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二三事(第2/3页)太平记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这样成功的挑唆,据说就令楚王大怒,“疏屈平”。

    …如果一切属实,那么上官大夫就实在是一位很了不起的阴谋家,但我却一直都以为,那实在是高抬了他。

    上官之于怀王,也不过等于秦桧之于高宗,一个在正确的时候准确迎合了在上位者心里最阴暗一面的聪明人,一个在此后要因此而不停的代人背起骂名直到千古的人…仅此而已。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屈原的仕途已自此而终,虽然之后他又把“三闾大夫”这个职务干了十来年,中间还两次担任使者执行了非常重要的外交使命,但,无论从信任角度还是从权力角度来看,穷此一生,他都再也没能得到把意志外化的机会。

    最后的一次免职,是在楚顷襄王二年(公元前297年),他连三闾大夫之职也被免去,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流放生涯—不过,这也正是“诗人屈原”走向不朽的开始。

    文字:

    讲屈原,当然不能不讲他的文字,他是离骚的作者,是李白永恒的精神家园,他以一已之身开创的文学传统,使楚文化,或者说整个南方古民、整个长江流域的文化终于能够理直气壮的走到了黄河文化的面前,走到了国风的面前,从此以后,中国文学便有了风、骚双壁,交相辉映,如是千年。

    前人有语,“国家不幸诗家幸”,又有说法是“诗必穷而后工”,虽然我们都很不希望非要这样…但,事实上,很多时候,却真得就是这样。

    楚顷襄王二年,屈原西流,而也正是从那一天开始,“政治家屈原”宣告死亡,“诗人屈原”则正式开始了他的辉煌生涯。

    屈原的作品中,流传下来的并不算多,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九章》、《九歌》、《招魂》、《天问》、《离骚》等,让我们按顺序看一下:

    *九章.橘颂

    后皇嘉树,橘来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射,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象兮。

    这是屈原出仕之前的作品,用拟人的手法将橘树理想化、人格化。将自己心目中人所应该执守的品格、道德、节操。等等赋予之,并全力歌颂。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受命不迁”、“深固难徙”等,从中,能够充分的感受到屈原对国家的深挚感情,可以说,诗人五十年后的那个决绝选择,于此已见端倪。

    *九章.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与乡服。

    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

    竭忠诚以事君兮,反离群而赘尤。

    忘儇媚以背众兮,待明君其知之。

    言与行其可迹兮,情与貌其不变。

    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证之不远。

    吾谊先君而後身兮,羌众人之所仇也。

    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雠也。

    壹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

    疾亲君而无他兮,有招祸之道也。

    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贱贫。

    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

    忠何罪以遇罚兮,亦非余心之所志。

    行不群以巅越兮,又众兆之所咍。

    纷逢尤以离谤兮,謇不可释也。

    情沉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也。

    心郁邑余侘傺兮,又莫察余之中情。

    固烦言不可结诒兮,原陈志而无路。

    退静默而莫余知兮,进号呼又莫吾闻。

    申侘傺之烦惑兮,中闷瞀之忳々。

    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

    吾使历神占之兮,曰:“有志极而无旁。”

    终危独以离异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

    故众口其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惩於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

    欲释阶而登天兮,犹有曩之态也。

    众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

    同极而异路兮,又何以为此援也?

    晋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谗而不好。

    行婞直而不豫兮,鲧功用而不就。

    吾闻作忠以造怨兮,忽谓之过言。

    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矰弋机而在上兮,罻罗张而在下。

    设张辟以娱君兮,原侧身而无所。

    欲儃佪以干傺兮,恐重患而离尤。

    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女何之?

    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

    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郁结而纡轸。

    檮木兰以矫蕙兮,凿申椒以为粮。

    播江离与滋菊兮,原春日以为糗芳。

    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

    矫兹媚以私处兮,原曾思而远身。

    本篇做于屈原受谗免职之后,开篇明义,是“发愤以抒情。”,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注意一个事实:在屈原的重要作品中,这仅仅只是第二篇而已,而在之前他先后担任三闾大夫和左徒的十余年间,并没有产生其它任何最终得以留传的重要作品。

    *九歌

    吾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懟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因为太多,仅贴国殇一篇)

    九歌的完成,大至是在楚怀王十八年前后,这一年,楚国出兵攻秦,结果惨败,丧将七十,损兵八万,失汉中之地,消息传回,举国惊悲,《九歌》的创作,就是对当时一系列追荐祭告活动的描述,特别是其中的《国殇》,完全就是在对阵亡将士进行追悼。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更是长久为人赞叹传诵,后来易安居士赞西楚霸王作“生当为人杰,死亦作鬼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