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2年至584年间,他摆脱了东方的新君主,自己称汗。在中国,强大的隋朝已经恢复了汉朝在中亚的全部政治活动,中国在这次反叛中是鼓励达头的,这次叛乱使突厥人的势力一分为二。此后,东、西突厥再也没有重新统一,并且在大部分时间内,二者之间确实是处于敌对状态。
于是,当中国正处在重新统一之时,突厥人却在分裂。这种对立运动为隋唐王朝7-9世纪统治下的中国在中亚实行帝国主义政策提供了可能xìng。
东突厥不仅面临着西突厥的反叛,而且还被内部斗争弄得四分五裂。在蒙古本土上,新可汗沙钵略57年在位的权力受到其堂兄庵罗和大逻便的争夺。同时,他在西方受到西突厥“新可汗”达头的攻击,在东方受到辽西契丹人的攻击。不过,这一形势的发展令中国人不安,因为对这样一个联合体来说,由于蒙古地区的东突厥被打倒,势必使达头变得太强大。绝不能让达头重新恢复对他有利的突厥的统一。于是,中国的君主、隋朝建立者杨坚迅速改变了联盟的,支持东突厥可汗沙钵略以对付达头585年。陷入内部纠纷的东突厥人无论如何不再令人生畏了。沙钵略的兄弟、继位者莫何可能杀死了反可汗的大逻便587年,但不久他也去世了。继位的可汗是都蓝587-600年在位,他发现自己遭到另一位反可汗者即得到中国支持的突利的反对。事实上,都蓝可汗于599年驱逐了突利,但杨坚皇帝赶紧欢迎突利及其部众,并把他们作为盟邦安置在鄂尔多斯。东突厥毫无希望地维持着分裂局面。
都蓝一死,西突厥达头可汗再次试图利用东突厥人的混乱使他们降服,以便建立起他对蒙古地区和突厥斯坦的统治,实现突厥人的重新统一。为防止中国的干涉,他采取恐吓手段。601年,他威胁隋朝都城长安;602年进攻驻在鄂尔多斯的、受中国保护的突利可汗。但中国的政策是在暗中进行活动。603年,一支西部的主要部落这些部落是铁勒族,是回绝的祖先,它们似乎是在塔尔巴哈台、乌伦古和准噶尔地区过着游牧的生活突然反叛达头。由于达头的势力甚至在他统治的区域内也已经遭到削弱,他就逃往青海避难,从此销声匿迹603年。达头的王国,即曾经令波斯和拜占庭颤栗、并在几年前还威胁着中国都城的西突厥强国瞬时瓦解了。达头之孙shè匮只获得了他应该继承领土的极西部分和塔什干,而某个反可汗的处罗成了伊犁地区的君主。处罗确实着手计划继续达头的事业,但中国人及时地阻止了他。隋臣裴矩暗中支持处罗的敌人shè匮。处罗在战争中失败后,到中国宫廷供职611年。shè匮把他的胜利归于中国的政策,看来他始终没有采取过背叛中国的行动。与此同时,东突厥的政权一直掌握在中国的被保护者突利手中609年去世,后来权力又传其子始毕609-619年。在蒙古地区正像在西突厥斯坦一样,隋朝时期的中国不是通过一次大战争,而仅仅是采用其惯用的计谋,就成功地分裂了突厥势力,消灭了不顺从的可汗,使权力掌握在那些承认中国宗主权的可汗手中。
青海的情况亦如此。该地吐谷浑部的鲜卑人可能是一支蒙古部落的存在,三百年来一直令甘肃的中国驻军忧虑,608年他们被中**队击溃,不得不逃亡xī zàng。同年,中国重新占领哈密绿洲。609年,吐鲁番王殉伯雅开始向隋场帝表示归顺。
