道,“看看宇文护。他一生中杀了三位皇帝,但最后呢?最后他还不是被逼自杀了?你以为他的家族可以逃脱噩运吗?不会。等到这一仗打完,大周国主和他的那些仇人们,会把他地家族杀得一干二净。”雅璇凄苦长叹,“我父亲和我的家族终究难逃一死,所以,江南姐姐说得对,我要去山东,我要做好一切准备,随时把我的家人救出来。这是我唯一能为他们做的事。”

    李丹无语,只是紧紧搂着她,觉得人活在世上,真的很累很累。

    “我不在了,西海也不在了,你怎么办?”雅璇忽然笑吟吟地问道。

    “什么怎么办?”李丹笑道,“我要上战场,和你父亲对决沙场。”

    “你是大冢宰,就算上战场,也不会像过去一样冲锋陷阵了。”雅璇压低声音说道,“江南姐姐还在长安,你不经常去看看……”

    “胡扯什么?”李丹大笑,“记得早点回来,否则我亲自去城把你抓回来。”

    三月初一,先帝灵柩送入皇陵。

    初二rì,宇文护灵柩也被送进皇陵安葬。

    同rì,从洛京、河阳前线送来急报,大齐军队已经到达边境,各路大军正在集结当中,大战已经临近。

    大冢宰李丹奏请天子,紧急扩军,全国佛图户全部转为兵户,这样可新增十万兵户。州郡兵即刻扩建,征募对象延伸到均田户。最迟到本月底,大周可扩军十五万,其中十万府兵,五万州郡兵。

    天子准奏,诏令各地总管、刺史即刻督办。

    下午,天子下旨,大冢宰李丹领都督中外诸军事,总领大周兵事,统率大周兵马,迎战各路敌军。

    李丹奏请,大司马宇文宪为左路行军元帅,到河阳战场御敌,各军总管和州、晋州刺史受其节制。国公韦孝宽为右路行军元帅,到洛京战场指挥作战,各军总管和中州、熊州刺史受其节制。

    都督中外诸军事府建行辕于同州,统一指挥河阳、洛京两个战场。

    太傅窦炽、太师尉迟迥、大司徒李晖坐镇长安,负责军队和粮草辎重的征调。

    天子准奏。

    当夜,李丹回到魏国公府,向老夫人辞别。

    此次除了李晖,李家有七个儿子、四个孙子上战场。远在敦煌的李雄已经被急调回京,一个多月后,他将统率新军,赶赴洛京战场。

    老夫人很激动,几次落泪,但这种事在她几十年的生活中司空见惯,她地情绪很快平静下来,嘱咐儿孙们奋勇杀敌,不要给李家丢脸。李家儿孙躬身领命,然后陪着老夫人说说话,聊聊家常。打了战场上,说死也就死了,死了就再也没有机会见到老夫人了。谈话的内容很自然就转到了这次大战上,几个兄弟们意见相左,随即争论起来。

    李丹成为大周宰辅,不但没有给李家带来荣耀,反而给李家罩上了一层yīn霾。李家兄弟曾为李丹是否继任大冢宰一事有过激烈争论,大哥李曜是强烈反对者之一,因为这一仗没有任何胜算,败了,李家也就完了。这种险实在不值得冒。二哥李晖和四哥李纶却不以为然。两人认为此仗即使打败了,李家也依旧机会掌控权柄,因为李丹的背后还有突厥人。

    如今阿史那西海急赴天山求援。昭武山摄政王以身犯险留在了长安。对昭武江南来说,下这个决定可不是一件小事,这个决定不但关系到丝路利益,更关系到突厥人的利益,尤其西突厥可汗室点密正在西征,这个决定一旦出现错误。势必给室点密地西征造成重大损失,这个责任昭武摄政王无法承担,只能以命相抵,这将给昭武九国带来无法估量地损失,所以,昭武江南能做出这个决定,愿意倾尽全力帮助大周,其实也是一件不可思议地事。她之所以这么做。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她相信李丹,愿意把自己地命交给李丹,除了这个原因,别无解释。

    李丹坐在老夫人身边沉默不语。面显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