当隋场帝在高丽进行的倒媚的战争612-614年使隋朝威信扫地时,整个结构瓦解了。东突厥始毕可汗起来反叛,在山西西北的雁门关几乎俘虏了隋场帝本人615年。接着,中国爆发的内战616-621年彻底恢复了突厥人以往的勇气,这次战争导致了618年隋朝的覆灭。当争夺王位的竞争对手们被打败、新的唐王朝登上皇位时,隋朝所做的一切工作又必须重做。草原又把它的游牧部落推向山西中部。624年,东突厥可汗颉利620-630年在位利用中国内战带来的混乱,骑着马率领着他的骑兵队伍对帝国都城长安进行威胁。
幸运的是,唐朝有一位杰出的勇士,即太子李世民,尽管他还年轻,但他是唐朝的真正建立者。李世民勇敢地一直来到泾河畔的幽州,与蛮军对峙,他以坚定的姿态令对方慑服。游牧各部首领在一起协商片刻,然后一箭未发地撤退了。几小时后,一场大雨席卷该地区。李世民立即召集其部下谈话。据《唐书》记载他说道:“虏控弦呜镝,弓马是凭,今久雨弥时,弧矢俱敝,突厥人众,如鸟铩翮,我屋宿火食,枪槊犀利,料我之逸,揣敌所劳,此而不乘,夫复何时?”唐军照此行动。黎明时,突厥营地被攻破,中国骑兵切断了通往颉利可汗营帐的道路。颉利求和并撤退到蒙古地区624年。在这次惊人之举后,当时年仅27岁的李世民登上了中国皇位,从此,历史上以帝号称他为太宗626年。
3.唐太宗灭东突厥汗国
唐太宗627649是中国在东亚的威势的真正建立者。他灭了东突厥汗国,促使西突厥的瓦解后来太宗之子又完成了对西突厥人的征服并把塔里木盆地的印欧族诸王国置于其保护之下。
太宗即位之年,东突厥颉利可汗再次发动骑兵远征,直抵长安城下。626年9月23rì,他的十万人马出现在长安城北门外的便桥前。颉利可汗在城下以攻城相威胁,提出横蛮无理的纳贡要求。太宗似乎只有很少人马,他采取了大胆的行动。他召集了所有可用的人,把他们置于各城门前,而他亲自率领小部分骑兵沿着渭水向敌军行进。突厥诸首领见其勇皆惊,下马便拜。"俄而众军至,旗铠光明",太宗纵马到突厥营前,训斥其可汗及众首领背信弃义,破坏休战之约。颉利可汗羞愧。次rì,太宗与颉利按传统习俗刑白马设盟,言归于好。
为削弱颉利的权力,太宗支持两个持不同意见的部落,即铁勒和薛延陀部的反叛。铁勒部以后的回部分布在塔尔巴哈台;薛延陀部在科布多627-628年附近。同时,在东蒙古,太宗支持反可汗的突利可汗脱离颉利,突利已经起来反抗颉利了628年。伟大的唐太宗在颉利的周围布下了敌对的包围圈之后,于630年派出由李靖和李世绩率领的唐军猛攻颉利。中国的将军们在山西以北的内蒙古地区与颉利相遇,他们对他的营帐发起了突然攻击,击溃其部落。颉利本人被俘。在大约50年中630-6;#8226;柴达木的突厥碑文上记道:"贵族子弟,陷为唐奴,其清白女子,降作唐婢。突厥之匐,弃其突厥名称或官衔,承用唐官之唐名或衔,遂服从唐皇,臣事之者五十年。为之东征向rì出之方,西征远至铁门。彼等之克国除暴,皆为唐皇。出力也。"
太宗在粉碎了蒙古的突厥人之后,以这些人为辅助军,在以后的20年中,使突厥斯坦的突厥人和戈壁上印欧种人的绿洲都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一个受到震惊的亚洲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个陌生的、史诗般的中国。决不向蛮族求和,也不以重金去收买他们撤兵,太宗扭转形势,战胜他们,使他们害怕中国。在突厥-蒙古族入侵的3个世纪里,中国人民已经把胜利的游牧民同化。由于吸收了这些新鲜血液而坚强起来,现在中国人对这些草原牧民们翻脸,他们曾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